省份:
专业分类:
特色:
-
合肥求实职业学校合肥求实职业学校,成立于1984年,是经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正式批准的,具有二十四年办学历史的一所全日制寄宿型中专学校。合肥求实职业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教师视野开阔,将知识结构与动手能力紧密结合,突出技能培养,教学成果显著,已连年参加安徽省和合肥市的技能大赛,并取得了省级二等奖一名,市级一等奖两名、二等奖七名、三等奖六名,其中一等奖获得者还代表合肥市参加安徽省技能大赛。合肥求实职业学校,为提高学校的综合实力,学生在校期间,学校均免费安排了网络实训课程,让学校在老师的指导下能够熟练的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学生还可利用媒体下午课外活动时间和双休日,在学校统一安排的专业老师指导下免费学习驾驶。合肥求实职业学校的学生,毕业时除取得国家承认的学历证书外,学校还免费对学生进行严格的操作实训,提高动手能力,参加有人社局组织的技能鉴定,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合肥求实职业学校学校坚持“校门对接厂门,课堂连着车间;对准实践抓教学,对准市场设专业;对准岗位开课程,对准创业育人才”的教学理念,开设的电子、机械、数控等九大专业均为国家紧缺的技能型主干专业。
-
安徽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弃用)安徽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前身为安徽省体育学校,创办于1954年,后历经数次变迁,先后8次更名,2001年6月26日经安徽省政府批准,升格成立安徽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 60年来,学院办学内涵不断丰富,逐步明确了“传德技之道,育体育精英”的办学理念;确立了“立足行业,面向社会,突出技能,德训并重,将体院建设成为体育教育、运动训练、体育科研于一体的体育优秀人才培养基地”的办学定位;凝练了“求实、创新、夺标、育人”的校训;树立了“培育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培养高精尖竞技体育人才、培训高质量社会体育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更肩负起了“服务为国为省争光、服务安徽崛起战略、服务人民健康需求”的重大历史责任。 学院拥有教职工数313人。高级职称60余人,中级职称70余人。设有10个教学训练系部,其中4个运动系为省级运动项目管理中心,6个系为教学系部。学院现设有13个专业,分别为:运动训练、健身指导与管理、康复治疗技术、体育教育、体育运营与管理、休闲服务与管理、社会体育、表演艺术、体育保健与康复、老年服务与管理、体育艺术表演、民族传统体育、休闲体育。其中,现已有中央财政支持产业发展能力项目1个(运动训练专业)、省级特色专业3个(运动训练、康复治疗技术和表演艺术专业)、省级精品课程2门、省级教学团队4个、省级教研项目5个、省级教学成果奖2项、省级教学名师3人、省级教坛新秀4人。此外,与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安徽师范大学、合肥师范学院合作办学,开展本科学历教育和研究生课程进修班。拥有在籍学生3000余人,近年来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 建校以来,学院为国家培养出了上万名各类体育人才。共有两名运动员获得3个奥运会冠军,在世锦赛、世界杯等大赛中,荣获20多个世界冠军,2人次打破世界纪录,21人次获得亚洲冠军,18人次打破亚洲纪录,近400人获得全国各级各类比赛冠军。50年代至六十年代中期全运会冠军杨杰、连效山、李君启、尹惠萍是我省体育运动突飞猛进中的标杆式领军人物,70年代—80年代有全国铅球届的明星运动员丁志年,结束我省男子百米赛跑无缘全国冠军的短跑运动员郁刚,特别是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中夺得男子60发自选手枪慢射冠军,实现了中华民族奥运金牌榜上“零的突破”的许海峰。90年代以来,学院涌现出了更多为世人所熟知的优秀运动员,全国劳模蔡维燕、太极皇后范雪平、亚洲拳王江涛、女子篮球彭萍、女子手球岳莲娥,他们在各自的领域里展现风华,用健美的身姿在世界的舞台上为国争光。进入新世纪,学院更多的体育健儿们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及国际舞台中崭露头角,学院在第十届全运会中共获金牌5枚、银牌4枚、铜牌3枚,在第十一届全运会中共获金牌7枚、银牌6枚、铜牌3枚,邓琳琳、张亮亮、胡青、石荣荣、张峰、王莹、胡军等一个个响亮的名字为我省竞技体育“十运回升,十一运突破”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北京奥运会中,邓琳琳临危不惧,与队友出色合作,夺得女子体操团体金牌,圆了安徽24年奥运金牌梦想;许莉敢打敢拼,获得女子自由跤银牌,取得安徽摔跤项目历史性突破。2012年伦敦奥运会,邓琳琳再次获得平衡木冠军,成为我国女子体操史上连续2届奥运夺冠的第一人。全国十二运会中,山地自行车老将姬建华以百折不挠的意志勇夺男子越野赛金牌,终结了安徽自行车项目十二年的漫长等待,书写了安徽自行车项目历史的新篇章。女子手球成功夺冠,实现了几代体育人的梦想。他们不仅是学院辛勤培养的累累硕果,更是中国体育事业强势崛起的领军人物。不仅如此,同时,学院以培育多方面人才为己任,培养了一大批国家及省体育行业的领导,军界、商界精英,知名演员,优秀教练,中小学体育教师等,数以万计的各类人才及体育工作者。 学院先后四次被授予“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称号;连续两次被评定为 “国家手球奥林匹克后备人才训练基地”;“国家田径奥林匹克后备人才训练基地”。学院还相继被国家体育总局、劳动和保障部、省教育厅、省体育局确定为“国家级体育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培训基地”、“安徽省教练员培训基地”、“安徽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体育教师培训基地”、“安徽省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等,积极承担各类教育培训任务,为社会培训各类高质量社会体育人才。 学院先后多次被授予“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省直三优文明单位”、“安徽省全民健身先进单位”称号,学院运动二系(省体操击剑运动管理中心)被省政府表彰嘉奖、被中国体操协会和中国击剑协会授予“伦敦奥运会突出贡献奖”、被省总工会授予“五一劳动奖状”、被省体育局授予“安徽省参加伦敦奥运会突出贡献奖”等荣誉称号。2006年,学院在全省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评估中被评为“优秀”等次,2009年在全省高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被评为“优秀”等次;2011年,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训练分会举重、摔跤、柔道专业委员会在我院挂牌。 2008年,学院整体搬迁至包河区花园大道1号,新校区毗邻著名的“生态之镇”、“体育特色镇”—大圩镇,有着“中国最美的湖区都市田园”的美誉。学院占地面积700余亩,拥有符合国家标准的标准田径场、综合训练馆、实习实训基地 、图书馆、学生公寓、拓展基地等现代化教学训练设施,能够充分满足学生及运动员的教学、训练及生活需要。
-
芜湖高级职业技术学校芜湖高级职业技术学校是2014年4月经芜湖市人民政府批准,由芜湖市职业教育中心、芜湖工业学校、芜湖市二坝高级职业中学整合成立的一所现代化新型综合性职业学校。新成立的芜湖高级职业技术学校占地面积344亩,教职工324人,专任教师292人。学校拥有城中和城南两个校区,实行系(部)管理模式,有电气工程系、信息工程系、商贸旅游管理系、机械工程系、汽车工程系和教学基础部、成人培训部7个系部。常年开设有三年制中专班、五年制大专班、对口升学班和各类成人教育专科及本科函授班。学校是首批教育部推行德国“双元制”试点学校;首批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安徽省现代学徒制试点学校;安徽电子职教集团的牵头单位;被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确认为“再就业培训基地”;被省教育厅确认为“安徽省中职骨干教师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师资培训基地”。2015年学校被国家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三部委联合批准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 学校认真贯彻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紧跟芜湖产业发展步伐,立足汽车及零部件、材料、电子电器、电线电缆四大支柱产业,以及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积极调整专业布局,主动适应芜湖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和现代服务业大发展的新格局。准确把握“十三五”时期职业教育发展的新机遇新要求,坚持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大力推进安徽省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工程项目建设,以项目带动、引领学校建设发展,提升办学水平。明确提出在实现“后示范校”创新发展的“十三五”期间,苦练内功,强化内涵,全力打造教学模式、实训基地和校园文化的三个升级版,以适应不断发展的中等职业教育现实需求。 通过专业布局调整,将城中校区打造成为以旅游、财经、商贸专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高素质人才孵化器;将城南校区打造成为以机电、数控、汽车专业为核心的制造业人才培养培训基地。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以“学生成长中心”、“学生创业中心”、 “国学中心”等三个中心建设,为校园文化注入成长、创业、国学新元素。 全面提高专业建设的规范化、信息化和现代化水平,围绕就业岗位,引入行业标准和企业岗位标准,建成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动态课程体系,实行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引进和培养在业界有影响、有较高技术水平和能力的专业带头人,建设高素质“双师型”教师团队。强化制度建设,完善内部管理,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建立学校、行业、企业等多种社会组织参与的评价机制,改革教师和学生的评价模式,增强学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学校致力多元合作,努力架构中高职相衔接的“立交桥”。统筹培养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完善职业人才培养体系,推进与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过程等多方面的衔接。先后和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芜湖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开办五年制大专班。 加强校企融合,共建共享实训基地。优化资源配置,与企业共建共享实训基地,实现学校在企业中,企业在校园里的构想。学校与奇瑞汽车、三安光电、中达电子、欧宝机电、美的电器、三只松鼠、长信科技、方特欢乐世界、汉爵阳明大酒店等多家知名企业成为战略合作伙伴,是芜湖市经济开发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了大批优秀的技能型人才,为芜湖市承接产业转移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学校致力加强与国际优秀职业院校合作,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办学理念和方法,在市政府、市教育局的指导下,积极寻求中德职业教育合作项目,与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合作,开设机电技术应用和电子技术应用两个专业的中德合作“双元制”试点班;与中德诺浩(北京)教育投资有限公司强强联手,共同创办汽车运用与维修中专专业,引进德国课程及国际职业资格认证,共同培养一批中国汽车产业所需要的掌握汽车新技术、熟练专门技能、具有国际服务理念的高素质、高技能汽车人才,为芜湖市产业转型和实现中国制造2025目标努力。 近两年来,学校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经济社会服务能力、探索中高职教育协同发展及实现教育现代化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
-
芜湖恒杰中俄双语学校芜湖恒杰中俄双语学校(原繁昌恒杰双语学校)座落在风景秀美的红花山麓,毗邻中国服装第一镇孙村镇,芜铜公路从校门前经过,交通便利、出行快捷。校园占地180余亩,建筑面积46000平方米,在校生1500余人。学校内部设施均按国家I类标准配备,教学设备先进:全数字多网合一的多媒体综合校园网、班级多媒体教学系统、24小时全天候全方位安全监控系统、校园语音广播系统、多功能报告厅、现代化图书馆、体育场、医务室、理化生实验室、微机室、美术室、音乐室、舞蹈房等设施一应俱全。 建校以来,在各级领导关心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全校师生齐心协力,坚持内涵式发展,先后荣获“安徽省民办学校先进单位”“芜湖市A级群众满意学校”、“芜湖市平安校园”、“芜湖市示范家长学校”等称号。 办学特色 ★俄语教育 我校自2010年起,经市县教育主管部门批准开设俄语班。俄语较之英语,语法、句式较为简单,容易掌握,据统计目前在全国范围内,每年高考的英语平均分只有97分。而俄语平均分则达到125分。所以,对初中阶段英语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来说,可以从高一开始改学俄语,从而在高考中占据先机。 ★艺术特长教育 我校在狠抓学生文化课的同时,十分重视美术、音乐、体育、影视传媒等特长生的培养。根据发展需要,我校已与多所高校艺术学院、体育学院、传媒学院联合办学,进一步加强教学力量和辅导力度,提高高考的达本率。 ★校园全封闭、师生全寄宿、生活全保障 校园实施封闭式管理有利于学生保持宁静的学习状态。远离游戏厅、网吧、歌舞厅等娱乐场所,保障了充分的学习时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纪律观念和合作意识,锻炼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全校师生全部住校,各公寓楼均安排生活老师、班主任和校警。师生同作息同吃住,学生遇到学习、生活上的困难可及时得到老师的帮助。班主任与学生朝夕相处,时刻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及时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 学校建有完善的生活设施。公寓楼间间有空调,冬暖夏凉;开学放假校车接送,家长省心放心;学生公寓配有专门的生活指导老师,学生安心舒心。
-
芜湖医药卫生学校在国家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大力扶持中医药事业和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建设健康中国的历史性背景下,安徽泰康教育投资有限公司全额出资、经教育主管部门审批备案,设立了中高职衔接、招教就创留一体化发展的全日制综合性职业学校——芜湖医药卫生学校;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主管部门审批,设立了服务全国大健康产业、顺应社会需求,配合建设技工大省、技工强市的全日制技工学校——芜湖建康技工学校,共同推进集团化办学与发展,致力于培养医药卫生与健康服务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学校坐落于素有滨水园林生态区、创新创业宜居城美誉的国家级文明城市——湾沚区。 作为安徽省内唯一一所以PPP模式设立的医药卫生类综合性职业学校,学校建设计划总投资5.18亿元,于2016年进入安徽省第三批PPP项目库,是芜湖市重点产业投资项目和省“大新专”项目;同年学校被省教育厅确立为“中等职业教育省级示范特色学校”建设单位,一并获批了护理、中医康复保健的示范专业、示范实训基地以及李有伟名师工作坊等6个省级质量提升工程建设项目;2016年,国家卫生行业职业技能考试试题开发基地正式落户学校;2017年底,入列教育扶贫专项基金支持项目;2018年,以学校教育扶贫工作实践为主要素材的大型黄梅戏——《吉祥草》首演成功,2019年被列入安徽省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2018年成功承办了现代学徒制中职学历教育试点工作研讨会暨新时代医药卫生健康职业教育系列创新教材编写研讨会,正式启动了“新时代医药卫生与健康服务现代学徒制系列创新教材”编写工作,2019年首批十本教材编写工作顺利完成,其中《中医方药学》、《中医综合素养》已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发行;2019年,学校获批教育部第二批“1+X证书”制度母婴护理证书试点单位,荣获芜湖市教育先进集体,成功入围安徽省首批中职智慧校园试点学校,积极申办并获批了卫生健康行业长三角(芜湖)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成功认证为“中国5A级社会组织”,成功承办芜湖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论坛暨校企合作对接会,附属医院、国际康养旅游产教融合园区项目正式签约启动,副校长被评为2019年度芜湖市现代服务业人才。学校重视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在2019年全市中职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中,学校两位教师分获一等奖1名、二等奖1名,其中王丽老师一举荣获省赛三等奖。同年在安徽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护理赛项中,1名学生获一等奖,2名学生获三等奖;在2019年全国中医药职业院校中医护理技能大赛中,学生勇获全能二等奖1项、全能三等奖1项、单项三等奖2项,学校荣获团体三等奖。2020年,学校被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确立为全省75所省级示范特色中等职业学校重点建设学校,同时护理、中医康复保健专业获批省级示范专业、省级示范实训基地,荣获芜湖市学生资助(教育扶贫)先进集体、芜湖市首批校企合作示范学校、“安徽省五四红旗团委”等荣誉称号。由学校校长参与编写《全国中小学中医药文化知识读本》小学版、中学版(上、下)四本教材出版发行。 一系列重大项目的落户与建设正积极推动学校发挥在医药卫生健康服务类人才培养、培训、鉴定、公共服务、职业能力建设等方面的优势,努力为芜湖市打造职教名城、大力发展医药卫生产业和健康服务业、健康养老、养生产业及中医药创造性发展、创新性传承等新兴服务业提供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支撑,助力安徽打造健康服务产业集群、培育一批医疗、中医药养生保健、中医特色康复、中医药健康养老、中医药文化传播和亚健康专业调理等重点企业。 芜湖医药卫生学校、芜湖建康技工学校设有护理、助产、康复技术、中医康复保健、中药、制药技术、医学影像技术、中草药种植、老年人服务与管理、美容美体、旅游服务与管理、保健按摩、幼儿教育、导游、家政服务等15个专业,其中国家管控专业7个。学校专业设置力求贴近行业、贴近企业、贴近市场,办学始终面向医药卫生健康服务业、养老养生业、亚健康测评调理和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等新业态,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选择性教育需求,通过推行现代学徒制试点、大力推行“1+X”证书制度、探索中外合作办学,着力培养职业型高技能人才、大国工匠。 学校占地200亩,总规划建筑面积15万多平方米,于2015年12月开工建设,已完成近10万平方米,包含教学楼、学生公寓、图书资源信息中心等,另有体育场、学术交流中心、附属幼儿园等正在进行详规。现有专兼职教职员工200余人,分别于2015年、2018年开始面向社会招生,目前在校全日制学生5001余人,通过实行全寄宿代监护管理,不断推进德育教育、素质教育,注重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创新创业能力、社会实践能力,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学校大力加强体制机制和制度建设,着力在学校章程的基础上,科学设置机构、全面落实人才强校战略,积极推行理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全员聘用制、岗位责任制、绩效工资制,注重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注重发挥教代会、工代会的民主管理作用,建立了以人为本、科学规范、高效有序、依法治校的现代学校制度。
-
芜湖同文学校芜湖同文学校,隶属于安徽启迪教育,是安徽省开办较早的高中学历学校,位于芜湖市中心,北京西路,镜湖之畔,临近步行街,闹中取静,毗邻安师大、安工程,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和鲜明的办学特色,开设有普通高中课程和艺术特色课程,其中表演和播音主持专业被列为芜湖市市级重点专业学科。通过多年的教学探索与实践,我校总结了一套完整的独具特色的高考教学体系,以高校师资为基础,教学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进行授课,拥有一支阵容强大、教学严谨、名声显赫、长期稳定的老、中、青年相结合师资队伍。学校始终坚持以学生全面发展为宗旨,将学校的最终高考录取率作为教学目标,享有良好的口碑。学校教学楼、学生公寓楼、多媒体教室、标准画室、图书室、形体舞蹈房、演播室、小剧场等一应俱全,24小时全电子视频监控,安全、规范、有序。办学以来,同文学子先后考取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美术学院、中央戏剧学院、北京电影学院、上海戏剧学院、浙江传媒学院、西安音乐学院、苏州大学等一流本科院校,高考成绩优异。
-
芜湖河运学校芜湖河运学校始建于1974年,是一所培养造船、航运、物流、汽车、电子、旅游服务类中、高级技能人才的公办中职学校。隶属于中外运长航集团,学校座落在芜湖方特欢乐世界西侧的景观大道,毗邻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在校学生近2000人、占地面积40650.47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20000平方米。拥有300米环行跑道、足球场、篮球场等,建有8泳道标准综合游泳训练池。同时建有计算机室、电工电子电力拖动综合实验室、电子示教室、旅游教学模拟客房和餐厅、多媒体教室、综合实习车间(可同时进行车、钳、铆焊、汽车、柴油机拆装等工种实习)等各类教学场地设施 。 学校主要围绕(造船、航运)、机电(汽车、电子)、计算机(电子商务、物流)、旅游(铁路客运服务 邮轮乘务)等主干专业,采用技能(中级工、高级工)加学历(中专、大专)的技能与知识并进的人才培养模式。现拥有国家海事部门批准的“内河船舶船员培训”和“内河船员基本安全培训”资质;是安徽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批准的“再就业培训定点机构”和“农民工培训定点机构”,是国家重点中职学校。 学校专业优势明显,学生实习就业遍布市经济开发区乃至上海、苏州、昆山、南京等地,毕业生就业率达99%。学校用时与中外运长航集团骨干企业及芜湖经济开发区重点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学生入学符合条件即可签订就业协议。
-
芜湖信息科技学校芜湖信息科技学校是由浙江今明教育集团投资兴办。经芜湖市教育局批准、安徽省教育厅备案的一所全日制中等职业学校,位于芜湖市鸠江区通江大道(博爱医院对面),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学校办学秉承“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崇尚技能,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备先进,配有计算机实训中心、汽修实训中心、形体训练室、画室、电子竞技实训室等实训中心。学校实施封闭式管理,监控系统全覆盖。学生公寓、餐厅、浴室、超市、运动场和休闲公园等生活设施完善。生活指导老师24小时亲情化全方位关心每位学生,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理想校园。 我校自建校以来紧紧依托当地支柱产业和传统优势产业,以“就业为导向、服务社会为宗旨”,积极推行教育教学改革,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已形成完善的管理质量目标和管理机制,形成了多形式、多渠道的办学格局。
-
辽宁特殊教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专部)辽宁特殊教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前身为1995年建校的辽宁省残疾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2012年经省政府批准成立辽宁特殊教育职业学院,2013年3月经省政府批准,成立辽宁特殊教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我省高等特殊教育独立院校。省教育厅批准实行“3+2”高职专业单独招生、单独考试、单独录取,3年制高职专业与辽宁卫生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联合办学。作为省政府重点民生工程的新校区位于沈阳市东陵区,现代化的校园,完善的教学设备,全国领先的无障碍设施,为学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的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形成了艺术、医学、电子商务、特殊教育等多学科相互支撑,三年制、五年制高职专科、一年制、三年制中专教育协调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是国内规模最大的残疾人职业院校之一。 学校以“大爱育人,尊严生活、体面工作”为办学理念,以“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生存”为教育目标,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教学与就业需求的零对接,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就业水平。学生先后在全国残联系统职业技能竞赛、全国聋人大中专学生美术展、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比赛、辽宁省第四届、第五届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辽宁省第二届创业计划大赛中纷获大奖。学校曾获得“全国特殊教育先进单位”、“辽宁省特殊教育系统先进单位”、“沈阳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辽宁省主要领导张文岳、陈政高、许卫国、陈超英多次到校视察,充分肯定了学校的办学成果。
-
辽宁师范大学附属中专辽宁师范大学附属中专始建于1984年5月,座落于美丽的海滨城市大连——辽宁师范大学校园内,是全国为数不多的在大学校园内办学的一所中等职业学校。1995年学校凭借教学、管理、科研等多方面优势被列为首批省级重点学校。建校三十年来,我校曾多次获评省、市级先进单位、示范学校、十佳名校、文明学校、德育工作先进学校等荣誉称号,成功的办学经验也多次被人民日报市场报、中国青年报、辽宁日报、大连日报、大连电视台等媒体竞相报道。 学校现有国家级重点建设专业7项。其面向初中毕业生的专业有:学前教育(双语幼师)、旅游服务与管理、会计、商务英语、法律事务(司法文秘)、计算机应用、国际商务、商务韩语(韩国留学)、商务日语(日本留学)共9个专业。面向高中或中专毕业生的专业有学前教育、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旅游服务与管理3个专业。此外,辽师大留学中心在我校设立韩国留学语言预科班,学生通过国内一学期语言学习后即可赴韩留学,保证录取到韩国东新大学本科就读。
-
新宾满族自治县中等职业技术专业学校新宾满族自治县满族中等职业技术专业学校,始建于1984年,原全国政协副主席爱心觉罗浦杰为学校名誉校长。2005年被辽宁省教育厅认定为首批标准化职业中专。 学校占地50亩,建筑面积12700平方米,有教学楼一座,学生宿舍楼两座,多功能报告厅一座,学生食堂可容纳1500人就餐。 学校现开设农学、财会、计算机维护及应用、旅游服务与管理、饭店服务与管理、学前教育、焊接、机械加工、化工等9个专业。与各专业配套的实习实训室有:解剖室、病理室、标本室、财会模拟室、客房操作室、餐饮操作室、舞蹈室、琴室、画室和多媒体语音室。此外,计算机专业配有171台师生用机。形成配置合理的局域网。并用光纤连接,不仅能满足计算机专业教学的需要,还能为会计电算化提供较好的实训条件。学校还安装了闭路电视教学系统,实现了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学校现有教职工71人,授课教师均为本科以上毕业生和行业专业技术人才。具有中高级职称的38人,省市级骨干教师16人,双师型教师12人。全校22个教学班,全日制在校生106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