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份:
专业分类:
特色:
-
安徽机电工程学校学校始建于1961年8月,由原凤阳初师改建为“凤阳农业机械化学校”,历经“安徽省农垦厅拖拉机驾驶员训练班”、“安徽省滁县地区五七农业机械化学校”等名称,1978年5月由安徽省农业机械管理局收回,命名为“安徽省凤阳农业机械化学校”,2003年更名为“安徽机电工程学校”,2005年被认定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2018年11月隶属于安徽省农业农村厅。2020年12月划归属地管理,隶属于滁州市人民政府,具体委托凤阳县人民政府管理。 学校事业编制91人,正处级建制,现有在职教职工62人,其中校领导3人(1正2副);离退休人员52人(其中离休干部1人)。专兼职理论(实践)教师44人,本科学历39人。专业技术人员中副高级职称26人,中级职称12人;研究生学历5人(含专业硕士),“双师型”教师32人;省级专业头人1人,省级教坛之星6人。 学校校园面积53714.8平方米,各类教学用建筑面积约15160平方米,学生公寓面积约6800平方米,运动场所占学校总面积约20%,绿地面积占学校总面积约30%,各类文体活动场所设施初具规模。 学校开设机械、机电、计算机、社会文化艺术等各类专业11个,积极探索多渠道、多层次办学,目前在籍生约1200人,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8%以上。 学校重视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加大投入建设各专业实训基地,目前拥有实习、实训室35个,各类设备、设施基本齐全,各主干专业实习开出率100%,基本满足学生实习和技能训练的需求。
-
安徽省马鞍山工业学校安徽省马鞍山工业学校为正县级教育事业单位,主要从事全日制中等职业教育,位于马鞍山市向山镇西山中路88号,隶属于马鞍山市教育局。 本学年,学校面向全省招生,开设数控技术应用、计算机应用、机电技术应用、电子与信息技术、汽车运用与维修、会计等六大类专业,共二十个专业方向。主要开办三年制初中起点普通中专、五年制高职、高中起点一年制中专,兼办数控加工类、计算机操作类短期技能培训班;与合肥工业大学合作,设立了合肥工业大学马鞍山函授站,开办成人本、专科函授教育。 本学年,学校分为两个校区,校园总面积74413.62平方米,其中主校区面积为67655.21平方米,教学用房总建筑面积58410平方米;学校总资产为7213.588757万元。 学校前身为1970年成立的安源中学,后更名为马鞍山市第十中学,1985年10月改制为马鞍山市第四职业高中,1991年10月1日挂牌成立马鞍山工业学校。1998年9月,学校通过了全省合格中专评估验收;2004年12月,学校通过了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评估验收;2014年1月,学校成为首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 学校是安徽数控职教集团理事长单位。校内设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是全国数控培训网络马鞍山培训基地,是马鞍山市数控类技师社会化考核承办单位。是省教育厅指定的2019-2020年安徽省中职学校现代制造类技能竞赛赛点学校。
-
五河县职业技术学校五河县职业技术学校始建于1964年。前身是五河县小圩区龙潭湖农业初中,曾用名五河县龙潭湖职业中学、五河县职业教育中心。2017年4月,根据省教育厅等部门要求,学校改制为普通中专,正式更名为五河县职业技术学校,属安徽省省级示范中等职业学校。安徽省合格职教中心。学校占地156亩。在编教师47人,其中双师型教师26人。 办学几十年来,学校走过了一段曲折发展的历程。上世纪九十年代和本世纪初的十多年里是学校快速发展的时期,办学规模、办学效益均优于周边县市。曾多次荣获“五河县高考优胜单位”、“蚌埠市职业技能大赛优秀组织奖”等光荣称号,被评为“安徽省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先进集体”。近年来,学校坚持“以文化育人,特色立校”的发展战略,通过研读中央、省、市相关政策,在走访行业企业,考察省内外名校名企的基础上,立足学校发展现状,确立了稳定规模、拓展空间、优化结构、改革创新,加强管理、提升质量的发展思路。一是与名校、名企联手,共建市场需求大、就业门路广,福利待遇高的朝阳专业:二是利;用中央中职学校质量提升工程专项资金稳步推进实训基地建设及校园环境整治,倾心打造优美的育人环境:三是加强内部管理,规范教育教学秩序,提升自身形象。内引外联,多措并举,逐步形成以现代农业、装备制造业及现代服务业为特色的专业集群,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共同发展。 2018年,在全国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的新形势下,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谋特色发展之策,走内涵发展之路,以立德树人为已任,砥砺前行,负重奋进,全力践行“特色发展,高民兴县”,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更多更好的技术人才。力争五年之内建成区域-流,省内有影响的高水平中等职业学校。
-
福建工业学校福建工业学校创办于1978年,原福建第五工业学校,隶属于福建省国防科技工业办公室,1993年更名为福建工业学校,2000年划转福建省教育厅。 乘着现代职教改革发展的强劲东风,福建工业学校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始终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牢固树立“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全过程,积极践行“崇德敬匠、创新发展”的办学理念和“以市场导向谋改革、以品牌意识求创新、以师生成长促发展”的办学思路,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已累计培养3万余名具有工匠精神的技能人才。 坚持党对教育的全面领导,推动办学质量提升。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全面从严治党,增强"四个意识"、树立“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建全党委中心组学习和三会一课制度,率先在中职校设立纪检监察机构,营造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 专业建在产业链上,打造亲海西产业的专业群。学校紧扣福建省重点十大支柱产业,补短板、促升级、调结构,适时开设或优化服务区域经济产业转型升级的专业,专业结构更加合理,人才培养更有针对性。学校共开设机械、汽车、电气城市轨道交通、信息、经贸类共21个专业。近年来,学校在全省中职校中首开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和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应用与检修专业,新增新能源汽车专业、飞机维修专业、工业机器人专业、3D打印快速成型技术方向、汽车整车和配件营销专业;现拥有两个全国职业院校示范专业——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三个福建省职业院校服务产业特色专业群建设项目——机械制造专业群、汽车专业群和现代服务业专业群,四个福建省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计算机动漫与游戏制作专业、机械制造工业机器人方向、汽车运用与维修(东南专班)和汽车车身修复专业。 深化产教融合,培养胜任岗位能力的准职业人。学校不断完善校企协同育人办学机制,持续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外延和内涵发展上发力,拥有企业生产模式的中高端数控加工共享实训基地、宝马BEST培训基地、上海通用汽车AYEC项目培训基地、北汽新能源汽车实训基地、上汽大众SCEP项目福建基地、城市轨道交通实训基地、动漫校企共建双工作室、衍纸画电商双创工作室、乡村振兴创新创业中心等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形成产、学、研、培、创人才培养一体化格局,开拓出一条产业链与人才链相融合,以培养工匠精神为目标的职业教育独特发展模式之路。 学校现与宝马集团、上汽大众、东南汽车、云度新能源、野马飞机制造有限公司、渃博特机器人、吴越动漫、有伦农业科技、嘉泰数控、钜能电力、三安光电、天宇电气、京东方等60多家知名企业深度合作,在深度校企合作中探索出“双元培养”、“互联网+”跨界和“双创中心”等多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协同育人质量不断提升,促进了学生与就业岗位无缝对接,培养了一大批胜任岗位能力的准职业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得到合作企业的一致好评——“福建工业学校的学生团队意识强、忠诚度高、自律性强!”学校推行的“职校英才”项目被评为福建省中小学德育建设“百优”示范建设项目。 多元发展,就业升学两不误。在就业推荐方面,学校在深化校企合作的基础上,每年举办大型校园顶岗实习学生供需见面会,筛选出200多个优质企业、6000余个岗位供学生选择。毕业生供不应求,力求帮助学生实现高薪、高品质就业。在升学方面,一是2019级新生将参加全省统一组织的学业水平考试,可以直通大学;二是学校与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福建船政交通学院、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宁德职业技术学院、福建水利电力学院等高校合作办学,中高职连读,不需高考即可升入大学;三是获得省赛一等奖及以上学术可直接入读高职。 校园生活舒适便利,课余生活丰富多彩。学校地处福州市区,交通便利,距爱琴海、仓山万达广场仅8分钟车程,距宝龙、苏宁广场仅12分钟车程。学生公寓楼配套电梯、独立卫生间、空调、热水器,wifi全覆盖,校内塑胶跑道运动场、篮球场、羽毛球场、形体房、画室等活动设施齐全。 学校秉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理念,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创新“以生为本,严慈相济,管导结合,以导为主”管理模式,强化安全工作,扎实推进“职校英才”德育项目。不仅有历经15年传承的“承志班”等特色德育,还有汽车模型运动社团、啦啦操社、跆拳道社、话剧社、音乐社、书法社等20余个人文社团。构建“年年有创新,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天天都精彩”的活动育人体系,营造积极向上、充满阳光的“职教”校园文化。 办学质量快速提升,学校声誉日益壮大。学校诞生于改革开放大潮,发展于深化改革当下,服务于福建区域经济发展,从最初永安、龙岩两地办学,两个专业,78名学生的厂办普通中专,发展到如今设置21个专业,在校生近5000人的名牌中职学校。学校现有教职工近300人,其中正高级讲师4人,省特级教师1人、省劳模1人,省级专业带头人4人,省级名师培养人选2人,省级名校长培养人选1人。学校荣获了首批国家级重点中专、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首批国家中职改革发展示范校、首批福建省示范性现代职业院校工程A类项目建设校、全国数字校园实验校、全国职业院校管理50强、全国学校体育工作示范校、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校、第七至十二届省级文明校、第一届省级文明校园、省平安校园、省教育信息化示范校、省中小学校园文化美育环境培育示范校等荣誉,并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福建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 学校鲜明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和显著的办学成果得到了各级领导的赞赏,现任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统战部部长尤权(原省委书记),现任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进中央主席蔡达峰(原民进中央常务副主席)均莅临学校调研。2018年学校首次成功协办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零部件测绘与CAD成图技术赛项,并获一等奖,开创了福建省中职学校承办国家级职业技能比赛的先河;近三年获得省级二等奖以上38人次,国家级三等奖以上15人次,总成绩名列我省中职校前列。学校还被推荐作为全省唯一的代表校参加中宣部“改革开放40年中职校典型”。 “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无论过去,还是今天,甚或未来,奋斗都是全体工校人职业教育中最厚重的底色。福建工业学校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秉承“自强不息、勇立潮头、团结协作、敢拼会赢”的工校精神,以打造全省一流、全国知名的现代职业院校而砥砺奋进!
-
集美工业学校集美工业学校是经厦门市委市政府主导,2016年7月福建省教育厅批准,由原集美轻工业学校和福建化工学校合并设立,隶属厦门市教育局,是公办职业学校。追溯两校最早的办学历史是陈嘉庚先生于1920年创办的集美学校商科。学校是集美学村家族成员,福建省示范性现代职业院校建设工程项目单位。 学校地处港口及风景旅游城市——厦门市集美湖畔,毗连集美学村,比邻厦门园博苑,身置厦门新城中心区。学校以嘉庚文化为核心的人文气息浓厚,校园环境优美,住宿条件舒适,师资力量雄厚,是市民最喜爱的厦门职业院校。 学校占地302539.7平方米,校舍总建筑面积149652.81平方米,教学及辅助用房总面积69014.58平方米,现有7个专业群,27个专业培养方向,全校固定资产总值41127.9万元,教学、实习仪器设备总值18845.8万元,纸质图书藏书21.8万册。学校现在校生6249人,共有专任教师307人,其中专业教师178人,87人拥有硕士以上学位,高级职称110人,中级职称143人,“双师”型教师89人,省级学科带头人6人、市级学科带头人13人,市级专业课骨干教师25名。 学校教学、实训实施设备精良,设有先进制造、智能控制、信息工程、现代化工、现代交通、现代服务、闽南文化等七个产业学系,共27个专业群,在校总人数6000多名。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为全国首批示范性重点专业;数控技术应用、模具设计与制造、机电技术应用与维护、计算机网络技术、会计电算化、现代物流管理等6个专业为省级重点建设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电子技术应用、市场营销、电子商务、旅游服务与管理等5个专业为市级骨干专业;制冷和空调设备运用与维修专业、工艺美术专业(闽南传统工艺方向)、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为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机电技术应用(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方向)为省级产教整合专业示范点;先进制造专业群实训基地、VR/AR技术专业群实训基地为省级专业群实训基地;数控技术应用、工业分析检验、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现代物联网应用技术为厦门市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 学校是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中小学国防教育示范校、国家首批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实验校、全国首批云教学管理示范校、教育部信息化试点校,福建省教育信息化示范学校,厦门市文明校园、厦门市依法治校示范校、厦门市军民共建先进单位,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职业教育专业委员会首批入会单位,福建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设立闽南传统工艺现代学徒制基地。 学校是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师教学技能大赛金牌大户,在历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上获得13金、67银、179铜;在历年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上获得9金、9银、11铜。 学校秉承“诚毅勤美”的校训,确立“以人为本、以德治校、精细管理、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明确“依法治校、质量立校、管理强校、人文兴校”的办学思路,全力打造工科类福建省最强、全国知名、具有国际化视野的现代职业教育品牌,实现“现代化、国际化、信息化、优质化、特色化”的办学目标,将建成“学生喜欢、教师幸福、家长满意、社会认可”的理想职业学校,为先进制造业培养身心健康、技能精湛、素质良好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
厦门市集美职业技术学校福建省厦门市集美职业技术学校是2004年8月由集美辖区的三所公立职业学校[原杏林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省级重点职校)、原集美职教中心、原杏林中学职业中专教育部]整合而成,是教育部“半工半读百所试点校”。2005年经省教育厅复评再次确认为省级重点职业学校,先后获得福建省职业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厦门市文明学校、厦门市就业指导工作先进单位(两次)等光荣称号,数控技术为中央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服装设计与工艺是省级重点专业,机械制造、数控技术应用、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为市级骨干专业。 学校座落于国务院首批批准的台商投资区——厦门市杏林台商投资区,毗邻集美区风光旖旎的名胜杏林湾园博苑,学校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学校占地面积67581m2,建筑面积达50033m2。汽车城实训中心、机械制造实验楼、光电实验楼、烹饪实训楼、服装实训车间、信息中心大楼、学生食堂宿舍大楼等教学、生活设施完善、设备先进,为学生更好地学习、生活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汽车城实训中心,学校拥有完全产权,地处厦门机械工业集中区汽车零部件出口加工区,紧邻中国知名品牌——金龙客车和中国第一大内燃机品牌——玉柴发动机,建筑面积近13000m2;着重突出机电与LED专业实训,高标准建设模具、数控、汽车发动机、高级焊接、LED实训与光电生产车间。 学校以“高起点、严要求、高质量”为办学指导思想,以“认识职业、学会生存;认识合作,学会关心;认识社会,学会竞争;认识自我,学会发展”为培养目标,主要开办职业中专学历教育,开设有电光源技术与应用、机械制造、服装艺术、旅烹饪、物流商贸、信息技术等六大类二十二个分专业和高职单招班,其中省级重点专业一个、市级骨干专业四个。学校办学形式灵活多样,与省内外11所学校开办辐射办学点,与福建工程学院、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合办五年制大专班、夜大本、专科班及自考辅导班,与企业联办“路达学院”、“正新学院”、“日上新长城学院”等,为学校、企业、社会生源提供多样的升学、进修渠道。 学校师资力量强,现有教职员工212人,其中专任教师156人。中高级职称62人,研究生(含硕士)3人,本科117人,双师型教师41人。 学校2008年在校生达到3292人,连续几年招生爆满,教育资源的利用达到了最大化。学校实行准军事化、半封闭式的管理模式,教学实行现代化的学分制管理。学校十分关注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实行贫困学生资助和奖学金制度,路达公司与台资企业正新橡胶在学校专门设立助学金,对品学兼优者提供教育费全免及奖学金,学校每年用于学生的奖励和资助的金额近二十万元。 学校开办职业教育几年来,为社会输送了大量的毕业生,主要分布在厦门路达、厦工集团、通士达照明、林德叉车、玉柴发动机、太古飞机、时代服装等国内知名企业,他们发挥专长,服务社会,许多毕业生成为企业的技术骨干,赢得了社会的认同和赞誉。近几年,学校还定期举办各种短期培训班,以满足社会需求。尤其开展无偿培训农民工,几年来举办农村劳动力转移职业技术教育培训班61期,受训农民达4593人,得到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新闻媒体的关注,厦门晚报等多家新闻媒体进行报道。 学校坚持技术立校、工艺立校。根据厦门作为科技部“半导照明产业化基地”之一,率先在全国中职校中开发电光源和LED专业,聘请企业技术人员和高校专家开发新兴产业课程,编写材料,撰写实训作业标准书。到目前为止,教师编写三套适合本校专业的校本教材,在专业教学中发挥了很好作用。 “校企合作、半工半读、工艺开发、技能扎实”是我们的办学特色,“国家级示范学校”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相信在上级领导部门的支持与帮助下,在全体集美职校人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学校将越办越有特色,越来越有成效。
-
南安市工业学校福建省示范性现代中等职业学校——南安市工业学校坐落于南安市梅山镇,学校创办于1994年5月,是新加坡李氏基金捐资兴建的公办职校。校园占地面积286亩,建筑面积4.3万平方米,在建面积2.6万平方米,在校生2214人,教职工136人。学校教育、教学、生活设施完善,师资力量雄厚,校园环境优美。学校先后被授予国家科教兴国示范基地、首批省级重点学校、省红旗绿化先进单位、省级先进教工之家、省级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基地、泉州市文明学校、南安市产业实训基地等荣誉称号。 学校开设模具制造技术、数控技术应用、机电技术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无人机操控与维护、计算机平面设计、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信息技术、物联网技术应用、会计事务、物流服务与管理、幼儿保育、现代家政服务与管理、安全技术与服务等15个专业,形成模具制造技术专业群、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群、信息技术专业群、财经商贸专业群、现代家政服务与管理专业群等5个专业群。其中模具制造技术专业群是福建省职业院校服务产业特色专业群,福建省“双高计划”立项建设专业群,模具制造技术专业是福建省第二批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现代家政服务与管理专业群是福建省“双高计划”立项建设专业群,现代家政服务与管理专业是泉州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领跑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是福建省第三批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学校与黎明职业大学、泉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泉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等合作“3+2”五年制高职班。近年来,学校通过五年专、学业水平高职升学考试等为高职院校输送大批优质生源。 公办侨校 育才佳园 座落于巍巍杨梅山麓、滔滔芙蓉溪畔的南安市工业学校,占地286亩,按理工大学标准建设,现代化建筑布局合理,雄伟壮观,分生活区和教学区。宿舍配备空调、独立卫生间、热水系统、共享洗衣机等设施。校园绿树成荫、空气清新,视频监控、无线上网覆盖全校区。教学实训条件依照现代职业教育专业实训配备,是莘莘学子成长成才,实现人生岀彩的理想学堂。拥有无人机实训中心、机器人实训中心、3D打印实训中心、汽车模拟驾驶实训室、模具实训基地(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汽车维修实训基地、汽车驾驶训练基地以及40多个大型实训室。是泉州市职业院校联盟、泉州市汽车职业院校联盟、泉州市信息技术职业院校联盟、泉州市现代制造业职业院校联盟、泉州市汽车服务协会副理事长单位。汽修运用与维修、模具制造技术是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模具制造专业群是福建省服务产教融合试点建设专业群。 以文载德 名师汇聚 学校秉承“公毅”校训,弘扬“光前精神”和“工匠精神”,拥有一支教学精湛、师德优良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136人,具有高级职称21人,“双师型”教师比例达71.74%,拥有福建省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泉州市名师工作室1人,南安市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省市教学名师20人、技能大师10人、南安工匠3人。学校瞄准国家制造业对人才的需求,凭借丰富的工科办学经验,倾力打造与区域产业融通的品牌专业。依托德技双馨、爱生如子的教师团队,先进齐备、工位充裕的实训设施,全面深入、卓有成效的校企合作办学和以实训工场、联办工厂为主的课堂,形成了“工学交替、理实一体”的技能教学模式。各专业实训课时占比高达60%以上。参加省市各级各类技能竞赛捷报频传,屡获佳绩。过硬的操作技能和良好的职业素养,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就业率超过97%。 搭建舞台 学子竞秀 “让每个人有人生出彩的机会”。针对学生的不同兴趣爱好并结合专业需要,创设了“美在你身边”等主题活动、校园技能艺术节、校运会、学生常规争先赛等活动,为学生搭建挥洒青春活力、展示个性才华、养成参与团结、收获乐观自信的良好平台。德育管理科学规范,不断强化学生职业素养,随着校企合作的开展,企业文化融入南工文化,形成了南工特色校企文化。学校与多所高校联合办学,为学生圆梦大学提供广阔的升学通道。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4名学生被中国教育电视台《少年工匠》栏目授予“少年工匠”称号。 社会培训 辐射全国 学历教育与社会培训并举凸显办学特色。学校依托专业, 致力为国务院扶贫办贫困地区农村致富带头人培训基地、南安市大中专业生电子商务高级人才孵化基地、南安市装备制造业协会技能人才公共培训基地、国家乡村振兴等战略服务,先后为全国19个省市开展扶贫培训7000多人次,开展特种行业等企业技能培训2万多人次,形成了学历教育与培训并举并重的办学特色。
-
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校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校是国家公办中专学校,是第一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是国家重点中专学校,是广西第一批中等职业教育五星级学校。学校占地面积35.91万平方米,现有在校生44963人,其中高职生17467人,中职生21720人,技工生5776人。教职工总数1032人,专任教师803人,其中正高、副高职称318人,双师型教师955人。校舍面积33.4万平方米,教学、实习设备资产值达13166.65万元。 学校建有环形跑道田径场、游泳池、室内体育馆、健身楼、KTV练歌房、大型超市,配有空调、热水供应的学生公寓。建有中央财政支持的建筑类实训基地、服装设计与制作实训基地;自治区财政支持的汽车应用与维修、数控操作实训中心、模具操作实训中心、建筑装饰实训基地、制冷与空调设备运用与维修实训基地、机电技术应用实训基地、会计实训中心、计算机及应用实训基地、旅游服务实训中心、幼儿教育综合技能实训中心;华夏基金支持的物流实训中心,以及实训条件优良、设备先进的电工电子、硅酸盐、商务类、酒店服务管理类、烹饪技能类、美容美发类等校内实训基地28个,实验实训中心(室)240个,校外实习基地208个。设有陈良国家教学名师工作室、广西理工名师工作坊、伦洪山技能大师工作室、民族掐丝技艺名师工作室、秋怡德艺双馨工作坊,学校还是自治区贫困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基地、国家建材特有工种技能鉴定站、中国建筑装饰协会培训工作站、信息产业部电子计算机行业技能鉴定站等十个实训考证基地。
-
广西机电工程学校广西机电工程学校创建于1960年4月,是一所是隶属于广西农业农村厅的国有公办普通中等职业学校。 学校位于南宁市安吉大道16号,占地面积130亩,校舍及辅助建筑面积10万多平方米,教学设备先进,校内教学实训室(场)150多间,校外实训基地60多个,实训设备总值7500多万元。学校开设有交通运输、加工制造、机械电子、信息工程、财经商务、文化教育6大类24个专业,其中汽车运用与维修、电子技术应用、数控技术应用和机电技术应用4个专业为自治区级(省部级)示范专业。现有教职工368人,专任教师278人,其中正高级讲师4人,高级职称教师73人,中级职称教师104人,“双师型"教师163人。年均招生2800人左右,在校生7500多人,办学规模居全区同类职业学校前列。 60年来,学校秉承“厚德、重技、勤奋、创新”的校训,弘扬“文明、守纪、和谐、进取”的校风,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精神,风雨兼程,砥砺前行。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校园"、"广西特色示范职业学校"、"广西首批五星级中职学校"、"全国职业技术教育先进单位"、"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和“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示范学校”等100多项荣誉称号。累计为国家培养了6万多名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
沈阳市致爱学校沈阳市致爱学校为沈阳市苏家屯区唯一一所全日制特殊教育学校,始建于1958年,原名“苏家屯区聋哑学校”。1998年开始招收弱智儿童入学,更名为“沈阳市苏家屯区特殊教育学校”。2016年9月,彻底转型为专门招收智障儿童入学的培智学校,并正式更名为沈阳市致爱学校。2019年7月学校整体迁入位于沈阳市苏家屯区报春街97号的新址,现学校占地面积21000平方米,有东西两侧近8000平的教学楼,固定资产约2480万元。学校隶属于苏家屯区教育局,是一所集义务教育、中等职业教育于一体的十二年一贯制的综合性培智学校,共12个教学班,学生类型为智力障碍、脑瘫、自闭症、多重残疾等。 智力障碍学生相对普通学生来说属于弱势群体,发展智障学生职业教育,直接关心到他们未来的社会生活,对帮助他们融入主流社会意义重大。学校一直秉承“把爱播进每一个孩子心田”的办学理念,为学生提供公平、优质的教育。2016年,学校开设培智中职班,从弱智儿童身体和智力特点的实际情况出发,开设现代家政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围绕培养劳动习惯、掌握家务劳动过程、形成初步劳动技能等职前劳动的知识和技能等方面,进行教育教学和训练,为学生将来适应社会生活、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打好基础。2021年,学校先后创建了烹饪、烘焙、陶艺、洗衣等四个专业教室,用于补充家政服务的课程,提供实训场所,在学中做,在做中学,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
-
长春市特殊教育学校长春市特殊教育学校成立于1936年,是长春市内唯一一所招收听障学生的公办特殊教育学校。学校坐落于长春市净月经济开发区彩云街666号,下设学前康复部、九年义务教育部、高中部、职业部,学生可住宿并享受国家一切相关减免和惠民政策。 学校占地面积1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设有食堂、宿舍、体育馆及测听室、语训室、音乐治疗室、沙盘游戏室等多个专业教室,校园环境优美,教学设备先进,生活设施齐全。学校现有教职工110人,听障及多重障碍学生190人。教师队伍中有全国优秀教师1人、省特级教师2人、省学科带头人3人、省科研名师1人、省国培专家库成员2人、省学科骨干教师2人,市骨干教师10人;双师型教师8人,心理咨询师5人,助听器验配师2人、孤独症儿童康复师13人、听力语言康复师8人。 多年来,学校从满足残疾学生终身发展需求出发,秉承“平等、温暖、感恩、自强”的办学理念,以“创办让家长放心、人民满意的全国一流特殊教育学校”为目标,不断提升管理和服务内涵,取得了丰硕的办学成果,被评为全国特殊教育信息技术实验校、全国首批“医教结合”实验校、全国特殊教育先进单位。 学前康复部主要招收1至7岁听障儿童,是长春市聋儿听力语言康复中心,承担国家“七彩梦”贫困聋儿助听器救助项目的申报及定点验配、康复工作,聋儿在园期间餐点、测听、评估、训练等全部免费,康复效果受到广泛赞誉。 义务教育阶段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为重点,通过实施分层次教学,强化体育大课间、艺术小课间等活动,培养了聋生良好的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学生多次在体育、艺术、信息技术等方面获得国家级奖项。 高中阶段以满足学生求学需求为宗旨,帮助学生考取残疾人大学,目前已连续8年在聋人单招单考中升学率达到100%。 职业教育开设美术和计算机应用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就业率连年达到100%。 在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怀下,在社会有识之士的关爱下,几代特教人艰苦奋斗,开拓进取,在信息技术、医教结合、素质教育、职业教育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办学成果,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未来,长春市特殊教育学校将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调整办学思路,以服务全纳教育为方向,以优化职业教育为重点,全面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将学校打造成一所面向全国、辐射全省、引领全市发展的,以聋教育为主体的特殊教育资源中心、科研指导中心和专业教师培训基地,为特殊教育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
四平市聋哑学校四平市聋哑学校是一所全日制聋哑学校。学校已经新建一座五层教学大楼并已全面投入使用,共有11个教学班。学校现有在岗教职员工48人,其中研究生学历1人,本科学历41人,专科学历5人,中专学历1人,省级优秀教师2人,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为100%。 学校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认真贯彻落实《中国教育与改革发展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等有关教育法律、法规,制定了学校发展近期目标:争取在2025年,将我校建成地区范围内的知名特教学校。制定了《四平市聋哑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并分步实施。严格按照教育局要求的课程设置排课,上课,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课内外活动,严格执行作息时间,严肃工作纪律,做到了办学方向明确,教育思想端正,使学校各项工作有序高效的进行。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坚持“五育”并举,面向全体学生积极推进素质教育。 我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依法治校、依法施教,制定了符合我校实际的办学章程、办学理念,并形成了有自己学校特色的校训、校歌以及严谨的校风、教风、学风 总之,我校通过制度化、系统化、常规化的学校管理,赢得了社会、家长和学生的赞誉。
-
松原市特殊教育学校松原市特殊教育学校创建于一九七八年,是松原市教育局直属的聋儿教育学校。学校占地面积2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134平方米。现有教学班12个(小学8个;初中3个;高中1个),10个年级,学生120人,教职工编制60个。 学校坚持“以德治校,育人为本,办出特色,争创一流”为办学理念,以“高尚的道德修养,良好的社会公德,基本的文化知识,健康的身心素质,独立的生活能力,熟练的劳动技能”为培养目标,以“奉献一颗爱心,付出一片真情,造福残疾儿童”为宗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多年来,我校十分重视教学工作,由于狠抓任课教师的基本功和教师文化水平的提高,所以在任课教师中,荣获省级先进称号的有5人,获市级优秀称号的有8人。在03年全国统一招生考试中,我校的崔燕京、崔英波同学,以优异的成绩被长春大学特教学院艺术设计系录取,填补了我校学生上大学的空白。05年又有一名学生夏雪考入长春大学特教学院艺术设计系。截止2006年我校共有6名学生在长春大学特教学院学习。我们在狠抓文化课学习的同时,开设了裁剪、理发职业教育课,成立了绘画、舞蹈、书法、乒乓球、微机等兴趣小组,让学生在校学有一技之长。
-
齐齐哈尔市特殊教育学校齐齐哈尔市特殊教育学校(原名:齐齐哈尔市聋哑学校)发端于1952年附设于市第三中学的聋哑班。1960年3月正式建校。是一所专门招收聋人的十二年一贯制特殊教育学校。学校集学前康复、小学、初中、职业高中为一体,现有12个教学班,140余名学生。教职工47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19人,国家级骨干教师1人,省市级骨干教师22人,优秀教师31人。学历达标100%,本科以上学历占70%。 学校位于市区中心地带,西邻美丽的劳动湖,绿树成荫,环境优美。学校占地面积7751.70平方米,校园总建筑面积6116㎡。学校拥有200米标准塑胶操场、两栋教学楼、一栋康复楼、一处烹饪专业实训基地。拥有教室45个,20个专业教室。学生宿舍宽敞明亮、整洁舒适,让学生处处感受家的温暖。学校食堂295平方米,可以同时容纳150人就餐。 悠久的历史,积淀了丰厚的底蕴。齐齐哈尔市特殊教育学校获得了黑龙江省甲级特殊教育学校、省特殊教育先进集体,首批省级“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先进学校、省标准化特教学校、市文明单位标兵、教育科研先进集体。1999年作为现场召开了全国特教研讨会;多次承办黑龙江省特殊教育学校、校长培训班暨特殊教育教师百花奖大赛,省西部地区教研活动;2009年被教育部、民政部、中残联授予“全国特殊教育先进单位”光荣称号,2018年荣获全市特殊教育工作先进集体。2010年被教育部、中国残联命名为“全国特殊艺术人才培养基地”。2014被市残联命名为年齐齐哈尔市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基地,2015年成为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优秀生源基地和教学实践基地。2003年国家教育督导团来校检查工作,对学校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建校60余年来,为社会及高等院校输送了大批人才。先后有100多名学生考取了长春大学、北京联合大学、绥化学院、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等高等学府。我校培养的毕业生奔赴祖国各地各行各业,在各自不同的岗位展示着齐齐哈尔市特殊教育学校的“育残成才”的办学理念,伴随了学校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