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淄博职业学院教务管理系统入口**外部网址**>
相似内容
更多>
-
沈阳市艺术学校沈阳市艺术学校建于1985年,是东北地区成立最早的艺术学校之一,是我市唯一市属国办艺术类中等专业学校。隶属于沈阳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2002年被省教育厅评为省级重点中专,2008年被中国社会调查所教育调查部评为社会满意学校,2010年、2012年被市政府授予先进单位称号,2014年被市政府授予“第六届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称号。 学校现有在校学生五百余名,教职工100余人。其中,正教授级4人,副教授级20人,讲师级36人。开设舞蹈、杂技、声乐、器乐、影视表演、戏曲等专业。建校30余年来,学校不断解放思想,积极探索适应新形势的教学模式,制定科学的发展思路。学校严格按照国家教育部制定的艺术类中等专业学校教学大纲施行,为保证与国内外先进艺术教育教学接轨,提高办学理念,学校每年专门聘请国内外著名教育专家来校执教、讲学。 学校治学严谨、管理规范,教学成果显著。建校至今,共获得国际金奖11项;国际其他奖20项;国家奖52项;省、市政府奖26项。近年来,舞蹈专业学生参加全国青少年“桃李杯”舞蹈比赛、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荷花少年”全国舞蹈比赛、国际标准舞青少年世界公开赛比赛共获金奖5个,银奖二等奖6个,三等奖11个,优秀表演奖4名。参加了第三届东三省舞蹈展演获得2项金奖。声乐、器乐专业学生参加省级全国职业院技能大赛,获得省级2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国家级三等奖2个。戏曲专业学生参加全国及省级职业院技能大赛,获得省级3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国家级二等奖2个,三等奖1个。还参加了第四届全国评剧专业院团青年演员电视展演,一举夺得五项金奖。在2020年中央电视台新年戏曲晚会上,我校戏曲专业的学生在《武戏集萃》节目中精彩亮相北京国家大剧院,习近平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观看了演出。 2010年以来,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惠民演出和出国演出实践,迄今演出600余场。 建校以来,学校为全国各地的艺术院团和艺术类大专院校输送了三千余名毕业生。他们中有的已成为蜚声国内外的艺术名家;有的成为各艺术院校的骨干力量;还有的考入国外艺术院校深造。如著名演员印小天、艾敬、张丹露、常小川、蒋依珊、吴云飞、王思思、孙艺宁、曲哲明;著名舞剧编导佟睿睿、刘洋、夏震;多次获国际、国内舞蹈大赛金奖的李宏钧、郑宇、焦洋、张佳、李美静、林一;国家一级京剧演员刘宁、李丹、冯蕴、郭瑶瑶、刘魁魁;国家一级评剧演员周丹、孙路阳、吴丹阳等,都是从我校开始走上艺术之路。 在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下,2018年底,沈阳市艺术学校顺利搬入新校区,一所教育功能完善的现代化艺术学校已正式投入使用,彻底改变了沈阳市艺术学校的办公环境和教学环境,并为沈阳市属艺术院团及高等院校输送更多更优秀的艺术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沈阳市艺术学校已经成为东北地区培养多专业、多层次、综合性艺术人才的基地,被誉为艺术家的摇篮。我们坚信,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重要精神指引下,沈阳市艺术学校干部职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和创新,在艺术教育领域谱写新的篇章。
-
沈阳师范大学附属艺术学校沈阳师范大学附属艺术学校是公办国家级重点中专,始建于1959年,前身为辽宁省戏曲学校、辽宁省戏剧学校、辽宁省艺术学校,2002年经省委省政府批准并入沈阳师范大学,更名为沈阳师范大学附属艺术学校。学校现址为沈阳师范大学校园内东南侧,占地面积为120亩。 风雨兼程,砥砺奋进。1999年被国家教育部评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艺术学校,2012年分别被沈阳市民委、辽宁省民委确定为“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基地”和“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基地”,2013年被教育部、文化部、国家民委评为全国首批百所民族文化艺术传承与创新示范校,2016年被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德育工作委员会评为“全国中职德育活动课实验基地学校”,2017年被沈阳市教育局评为“沈阳市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示范基地”,2020年被中国教育研究学会评为“全国教育系统教研先进单位”。学校重视科研与教学的相互作用,获批国家、省、市各类科研立项70 余项。2021年,根据辽宁省教育厅、辽宁省财政厅发布《中等职业教育优秀学校和优质专业建设项目名单的通知》(辽教发〔2021)80号),我校获选为辽宁省中等职业教育优秀学校立项建设项目,学校戏曲表演、艺术设计与制作、幼儿保育三个专业被确定为辽宁省中等职业教育优质专业立项建设项目。 新故相推,日生不滞。学校的硬件设施先进,师资队伍优秀,专业门类齐全。现设有戏曲表演、京剧音乐、中国舞表演、国标舞表演、影视表演与传媒、声乐表演、钢琴演奏、戏曲作曲、器乐表演、美术绘画、美术设计与制作、幼儿保育、建筑室内设计(3+2)等专业及专业方向,还设有面向小学艺术教育的沈师艺校培训中心。匠心筑梦,塑造精品。学校全面推进全员德育,加强德育工作的全维度创新。以“培育名师、创作名品、培养名生”的“三名工程”为载体,内涵建设质量取得了长足发展,在全国各类比赛中屡获佳绩。 合作交流,助力成长。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目前已与韩国、新加坡等国外高校保持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我校师生多次受邀代表国家出访俄罗斯、意大利、日本、瑞典、美国、法国、韩国、吉布提、约旦、黎巴嫩等二十余个国家,为学生出国留学提供可靠通道的同时,积极参与国际文化交流工作。 桃李芬芳,硕果累累。先进的教学理念和一流的教学水平使我校毕业升学率达到95%以上,87%的毕业生升入省属本科以上高等院校。毕业生考入中国戏曲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上海戏剧学院、北京电影学院、原解放军艺术学院、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北京舞蹈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北京服装学院、中央民族大学、湖北美术学院、天津美术学院、鲁迅美术学院等知名艺术院校。许多优秀毕业生在影视、戏曲等行业已颇具知名度和影响力。
-
大连艺术学校大连艺术学校创建于1971年7月,是辽宁省政府批准、大连市政府唯一纳入编制序列的公办中等专业艺术学校。专业设置有:舞蹈表演专业(中国古典舞表演)、歌舞表演专业、音乐专业(声乐表演、器乐演奏)、杂技与魔术表演、戏剧表演(影视表演)、戏曲表演(京剧表演)、美术设计。文化课按照普通中小学课程标准设置。 40多年来,学生荣获国际级奖项36人次,国家级奖项83人次,省市级奖项不可计数。升学、就业率高达96.4%。2009年度,在全国“桃李杯”舞蹈大赛中,大连艺术学校“长穗花鼓训练组合”获优秀组合编排奖。杂技专业马妍妍表演的魔术“梦幻芭蕾”在国际魔术联盟第二十四届世界魔术大会上获一般类魔术第二名,是中国在该项比赛中取得的最好成绩,引起国际魔术届广泛关注。 大连艺术学校,教学条件完善,师资雄厚,选择大连艺术学校,就是选择了成功;大连艺术学校欢迎有志于实现自己艺术之梦的学生报考我校,我校将以优秀的教学质量,完善的教学管理为你搭建走向成功的平台。
-
大连市足球运动学校学校始建于1985年,是全国第一所公办全日制足球运动普通中等专业学校,隶属于大连市体育局。该校以为国家输送专业体育后备力量,培养社会需要的中等体育专业人才为主要办学方向,开设运动训练专业。下设足球、田径、羽毛球、自行车、健身教练、网球、轮滑与旱冰球、跆拳道等多个运动项目。每年都有许多优秀运动员被运动专业队录取。 学校拥有国家级、高级、中级教练员和讲师四十多人,其中研究生学历2人,本科学历28人。内设:办公室、学生科、教务科、训练科、招生与就业办公室、高教部、总务科。 大连市足球运动学校田径队代表大连市在全运会、城运会、省运会等各种比赛中多次取得良好的成绩。2003年以来,大连市足球运动学校先后有20多名优秀毕业生,凭着出色的运动成绩,通过大学自主招生考试,分别升入北京大学、吉林大学、天津大学、山西大学、东北财经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大连大学等高等学校。2008年10月大连市足球运动学校被辽宁省体育局确定为单项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学校现有在校学生344人,在训运动员41人。
-
大连模特艺术学校大连模特艺术学校创建于1993年3月,是中国第一所培养职业模特的国家级重点中等专业学校。创新办学、突出特色,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层次、高水平实用型专业人才是学校的办学宗旨;立足大连,面向全国,走向世界,建成国内一流,国际有一定影响力的学校是学校的办学目标。学校曾获得“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省级示范学校”、“大连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大连市工业科教旅游示范单位”、“辽宁省绿色学校”等荣誉。 学校设有服装展示与礼仪、美发与形象设计、美术设计与制作、计算机平面设计、旅游服务与管理、服装设计与工艺、学前教育等专业。学校占地面积9.1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93万平方米。拥有设施设备先进的实验、实习(实训)设施与场馆,服装展示与礼仪和美发与形象设计两个专业的实训基地均为受中央财政支持的国家级实训基地;图书馆馆藏2万余册;拥有200米环形跑道的塑胶运动场;校内实习基地——影视艺术中心建筑面积8,367平方米,是金石滩国家旅游度假区特色旅游景点。 建校以来有180余名学生在世界超模、亚洲模特、中国超模、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以及等国内外大赛以及美发、化妆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奖。学校先后74次、700多人应邀组团前往美国、日本、泰国、韩国、马来西亚、比利时、法国、意大利及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进行文化艺术交流、服装模特表演、广告拍摄等活动。 学生为海尔电器、索尼照相机、本田汽车、资生堂化妆品、李宁服饰、德芙巧克力等拍摄广告,在央视及各省电视台播出的广告多达59条。 近几年来学生参加艺术类普通高考中职对口升学高考,本科上线率100%,分别考入北京服装学院、东华大学、沈阳音乐学院、浙江理工大学、辽宁师范大学、辽宁对外经贸学院等高校。学校与上海英模文化经纪有限公司、北京华谊兄弟文化经纪有限公司、北京香港马会会所、北京金五星集团、大连机场、大连海昌集团、大连亿达、深圳锦绣中华、香格里拉集团、大连金石滩旅游集团等近100家企业保持实习、就业合作关系,为毕业生实施多层次、全方位工作推荐,学生就业率连续多年达到98%以上。 学校常年承担着各级政府的重要接待任务。党和国家领导人李鹏、李瑞环、吴仪、王兆国、周光召、陈慕华、王忠禹、雷洁琼等都曾亲临学校视察。同时,还先后接待了全国“最佳旅游城市”检查团、“倾国倾城”专家考察团、夏季达沃斯会议代表团、第八届亚太城市领导人会议代表团等。学校接待了来访的印度总理、尼泊尔国王、斐济总统及总理、新西兰总理、哈萨克斯坦议长及俄罗斯、韩国、奥地利等十几个国家的驻华大使、经济部长等。学校先后与韩国敬仁女子大学、韩国大德大学、韩国研成大学等建立了长期的交流与合作,为学员和学校进行广泛的国际文化艺术交流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为学校立足国际舞台创造了无数个机遇。 伴随着历史快速前进的步伐,我们将以“国家级重点学校”为前盾,站在新的起跑线上,乘新一轮发展职业教育之东风,不断强化办学理念,升华学校精神,创新办学思路,创造更多的奇迹,铸就更大的辉煌。
-
鞍山市体育运动学校鞍山市体育运动学校于1987年经省政府批准成立,是一所集业余运动训练与教学为一体的普通体育中等专业学校,隶属于鞍山市体育局,为县团级单位,核定全额拨款事业编制84名。其中,领导班子4人,教练员38人,教师20人,财务管理2人,行政管理14人,工人8人。 学校占地面积1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中专学制三年,每年招生规模为100人;现在校生300人;学校同时担任着业余训练任务,常年业训登记在册的运动员400人。 工作职能:鞍山市体育运动学校,承担着鞍山市十一个项目的运动训练任务。形成集教学、训练、科研为一体的较完备的办学体系。其主要工作任务是为国家、省以上体育院校及专业队培养、输送优秀体育人才,为鞍山地区培养以体为主,面向社会各界,具备各项技能的社会复合型人才。 主要成绩:2008年奥运会我校培养的运动员郭跃、于洋、杜婧分别获得乒乓球女子团体、羽毛球女子双打的金牌;郭跃、于洋分别获乒乓球女子单打第三名、羽毛球混合双打第三名。截止到2007年底统计,我校培养输送的运动员有21人在国家队服役。其中郭跃、于洋、杜婧、隋盛胜、宋晓云、罗 男、乔蕾颖、孙鹏、李晓霞等9人参加了29届奥运会乒乓球、男子排球、女子篮球、游泳、女子水球、男子网球的比赛。28届奥运会我校培养输送的高水平运动员宋妮娜获女排比赛冠军,郭跃获乒乓球比赛女子单打第三名,两届奥运会我校共获金牌四枚,铜牌三枚。学校自1989年开始至今一直保持着“全国重点乒乓球单位”的称号;1996年学校被国家体委命名为《全国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2004年被国家体育总局命名为《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全方位优化和提升了办学档次,使学校有了长足的发展。
-
抚顺市体育运动学校抚顺市体育运动学校始建于1988年2月,是抚顺地区唯一一所体育类中等职业学校。其主要任务是向国家、省、部队及高校选拔、培养和输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能够攀登世界高峰的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和适应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同时担负着代表抚顺市参加省运会及其它各项赛事。 学校以训练为中心,以教学为基础,以科技为先导。开设篮球、乒乓球、足球、网球、曲棍球、田径、摔跤、柔道、拳击、举重、游泳、武术、帆板、赛艇、皮划艇、龙舟等项目。教学设有运动训练专业、休闲体育专业。 学校现有教职工107人,高级职称29人,中级职称20人,师资力量雄厚,教练队伍精良。学校拥有现代化的教学楼、学生食堂、宿舍以及综合馆、游泳馆、乒乓球馆、篮球馆、田径训练场。学校实行全方位管理,校风浓郁淳厚,学风昂扬向上。 学校下设六个基层单位:市体育中学、市青少年业余体校、市业余水上运动学校、市少儿游泳业余体校、市少儿乒乓球业余体校、市田径业余体校。
-
丹东市体育运动学校丹东市体育运动学校是丹东市唯一一所体育类中等职业学校,创建于1986年。主要任务是选拔、培养、输送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同时担负着代表丹东市参加省运会及其他各项竞技比赛任务。 建校近30年来,学校先后为国家、本省、各行业体协和各大院校培养输送了大批优秀的体育后备人才,奥运冠军王丽萍、李娜、郑姝音;世界冠军周雷、汪鑫、丛文平;柔道项目的徐国清、潘松、刘胜刚;篮球项目的李晓勇、王仕鹏、周鹏;击剑项目的赵立忠、解永俊;摔跤项目的周凤;排球项目的赵红等一大批优秀运动员都曾来自于我校。他们在国际赛场上争金夺银,为国家争得了荣誉,为辽宁增添了光彩,是丹东市人民的骄傲。迄今为止,我校培养输送的运动员获奥运冠军3人,获世界及亚洲冠军70多人,今年由我校输送的郑姝音、周凤、周鹏、吴迪、尙蓉等五名运动员参加了巴西里约奥运会比赛,创造了我校历届参加奥运会运动员之最,其中郑姝音夺得跆拳道女子67以上公斤级冠军,创造了我校建校史上第三枚奥运金牌。2013-2016周期我校为省专业队、省体校输送运动员53人。 多年来,学校始终坚持“以培养输送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和培养复合型人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办学方向;坚持以“打造重点项目,创品牌学校”为办学目标;“遵循运动训练和教育规律”;在特色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突破;秉承“拼搏、立志、创新”的校训,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学校曾多次受到国家体育总局、辽宁省体育局、丹东市委、市政府和丹东市体育局的表彰。学校曾连续三个周期(2005-2008;2009-2012;2013-2016)被国家体育总局评为“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2005年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全国体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2008年9月被丹东市人民政府授予“北京奥运会突出贡献奖”;2010年10月被丹东市人民政府授予:参加辽宁省第十一届运动会“先进集体”;2012年12月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2012年全国业余训练先进单位”;2013年4月被丹东市人民政府授予“丹东市先进集体”;2014年11月被丹东市人民政府授予:参加辽宁省第十二届运动会“特殊贡献奖”;2016年体校党支部被市委评为:“基层先进党组织”的称号。
-
东北工业学校东北工业学校是一所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省级文明单位。 学校地处辽宁省丹东市。校园环境优美,办学条件完善,教学设施先进,职教特色突出,校园文化独具特色。学校占地面积600余亩,建筑面积6.09万平方米,馆藏图书20余万册。开设宝玉石鉴定与加工技术、工程测量技术、建筑工程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等20余个专业。其中宝玉石鉴定与加工技术、建筑工程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3个专业为省级示范专业。学校建有集“人才培养、社会培训、职业技能鉴定、技术服务”四位于一体的校内综合实训基地9个,其中中央财政支持的宝玉石鉴定与加工技术、电工电子、动漫设计与制作国家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3个,省财政支持实训基地6个,校内实习实训室84个,校外实训基地126家。 学校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改革为动力,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的办学理念。以追求教育质量为根本,全力打造一支经验丰富,业务素质过硬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76人,兼职教师67人,副高级以上职称教师63人,硕士以上学位教师84人。辽宁省千层次人才2人,省、市级专业带头人及骨干教师22人,丹东市百名自然科学学科带头人3人,丹东市科技评审专家28人,校级专业带头人20人,“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86%。学校注重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充分挖掘学生自身潜能,严格规范管理,培养品学兼优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学校努力提高办学层次和水平,依托辽宁地质工程职业学院招收初中起点五年制专科学生,为广大初中毕业生提供一个层次高(高职专科)、时间短(五年制)、费用低(前三年执行中专收费标准,后两年执行大专收费标准)的学习机会。 就业乃民生之本。学校坚持依托行业特色办学,积极推行“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校企合作机制,创新实施导师制,实行“35+10”授课模式,不断完善“订单培养”、“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等多种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推行“双证书”制度,毕业生获取岗位职业资格证书率达98%,提升了学生职业能力与就业竞争力。学校是南方(广州)人才市场、中国上海人才市场的联合培训与定向就业的联盟合作院校,丹东市人才中心的培训基地,是山东魏桥铝业集团公司、北京京东方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纪元微科电子公司等企业的定点招聘单位。我校毕业生因综合能力及适应能力较强,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供不应求,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 骄人的办学业绩,为学校赢得了一项项荣誉。学校先后荣获辽宁省职业道德建设十佳单位、辽宁省五一奖状、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先进集体、辽宁省“平安校园”、辽宁省模范职工之家等称号。 励精图治谋发展,栉风沐雨谱华章。学校将秉承“厚德笃学,崇实求新”的校训,紧紧围绕现代职业教育的目标要求,进一步凝炼特色,提升内涵,科学发展,为地方经济建设和国土资源行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人才支撑。
-
锦州市体育运动学校锦州市体育运动学校始建于1987年,是经辽宁省政府批准成立的锦州市唯一一所全日制普通中等体育专业学校。建校以来,培养了包括奥运冠军张宁、张杨杨等多名世界冠军和近千名合格的体育专业人才,向国家和辽宁省输送了1000多名优秀运动员。学校于1997年、2004年、2008年、2012年和2016年先后五次被国家体委和国家体育总局命名为“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学校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管理人员队伍,设有中专、初中两个教学部,面向全省招生。 近年来,学校的教学、科研和训练场馆设施不断完善,既拥有教学楼、科研所、学生公寓、运动员食堂和完备的科研、电教设施设备,又拥有包括塑胶田径场、室内田径馆、乒乓球馆、篮球馆、举重馆、柔道馆、跆拳道馆、羽毛球馆、射击馆、射箭馆、游泳馆和网球场在内的体育设施群,并根据学校现有招生专业,校企共建校内外工业智能机器人实训基地、航空高铁模拟仓实训基地、物联网安全实训室、AI智能交通实训室、影视音多功能摄影棚等各类专业实训实操基地,为深入贯彻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高水平的体育人才,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
营口市卫生学校营口市卫生学校是一所省属市管的国家级重点学校,始建于1958年。前身是营口医学院。建校四十多年来,为社会输送了28000多名高,中等卫生技术人才。1994年被辽宁省政府批准为省部级重点普通中等专业学校。2005年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级重点普通中等专业学校。自1997年以来,连续被市教委评为"校风,校纪,校容,校貌"优秀学校称号,名列营口市大中专学校的前茅。并于1996,1998,2001年分别获得市政府命名的"精神文明单位"。 学校占地面积65764平方米,建筑面积37488平方米,建有实验楼,教学楼,学生宿舍,体育馆,运动场地等基础设施;有微机室,语音室,多媒体教室,电教室,文印室;有物理,化学,解剖,生理,生化,病理,药理,外科,内科,生物,微生物和护理等18个实验室;有提供师生其它学习及活动场所,如阅览室,图书馆,教师资料室,阶梯教室,风雨教室,体育场地;有满足临床实习需要的附属医院,市中心医院等11家二级甲等以上医院为学生实习基地。学校不仅具有普通中专办学层次,还具有成人专,本科办学层次。学校与中国医科大学,大连医科大学,广州医学院,辽宁中医药大学,沈阳医学院等高校建立密切的联合办学合作关系,是高校重要的教学基地,并且通过对口升学,将学习成绩优良的毕业生推荐到医学院校继续深造,实现从中专到大学的过渡。 学校教研组设置齐全,教学秩序稳定,教学管理规范,基础设施完备,专业设置合理,办学质量较高。学校坚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入开展"四师建设","五期教育"工作,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深化科研兴教,科研兴校意识,近几年学校教师获专利3项,省级科研成果5项,国家级论文40余篇。学校先后多次获省,市文明单位,市卫生系统先进单位,教育系统优秀单位,营口市百强事业单位等荣誉称号。 学校以“教育严为先,行医德为本”为教育教学理念,率先开创“订单式”职业教育模式,定向为社会各医疗机构,保健康复等相关医类机构培养各类人才,取得较好成效。营口市卫生学校将以最新的姿态,最新的理念,最新的教育教学手段为各类莘莘学子展翅腾飞,沥血竭心做出贡献。
-
营口市体育运动学校营口市体育运动学校是在保留营口市体育中学基础上1984年成立的,承载我市竞技体育训练,竞赛,教学任务的体育专业学校。单位现有编制50人,在职职工42人,领导职数为校长1名,书记1名,工会主席1名,副校长3名,学校现内设机构6个(办公室,团委,训练器材科,教务科,训练科,场地器材科,总务科)。 我校现占地面积98195平方米;其中教学办公楼建筑面积8407平方米,教学开设8个班,其它附属教室包括图书阅览室,语音室,多功能教室;运动员宿舍建筑面积5837平方米,宿舍共122间,可容纳732人住宿;综合训练馆建筑面积19100平方米,馆内训练项目有体操,蹦床,跆拳道,击剑,拳击,武术,摔跤,柔道,手球,篮球,自行车,田径,举重,曲棍球,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运动员食堂建筑面积2925平方米;运动员浴池建筑面积975平方米。学校目前的设施设备能够满足学生学习,训练,生活的全部需要。 学校自办学以来,坚持"以训练为中心,以教学为基础,以科研为先导"的办学指导思想,强化体育特色,突出服务功能,遵循运动训练规律和教育规律,在特色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突破,谋求运动学校新的发展机遇。
-
绥中县中等职业技术专业学校绥中县中等职业技术专业学校集学历教育与短期培训于一体,开设园艺、计算机技术及应用、电气运行与控制等十二个专业,现有36个教学班,在校生1500多人。 学校先后被县委县政府评为文明单位、模范学校、教育工作先进集体。 学校强化管理,从严治校。对学生实行严格的封校管理制度,学生每月大休一次,住宿生平时不得随意外出。为加强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学校建立健全了德育积分考核制度、值周检查评比制度、请假制度、“三好、优干”评比制度、奖学金制度、“校内十不准”制度等学生奖惩制度。如今学校秩序井然,气氛和谐,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学校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坚持“就业有优势,创业有能力,深造有基础,发展有空间”的培养目标,实行“上挂、横联、下延”的办学模式,升学与就业并重。已连续多年高考升学率达100%,2014年本科升学率达60 %,位居全市首位,在省内名列前茅。为拓宽毕业生的就业渠道,学校积极探索校校合作、校企合作的路子,为学生的就业铺路搭桥,现已与北京、天津、秦皇岛、沈阳、绥中东戴河新区等多家企业联合办学单位合作办学,为学生签定就业协议,使学生学业有成,就业有路。
-
吉林艺术学院附属中等专业学校吉林艺术学院附属中等专业学校创建于1957年,是吉林艺术学院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省惟一一所省属公立中等艺术专业学校。经过63年的建设和发展,吉艺附中经风雨而茁壮,历沧桑而弥坚,始终以培养杰出的艺术人才为根本任务和目标。 吉艺附中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专业教师123人,其中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31人。附中现设有音乐表演和舞蹈表演专业,其中音乐表演专业的教学和管理依托吉林艺术学院“音乐学”与“音乐表演”的省级精品学科优势,借助音乐学院本科一批教学名家的师资力量,现设民族乐器、西洋管弦、钢琴、声乐、现代器乐等专业方向,各专业同设钢琴副科、视唱练耳、乐理、音乐欣赏四门必修音乐基础课及高中文化课程。舞蹈表演专业与吉艺舞蹈学院本科师资共享,由资深专家教授和优秀的青年教师担任各科教学任务,以地域文化为依托,实施特色教育,推陈出新,开设基训、民族民间舞蹈、技术技巧、剧目和乐理视唱等基础课及初高中文化课程。 吉艺附中积淀了深厚的艺术素养,形成了自身鲜明的教育风格与特色,取得了丰硕的办学成果,众多校友以其杰出的成就享誉海内。近年来,附中师生先后获得中国音乐“金钟奖”2项,文化部“文华奖”金奖1项,文化部“青少年民族乐器教育教学成果展演”2项,“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二等奖1项,第五届“荷花杯”少年舞蹈专业组金奖和银奖各1项、优秀组织奖1项,第八届“桃李杯”少年B组男子独舞二等奖1项,第九届“桃李杯”优秀表演奖2项,第十届“桃李杯”少年组原创教学剧目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等。 吉艺附中将秉持吉林艺术学院“博学、求真、至善、尽美”的校训精神,不断完善育人机制,深化教学改革,创新培养模式,以培养“高、精、尖”的艺术人才为己任,继续为我国艺术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
吉林省残疾人中等职业学校吉林省残疾人中等职业学校于2013年5月成立,隶属于吉林省残疾人联合会,是我省第一个为适龄残疾人提供中等职业学历教育的公办特殊教育学校。学校前身是吉林省残疾人职业技术培训中心,成立于1994年,2015年7月经省编办批准正式更名为“吉林省残疾人中等职业学校”,并加挂吉林省残疾人职业技术培训中心,吉林省盲人按摩指导中心两块牌子。 学校主要工作职能是:开展残疾人职业教育,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面向全省适龄残疾人开展职业中专学历教育;承担全省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盲人按摩行业管理等工作。 学校内设综合科、职业教育科、职业培训科、盲人工作办公室、后勤科等五个科室。 学校2013年乔迁新址,现有教学楼两栋,宿舍楼两栋,占地3.2万平方米,正在筹建的8000平方米综合实训楼将在2017年投入使用。 “十三五”期间,学校将全面贯彻执行国家优先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相关要求,以打基础、抓建设为基本工作目标,坚持“全员办学、全员管理、全员服务、依法治校”的工作理念,建设和整合“职业教育、职业培训、盲人工作”三位一体的工作格局,强化宣传工作手段和措施,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创造安全文明卫生智能的校园环境,创新三大业务领域工作模式,全面提升办学水平;探索多种办学模式,开设更多的适合残疾人特点的专业和学科,培养和选拔学科优秀带头人,将学校办成专业合理、功能齐全、残疾人满意的特色学校。
-
吉林工业工程学校北国江城,钟灵毓秀,作为松花江畔高等职业教育事业的一颗明珠,吉林工业工程学校散发着蓬勃向上的气息,奋力前行。 学校全名吉林工业工程学校,1950年10月经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创建于长春,时名为吉林省工业专科学校;学校现性质为国家公办、教育部备案、隶属吉林省教育厅管辖的吉林省普通高等学校;学院目前为吉林省首批重点建设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第三批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 一、办学历史 学校自1950年创办以来,1953年改名为吉林省吉林化学工业学校,1954年1月迁至当时的省会吉林市。1956年8月由于专业调整,更名为吉林省吉林食品工业学校。1958年8月,为了适应国民经济对化工人才的需要,改名为吉林省吉林化学工业学校。1959年5月,为适应吉林省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增设大专部,更名为吉林化学工业专科学校。1963年7月由于人员、专业调整,更名为吉林省化学工业学校。1973年2月,学校为适应吉林油田开发建设需要,改称为吉林省石油化工学校。1978年8月我校被化工部列为全国重点化工学校,易名为吉林化工学校。此前学校主管上级单位一直为吉林省石油化工局。2002年1月吉林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我校升格为普通高等学校,确定现校名为吉林工业工程学校,隶属于吉林省教育厅。 二、地理位置 学校现有两个校区,主校区位于吉林市丰满区恒山西路15号,东校区位于吉林市丰满区宜山路70号。学校占地141亩,建筑10.2万平方米。新校区规划占地面积44.36万平方米(665亩),规划建筑面积22.8万平方米。 三、教学机构 学校教学单位设置为六院三部:化工与材料技术学院、机械与汽车技术学院、机电与智能技术学院、电气与信息技术学院、制药与环境技术学院、经管与艺术学院、思政教学部、基础教学部、体育教学部。开设有装备制造大类、生物与化工大类等11个专业大类27个专业类50个专业,其中国家示范专业4个、省示范专业2个、省特色专业7个,省品牌专业群3个,省高水平立项建设专业12个;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1个,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2个;建有国家级精品课2门,省精品课13门,省优秀课23门,教育部高职高专教指委精品课2门。 四、基本条件 学校高度重视硬件设施投入,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亿元。 学校现有教职工317人,专任教师282人,教授26人,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84人,具有硕博学位教师220人,有140名教师获得吉林省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职业资格证书,被吉林省教育厅认定为“双师型”教师。长期聘用“能工巧匠”14人,长白山技能名师2人,省优秀教学团队7个,行业教学名师6人,全国化工高职教指委成员13人。在校生4900人。 五、社会声誉 学校2007年获得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并成为吉林省首批重点建设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2008年7月被教育部、财政部批准为第三批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立项建设单位,2011年9月,顺利通过国家级验收。2012年,学校被评为2010-2012年度吉林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和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2013年学校获得全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三等奖两项。2014年被评为吉林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2015年再次被评为“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并被评为“全省文明单位”。2017年学校获得吉林省首届黄炎培职业教育奖优秀学校奖。2018年获得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院校文化建设先进单位称号,被吉林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评为文明校园示范学校。 学校的办学实力和声誉获得社会广泛认可,建设有国家紧缺人才数控技术实训基地、药物制剂实训基地、国家第一所石油和化工职业教育与培训校企合作示范性实训基地、吉林省第一批石油和化工示范性实训基地、吉林省首批高等教育研究基地和省工程创新训练中心。 学校积极参与对外交流合作,努力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区域在行业内享有一定地位,目前学院是中国化工教育协会副会长单位、东北区协作组主任单位,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单位,首批全国职业院校劳动教育研究院劳动教育研究中心成员,中德联盟吉林省示范基地,吉林省化工职业教育委员会副理事长单位,吉林省化工学会副理事长单位,全国高分子材料(橡胶)职教集团副理事长单位,吉林市中华职业教育社副主任单位。化工职教集团被评为省示范性职教集团。近年来,学院教师持续为企业开展技术服务、创新实用新型职务专利;为中化吉林长山化工股份公司、吉林石化公司等多家大型企业培训员工和退转军人,积极开展职业技能鉴定,为吉林昊融集团有限公司等办继续教育本科班,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六、寄语未来 过往的成就是新征程的基石,吉林工业工程学校紧密围绕建设“地方离不开、企业都需要、国际有交流”的高水平现代职业院校目标,坚持党的教育方针与职教办学方向相统一,明确办学定位;坚持高效办学功能与职教办学特征相结合,明晰办学职能;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开展职业技术素质教育。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五创五强”工程常态化制度化;推进思想政治工作和推进学校廉洁文化建设,不断深化全面从严治党。注重专业(群)建设,适应需求发展;注重双师队伍建设,保障持续发展;注重校企合作,提升内涵发展。率先开展技术技能课程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率先开放实训资源,为本科和职教实习与企业培训搭建共享平台。 发挥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优势,推进内涵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互联互动,提高办学水平与服务能力,加快创新发展。 发挥依托石油和化工行业的优势,推进与石油和化工等行业紧密结合,加强校企合作与专业结构优化,加快协调发展。 发挥新校区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的优势,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校园规划、绿化、美化与融合责任关怀文化,加快绿色发展。 发挥地处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腹地的优势,推进融入长吉图发展战略和“一带一路”建设,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加快开放发展。 发挥专业类覆盖面较广的优势,推进中高职本科衔接,提高育人能力和办学效益,加快共享发展。 在未来的发展中,吉林工业工程学校必将砥砺前行,全体师生凝心聚力,为将学校建成国际有影响的中国特色高水平职业院校而共同奋斗。
- 北京市
- 天津市
- 河北省
- 山西省
- 内蒙古自治区
- 辽宁省
- 吉林省
- 黑龙江省
- 上海市
- 江苏省
- 浙江省
- 安徽省
- 福建省
- 江西省
- 山东省
- 河南省
- 湖北省
- 湖南省
- 广东省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海南省
- 重庆市
- 四川省
- 贵州省
- 云南省
- 西藏自治区
- 陕西省
- 甘肃省
- 青海省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台湾省
- 香港特别行政区
- 澳门特别行政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