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份:
专业分类:
专业:
特色:
-
霍邱工业学校霍邱工业学校创建于1976年,2010年被评为安徽省示范中等职业学校,2017年经六安市人民政府批准更名为霍邱工业学校。学校地处霍邱铁矿区域,紧邻G328国道、阜六高速和105国道,交通十分便利。学校占地面积136亩,校舍建筑面积54122平方米,图书馆藏书81250册。学校规划合理、师资力量雄厚。学校各专业现有学生1987人,专任教师100人,其中特级教师1人、正高级讲师1人、高级讲师40人,兼职教师22人。 学校现有数控技术应用、汽车制造与检测、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选矿技术、计算机应用、旅游服务与管理、电子商务、电子技术应用、休闲农业生产与经营、航空服务、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中西餐烹饪等专业,专业门类齐全。其中省级重点建设专业3个,省级重点建设基地3个,中央资金重点建设实训基地1个。 学校是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实践基地、非遗文化传承基地和国防教育基地,是六安市第二届、第五届“文明单位”,是六安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廉政文化进校园示范校、六安市防震减灾科普示范校。2016年获得“六安市职业教育先进集体”称号,2019年荣获教育工作先进集体,2019年获全国首届黄炎培杯中华职业教育非遗创新大赛最佳组织奖。2020年8月,学校被六安市文明办、六安市教育局评为六安市第三届文明校园。至2020年霍邱工业学校已连续6年被评为霍邱县高中阶段办学先进单位,继2020年9月我校的临淮泥塑项目被评为安徽省终身学习品牌项目后,2021年9月,霍邱工业学校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实践基地项目也被评为安徽省终身学习品牌项目,是连续两届六安市唯一获奖学校。2021年11月被教育部评为“第三批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赢得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
皖西经济技术学校皖西经济技术学校(原陈埠职业高级中学)1975年建校,是首批国家级重点职业高中,第三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2002年被省政府批准为普通中专学校(皖西经济技术学校),2017年,正式更名为皖西经济技术学校。学校现有教职工310人,其中高级讲师113人,“双师型”教师115人、县级以上学科(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坛新星(教坛之星)、教坛宿将60人,外聘兼职教师58人,省级名校长工作室1个,省级名师工作坊4个,市级名师工作室7个;现开设14个专业,其中国家级重点建设专业1个,省级重点建设专业3个;在校生4172人,实验实训设备总值3000万元,设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 学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坚持“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注重学生全面发展、服务学生终身发展,努力让每个学生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学生参加技能大赛、文明风采活动成绩优异,毕业生双证书获得率98%,就业率98%,办学以来,为社会培养了数万名高素质技能技术型人才,一大批毕业生创业有成。学校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努力把学校打造成“厂中校”(六安钢厂)、“园中校”(合肥高新区霍邱现代园);同时加大社会培训力度,积极服务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年均开展各类社会培训5000人次,为助推全县脱贫摘帽做出了积极贡献。 国家级、省级多家媒体深入学校采访,报道学校办学经验、改革创新成果。全国政协副主席罗富和,省委常委、六安市委书记孙云飞、原副省长谢广祥等领导到学校调研职业教育,充分肯定学校办学特色和办学成果。学校被评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实践行知思想推进素质教育先进单位、安徽省文明单位、安徽省绿色学校、安徽省特色示范学校,被誉为“皖西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摇篮”、“安徽省农村职业教育的一面旗帜”。 霍邱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十四五”规划将我校新校园建设列为重点建设项目,并启动皖西经济技术学校升格为高等职业学校工作,目前总投资14亿元、占地500亩、建筑面积23.7万平方米的新校园已全面开工建设,预计一期工程2022年9月完成并投入使用。
-
六安市工业学校六安市工业学校位于六安城西20公里的徐集镇,是2014年经六安市教育局批准,在原徐集中学的基础上成立。2015年加入安徽大别山职教集团。2020年加入安徽国防科技职教集团。 学校占地83500平方米,教学及辅助用房13700平方米,开设有美术绘画、运动训练、服装设计、计算机网络技术、播音主持等专业,面向全省招生。2019年秋学期同安徽汇恩艺术中心合作办学,招收播音主持的学生;2020年同安徽爱尼玛精密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招收机电应用专业的学生47人。现有14个教学班,在校学生802人;在职在岗教职工74人(含4名编内聘用教师),其中专业技术人员66人,工勤技能人员9人。 校园布局合理,教学设施齐全。教学区、生活区相对独立。学校拥有一栋54个教室的教学楼,一栋集教学、办公为一体的综合楼,三栋学生公寓,一个可容纳300人同时就餐的学生食堂。7个实训室:2个服装实训室,3个计算机技术运用实训室,1个播音主持实训室;一个微机教室,两个美术教室,一个音乐教室,一个标准化室内体育训练室,6个实验室(3个国际级标准);一个附属设施完备的标准化的塑胶操场;图书室、电子阅览室、教学仪器按教学需要分类配置;建有校园网,基本实现办公信息化。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不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开展学生文艺汇演、体育竞赛、经典诵读、演讲比赛、作文竞赛、主题班会等,寓德育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学校重视教师的管理与培养。认真抓好教师转型培训工作,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市、省、国家举办的各种技能培训,组织教育教学大练兵、优质课大赛等教研活动,加强与相关学校的经验交流,实施名师工程等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
-
鲁迅美术学院附属中等美术学校鲁迅美术学院附中创建于1953年,是鲁迅美术学院创办的一所中等专业学校。学校与鲁迅美术学院的发展紧密相联,从53年建校至今,已走过了60多年的风雨历程,作为鲁迅美术学院办学体系的一部分,学校始终传承着鲁艺精神,坚持以培养综合素质高、专业技能突出、人文情怀高尚的优秀艺术人才为宗旨。1953至1969年间,学校曾招生11届共800多名学生,这一批学生大多数已成为我国美术界著名的专家和学者,杰出的毕业生有:原鲁迅美术学院院长兼辽宁省美术家协会主席、著名油画家宋惠民先生;北京画院院长、《毛主席去安源》作者、著名油画家刘春华先生;原辽宁画院院长、著名国画家赵华胜先生;原辽宁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辽宁画院副院长、著名油画家吴云华先生;原鲁迅美术学院副院长、著名版画家李福来先生等等。 学校后因“文革”等原因停止了招生,1978曾恢复招生,但仅招收一届30名学生,又因办学条件不足停止了招生。为适应艺术人才培养的需要,经辽宁省教育厅批准,1997年鲁迅美术学院附中重新建立,并于1998年开始面向全国招生。 学校现坐落于大东区望花中街146号,校园占地面积3.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学校实行全封闭寄宿制管理模式。学校拥有较充足的办学空间和完善的配套设施,除教学空间外,还为学生们提供了图书馆、多功能报告厅、计算机中心、美术展厅、餐饮中心、浴池、室内外体育场馆、卫生所、超市等学生学习生活所需空间。学校现有教职工145人,学生1160人。 经过近二十年的积淀,学校已经拥有了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专任教师共有84名,有48名教师拥有研究生学历,16名教师具有高级职称。文化课教师主要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辽宁大学等全国重点院校;专业课教师主要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等全国著名美术专业院校。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学校形成了严谨、求实、创新、奉献的优良教风,并取得了显著的办学成果。 学校以向鲁迅美术学院及全国各高等美术院校输送后备生;向社会输送中等职业美术专门人才为办学目标。学校注重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致力于把学生培养成为事业开阔、专业基础扎实、文化底蕴丰厚,并具有高尚道德情操、鲜明艺术个性和强烈创新意识的新型美术复合人才。 学校重视教学工作,坚持文化课与专业课并重。文化课教学通过推进课程教学改革,注重学生文化素养、创新意识和综合实践能力的提高;专业课教学坚持对学生进行严格而扎实的基本功训练的教学方向,注重对学生准确描绘物象能力和艺术创新能力的培养。 学校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学校坚持每年开展速写大赛、校园风景写生大赛、学生优秀作业展、校外写生实践、课本剧大赛及各项体育比赛等活动,为学生提升素质、展示才华搭建平台。学校十分重视学术交流活动,定期组织专家讲学,曾邀请著名画家陈丹青先生、刘春华先生、鲁迅美术学院名誉院长宋惠民先生、独立制片人温普林先生、意大利佛罗伦萨美术学院教授等国内外百余名专家学者来校讲学,开阔了学生视野,丰富了教学内涵,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二十年来学校成功地举办了“鲁迅美术学院附中师生作品展”、“全国美院附中学生作品巡回展”、“中韩师生作品交流展”等50余场重要展览,相继出版了《美院附中教学探访》、《鲁迅美术学院附中免试生优秀作品选》、《鲁迅美术学院附中教师作品集》、《美术教学训练系列教程》、《风景写生》、《几何形体》等专业书籍30余册,彰显了学校的专业教学成果。 学校在学院党委和上级教育部门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依法办学,办学方向明确,教学管理严格,办学效果突出。2012年以来,毕业生高考本科升学率一直保持在90%左右,2017年达到92%,其中有近60%学生考取了鲁迅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罗马美术学院等国内外重点美术院校。学生的优异高考成绩,彰显了学校较突出的教学和管理水平,为学校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学校现为辽宁省示范中等职业学校。学校现今师资力量、办学规模、办学质量、办学条件和管理水平均居全国同类学校前列。 面向未来,学校将秉承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念,弘扬与时俱进、追求卓越的精神,坚持求改革之真、务发展之实,不断拓展办学思路、提升办学层次、扩大办学规模、增强办学实力,努力创建国内一流美术学校。
-
辽宁芭蕾舞团附属芭蕾舞蹈学校辽宁芭蕾舞团附属芭蕾舞蹈学校始建于1994年,是由沈阳市教育局认定办学资格并颁发毕业证书的七年制中等专业芭蕾舞蹈学校,是国内规模最大的一所采取“以团带校、团校结合”办学模式的专业芭蕾人才培养基地。建校以来,我校为国内外艺术团体输送了大批的芭蕾人才,许多毕业生考入高等院校舞蹈专业继续深造,毕业后从事教育、编导、演艺、艺术理论等工作。 2018年成立青少年芭蕾舞团并先后排演古典芭蕾舞剧《胡桃夹子》和大型芭蕾舞蹈诗《四季》。我们不断学习国际先进的教学理念与经验,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使优秀学生得以在国际比赛和职业需求上具有强大实力。我们学生在国际四大芭蕾舞专业比赛,国家文化部一类大赛中,取得了多个大奖和金奖,实现了奖项的大满贯,是芭蕾专业领域里程碑式的突破,我们的师生成为了在国际上具有影响力的明星团队。
-
辽宁文化艺术学校辽宁文化艺术学校始建于1994年10月,是在李铁刚先生的倡导和著名艺术家李默然先生等老一辈艺术家的关怀下创办的。是一所国家承认的正规中等艺术专业学校。现已发展为具有舞蹈表演、影视表演、音乐(声乐、器乐演奏)、杂技魔术表演4个艺术专业的艺术类中等专业学校。建校多年来,学校一直致力于文化艺术教育和文化艺术传播交流两个领域的发展。在“以艺为本,服务人民”的思想指导下,学校本着“专家治学、专家执教”的办学原则,体现“小规模、高质量”的办学模式,坚持“以专业课教学为中心、以文化课教学为基础”的教学思想,制定并实施了“以质量和特色创名牌、以名牌和质量求发展”的战略目标,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积极探索国内外文化艺术交流与合作的最佳途径,培养出大批高素质的复合型艺术人才,在国内具有良好的信誉,形成了广泛的影响。 “校无大小,教无高下,学无长幼,育无国界”。一切为了孩子,一切为了发现孩子的艺术潜质,一切为了孩子的教育和成长。学校云集了国内外一批优秀的教育家、艺术家,利用自身相对灵活的办学机制和有利的办学条件,树立先进的办学理念,构建独特的办学模式,创出鲜明的办学特色。获得了学生、家长、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我校在中等艺术类学校中相对建校历史较长,具有良好的师资力量和办学经验.近年来,学校规模逐步扩大,教学水平日臻完善,教学管理严格规范,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学校与辽宁电视台、沈阳电视台及相关的艺术团体联合,积极安排学生实习活动,并经常组织学生参加国家、省、市各种艺术赛事,参赛选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尤其在参加“中国文华艺术院校奖”第八届全国“桃李杯”舞蹈比赛中,学校获得两个选送名额,两名学生分别获得全国二等奖和三等奖,单项成绩名列东北各院、校、团之首,名列参赛的中等艺术类院校榜首。学校始终坚持实用性艺术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式注重升学与就业相结合,在升学与就业两方面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成果。最近十年,毕业的学生在升学和就业率上连续创造100%。学生分别考入北京舞蹈学院、北京电影学院、北京民族大学、沈阳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天津音乐学院等高等学府;另有部分学生就业于全总文工团、总政歌舞团、煤矿歌舞团、铁路文工团、大连歌舞团、辽宁歌舞团等知名文艺团体。说明学校培养的学生能够适应社会需求,具有稳定的分配和发展空间,也为文化艺术的发展和艺术人才的培养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
辽宁人民艺术剧院附属艺术学校辽宁人民艺术剧院附属艺术学校(代码3621000152)创建于1994年,是经教育局批准开设的全日制艺术类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毕业后由教育局颁发中等职业学校毕业证书。 辽宁人民艺术剧院附属艺术学校坐落在辽宁省艺术中心院内,学校占地12512平方米。依托辽宁省文化演艺集团(辽宁省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分支机构辽宁人民艺术剧院,具有得天独厚的艺术氛围和我省最高水准艺术专业教育。学校秉承着“艺术造人,艺术育人”的建校精神和社会责任,通过教学深入化、授课系统化、专业知识体系化,构建了极具针对性、创新性的教学模式。 我校整合院团优秀教育资源,将系统的专业技能教学、科学的文化知识教育、精神文明建设三大方面的培养作为我校的教育培养方针。通过高质量的专家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以院带校的特色,建校以来,凭借我院每年近百场演出优势,最直接的为我校学生提供国家级的演出实践平台及国内外参赛机会,并在大赛中摘金夺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我校教师教授的学生考入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上海戏剧学院、北京舞蹈学院、沈阳音乐学院、辽宁大学艺术学院等专业艺术院校。我校与沈阳音乐学院、辽宁大学艺术学院签署了战略发展合作协议,在教学领域、师资共享、资源共享、交流实践等方面进行合作,与中国驻意大利语言办公室签署的留学协议内有多所意大利名校。与墨西拿音乐学院、意大利卢卡音乐学院、匈牙利李斯特音乐学院等国内外知名艺术类大学合作,为国内外专业艺术院校和团体输送高质量的艺术人才,扩大了我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影响力,为我省乃至我国的艺术教育事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