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信息
缙云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缙云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立人尚鼎

  • 中等专业学校
  • 国家级重点学校

官方地址: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校场路3号

官方网址:http://www.jyzyzz.com/

官方电话:0578-3143557

官方邮箱:--

占地面积:257亩

建校时间:1983年

待认领
学校荣誉
  • 浙江省卫生先进单位
  • 浙江省绿色学校
  • 省一级中等职业学校
  • 省技工人才输送基地
  • 省机电类公共实训基地
学校简介

浙江省缙云县职业中专创办于1983年,建校30多年来,学校领导班子带领全校师生员工,自费兴校,不断开拓,在百亩荒沙滩上,初步建成了现代化的综合性农村职业学校。学校先后被评为国家级重点职业技术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浙江省中职名校。 一,“鼎文化”引领,办学实力优渥 文化治校彰显名校风范。学校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以“立人尚鼎”为校训,以“鼎文化”为核心,坚持“立人至善立业至精”的办学理念和“文化管人制度理事”为管理理念,致力成为“两山理论实践者,乡村振兴开拓者,职业技能传承者,创业创新孵化者,特色文化推广者”。 基础条件夯实迈向一流。学校办学基础夯实,校园总占地面积171155.4㎡,校舍建筑面积70827.2㎡,建有1361.2㎡的图书馆,内设多媒体电子阅览室,藏书达115.5万册(其中电子图书100万册)。学校建设符合浙江省一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评定标准,校园内建筑,场地和设施符合国家建设和安全标准。 产教融合独创“缙职范式”。学校借助校企校(学校,企业与电大)的合作联盟,组建了校企校“鼎匠传承人班”,根据中职,大专两个阶段教学,共同探索了“2+2.5”学分制培养模式(也即“农村中职—电大直通车”连续培养模式)计划,形成“学生——学徒——员工”的进阶式成长路径。共同制订《“鼎匠传承人班”现代学徒制实施方案》《“鼎匠传承人班”现代学徒教学管理制度》,共同编制《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任务书》,在试点专业进行招生。2014年,学校缙云县特色装备产学研联合体被评为省级产学研联合体,中国教育报,浙江教育报等多家媒体报道我校《构建校企校“鼎匠传承人班”探索“2+2.5”学分制培养模式》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创新经验。 实验实训设备先进。有1个国家级示范专业,3个省级示范专业,电子技术应用,1个省级骨干专业,1个国家级示范实训基地,1个浙江省综合性公共实训基地,2个浙江省级实训基地。学校配置83个实训室,生均仪器设备值达1.1万元,能完成教学计划所规定开设的全部实验实习,实训课开出率达100%,学生4级职业资格证书考取率为91.7%。 “鼎甲”师资实力雄厚。以“鼎甲”干部为引领,学校领导班子及干部队伍结构合理,党风廉政示范区域;以“鼎甲”名师为引领,落实教师培养规划,组织各类培训等途径,学校“名师引领,骨干支撑,双师主体,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基本形成,教师团队素质良好,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现有各类名师和技能大师23人,2018年度,学校教师有28人次市级以上技能大赛获奖,64人次市级以上教育教学获奖,获奖教师人数达37%。 二,“共同体”创新,育人品质彰显 近年来,学校大胆实践,勇于创新,以名校创建为契机,以内涵特色发展为主线,通过三大“共同体”的创新实践,有效提高了育人品质。 创新“校企合作共同体”。学校与浙江天喜厨电股份有限公司共建的“智能电工学园”申报省级校企合作共同体项目。“智能电工学园”集理论教学区,实践教学区,研发创新区,产品展示区,文化体验区,培训拓展区等为一体。校企共同创设“工学交替,六段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在此背景下,学校聚焦教育教学改革,以“选择即尊重,选择即责任”为原则设计选择机制,深化“一体四能六段”课改,建立了立足地域特色和学校专业特色,基于模块化教学构建了“专业+特色”的选择性课程体系,目前,学校已经完成四大重点专业的“专业+特色”选择性课程体系设置,通过现代学徒制,理实一体化教学,“271”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模块化项目式教学,互换式工学结合等多种措施提升学生技能水平,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研学共同体”。学校发挥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资源和名师资源优势,初步形成了“产教融合→项目生成→课堂呈现”的“产服务教”运行模式。一年来,学校成功签约了缙云县同欣电子厂,郑州昌原电子等4家代表性企业,组建了“元器件组”,“电路设计装配组”,“编程组”,“项目测试组”,“遴选项目组”等5个师生产学研小组,共同开展产学研项目研发。一年来,完成了电动车LCD模组,摩托车仪表,小区智能充电站3项产学研项目技术开发。 得益于此,学校教科研成果丰硕。近三年,在国家级期刊发表论文66篇。学校有241篇论文在县级获奖,有70篇论文在市级获奖,有170篇论文在省级获奖。2018年度,11个市级以上课题立项,其中重点课题3个。学校课题有65获县级奖项,22个课题获市级奖项,15个课题获省级奖项。 创新“校村振兴共同体”。为实现“美丽乡村”建设,践行“乡村振兴”战略,学校在原有“乡村振兴讲习所”的基础上升级“校村振兴共同体”,打造了“乡贤学校”,极组织学生走进乡村,在挖掘和传承缙云优秀民间技艺。围绕“缙云烧饼”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构建了“烧饼+”地域主题文化课程群,并面向社会免费开设烧饼职业技能培训班。 三,“全面化”发展,人才培养“双高” 探索核心素养校本化,助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通过“实践”为特征的“行为德育”,升级“‘六空’→‘六实’→素养”管理教育模式,形成围绕“卫生,礼仪,健康,节约,职业”习惯的“五养”行为德育体系。学生专业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在省部级职业技能大赛,文明风采大赛和创业创新大赛等比赛中共获奖228人次。 践行双创教育实体化,服务学生终身发展。2018年度,学校有328位学生升学,有117人次参加中职——电大直通车大专文凭学习;选择就业的学生中就业率为99.8%,专业对口率为90.9%,实现了“高质量就业”和“高质量升学”的“双高”目标。围绕培养目标,学校在剖析创业教育的特殊性的基础上,借鉴高职院校创业学校的建设经验,引入校友,合作企业等多方社会资源,构建“缙商学园”,完成创业教育从“分散式”到“集合式”的转型。 四,“共享型”办学,社会贡献突出 主动作为,赢得社会口碑。学校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为区域经济提供技术服务,培训服务。2018年对外开展的生产,咨询,技术服务项目22个,申报企业专利19个;完成对学校毕业生共300余人的SYB创业培训,完成各类培训项目总人次达8413人次,达在校生规模的2.5倍。同时,学校充分发挥示范校引领作用,2018年承办省级教研活动1次,接受22批次兄弟学校来访。 对口帮扶,助推西部学校发展。学校与新疆阿克苏新和县职业技术学校,四川省南江县小河职业中学签订结对帮扶协议,与舟山职业技术学校签订“山海”协作联合办学。2014年4月,新疆阿克苏地区技工学校香永佳,任春红两位教师来我校挂职学习。2015年8月,选派骨干教师赴新疆支教1.5年。2018年8月选派教师赴南江职业中学挂职交流一年,同时成立浙川西部扶贫协作职教合作班,20名学生来校学习交流两个月。通过这些交流活动,展示了学校创新育人模式,增强了区域影响力,充分发挥了引领,骨干和辐射作用。 五,“践行者”定位,职教理念领先 2016年,舒伟红荣获首届浙江省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教师奖”,学校以此为契机,通过举办事迹报告会,职教研讨会等形式的活动积极传承和弘扬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践行“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的宗旨,秉承“双手万能手脑并用”,“敬业乐群”的教育理念,在对学生实施专业技术教育的同时,将学生素质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六,“鼎治”校园和谐美好 学校优化“三服务七指导”中心建设,行政处室实现了从基础管理到研究指导的职能转变。实行校级,中层扁平化管理,形成决策层(校长室),服务层(各职能处室),执行层(教职工)三个层面组成的学校管理决策运行机制,以制度建设和组织建设“两旋”为驱动,以制度化,精细化,规范化“三化”为目标,构建“三和鼎立,三化合一”的内部治理体制,管理科学,团结协作,发展和谐。近五年学校未发生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和群体性事件,多次被授予缙云县平安校园荣誉称号。2015年学校被确定为丽水市“法人治理”结构试点学校。 今后,学校将继续努力践行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始终坚持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对接产业创品牌,励精图治育英才,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未来发展之路。

开设专业
  • 类别

    专业

  • 机械设计制造类(学制3~4年)

    数控技术应用

  • 机电设备类(学制3~4年)

    智能设备运行与维护

  • 电子信息类(学制3年)

    电子技术应用

  • 电子商务类(学制3~4年)

    电子商务

  • 旅游类

    旅游服务与管理

  • 纺织服装类(学制3年)

    服装设计与工艺

学校相册
参考资料

1、缙云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官方网站

申明:所有学校信息来源于网上公开信息,或参考、摘录自学校官方网站,或用户上传;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信息侵权、更新、纠错请联系QQ:576228830处理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