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份:
城市:
专业分类:
特色:
-
四川省工业贸易学校四川省粮食学校(又名“四川省工业贸易学校”),学校占地150多亩,座落于西部文化经济中心成都市三环内,毗邻成都熊猫基地及佛教圣地昭觉寺。校园环境优美、文化氛围浓厚,是莘莘学子求知的圣殿,成才的摇篮。 学校现有在籍学生3000余人。教职工300余人,其中,副高职称46人,中级职称50人,“双师型”教师60人,师资力量雄厚,获部级科研成果奖15项,获省级科研成果奖21项,国家专利6项,学校拥有教学实习、实训基地15个实验实习车间20余个,建有校现代化的网络室、电子阅览室、多媒体教室、语音室、半路电视系统等现代教育技术设备,图书馆藏书15万余册,光盘库藏书50余万册,各种期刊杂志250余种。 学校执行严格的管理制度,采取封闭式半军事化管理,使学生增强纪律意识和自我约束能力。严格执行纪律管理和人文关怀并举,学生的学习、纪律、生活都随时有专人管理和关心。同时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兴趣爱好开设第二课堂,组建有篮球队、礼仪队、舞蹈队、文学社、书法兴趣小组、计算机兴趣小组等。学校重视学生生活娱乐设施建设,学生宿舍宽敞明亮,每个寝室均自带卫生间、生活柜、书桌,实行公寓式管理,学生食堂干净整洁,为学生提供可口的饭菜与舒适的环境,学校建有足球场、排球场、羽毛球场、风雨篮球场等,学生课余生活和社团活动丰富多彩。 学校注重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专业技能、创业能力及全面素质的培养,各专业的教学面向职业群,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跨岗位能力,以适应社会的需求,鲜明地突出了职业定向性、能力本位性、社会适应性、素质综合性的特色。通过在校对学生动手能力的严格训练,学生毕业时都能取得技能资格证。 学校治学严谨,办学理念先进,强化初衷注重教学的实用性,毕业学生广泛受社会用人单位欢迎。 我们热忱邀请考生及家长来我校参观和考察,热忱欢迎毕业生报读我校三年制中专、五年一贯制高职、高考升学班、3+2大学专科班。
-
四川省旅游学校四川省旅游学校是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一所全日制中等职业学校,系行业举办的省属公办学校,隶属于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学校成立于1979年3月,校址在成都市郫县唐昌镇,1989年迁至成都市武侯区火车南站西路,2014年8月整体搬迁到成都市双流区黄龙溪古镇。学校于1991年5月2日被原四川省旅游局批准为四川省旅游业岗位培训中心,是全国旅游扶贫培训基地、全国旅游饭店部门经理定点培训基地、中央财政支持的旅游专业实训基地,教育部景区服务与管理专业、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专业标准制定单位。学校还是中国旅游协会教育分会副会长单位,四川省旅游协会副会长及旅游教育分会会长单位,全国旅游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旅游服务与管理专委会主任单位,四川省职教共同体会员单位。 学校现有两个校区,分别是成都市火车南站校区和黄龙溪校区,校园面积308.6亩,已建成校舍面积近8万平方米,教学设施完善,配套保障齐备。黄龙溪校区毗邻成都著名的4A景区黄龙溪古镇,校园环境优美,风景如画,2016年被评为四川“最美职校”第一名。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教师中拥有硕士生导师1人、教授3人,博士2人,下设教学机构4系2院1部,酒店与航空旅游系、旅游管理系、旅游建筑系、旅游艺术系、美食学院、巴蜀武术养生学院和升学部。学校已开办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航空服务、建筑工程施工、中餐烹饪、西餐烹饪、会计事务、商务英语、艺术设计与制作、动漫与游戏设计、数字媒体技术应用、茶艺与茶营销、休闲体育服务与管理、康养休闲旅游服务和旅游服务与管理14个专业。学校科研实力强大,建有中国夏布画研究院、深度拓展规划设计研究院、藏区旅游发展研究中心、四川省彝区旅游发展研究中心、川菜研究开发中心、西部旅游产业拓展中心、四川省旅游书画院、四川省年画艺术研究院、写生中国成都分部、四川研学旅行研究院、海峡两岸民宿与乡村旅游发展研究院等研究机构,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1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1项、市区级科研项目20余项。在全国旅游院校职业技能大赛中,学校连续三年夺得团体第-名,为四川争光添彩,获得省领导高度称赞。 建校40余年来,学校紧紧围绕市场需求,以为企业培养高素质、实用性人才为目标,向四川乃至全国输送了4万多名旅游专业毕业生,培训了6万余名旅游从业人员。他们在各旅游景区、旅行社、宾馆饭店、旅游院校、旅游管理部门,健身康养行业、广告传媒行业等不同岗位上发挥才 智,成为四川旅游行业的骨干力量。 作为全国最早建立的旅游类中等专业学校之一,学校是四川乃至全国旅游人才培养的摇篮和标杆,被誉为“四川旅游行业的黄埔军校”。
-
四川省成都市青苏职业中专学校四川省成都市青苏职业中专学校,始建1968年,是四川省首批公办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四川省现代学徒制试点学校,国家法制教育先进学校。学校专业建设上以“内涵上做实、品质上做精、标准上做优、影响上做强”为目标,整合原有六大专业,建设有三大专业集群:教育与艺术专业集群、现代商务专业集群、社会云服务专业集群。学前教育、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数字媒体三大专业为市级示范重点专业,教学成果省市知名。学校还与伊藤洋华堂、金苹果教育集团、壳牌集团等100多家著名品牌企业结成联盟,共建校外实训基地。 学校师资雄厚,高级教师39人,区以上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名师、优秀教师68人,注册会计师、高级调酒师等“双师型”教师82人。 学校在成都市中职学校中率先开办国际教育,与新加坡智源管理学院、美国肯塔基州路易维尔友城杰弗逊社区学院、澳洲詹姆斯库克大学(新加坡校区)、日本吉备国际大学、中日本汽车学院等国际院校开展了多种形式的联合办学。还与一批国际国内知名企业、院校开展广泛合作,为学生发展构建就业?升学?留学?创业的成才立交桥。 近三年来,毕业生就业率达98.8%,进入规模以上企业学生占就业数56.4%,进入世界500强企业就业学生占就业数20%以上。
-
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友爱职业技术学校1982年开办全县第一个职业高中班(农化酿造班),1985年11月14日经成都市教委命名为四川省郫县友爱职业中学,2003年10月14日与郫县职业中学合并,更名为四川省郫县友爱职业技术学校。 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友爱职业技术学校为“国家级重点职中”、“四川省校风示范校”、“四川省职教先进集体”和“四川省文明单位”,是一所以培养中级技术人才为己任的公办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被誉为“农村职教的一面旗帜。学校现为一校两区,一体化管理。友爱校区地处西汉大儒扬雄故里的郫县友爱镇,坐落于中国农家旅游发源地的友爱农科村;安德校区位于四川省示范镇——郫县安德镇中国川菜产业化园区内,紧靠317国道——老成灌路南侧路边,背靠成灌高速公路,成青快铁从对面经过,并与成都市现代工业港、成都市高新西区紧邻。
-
四川省志翔职业技术学校四川省民政干部学校(四川省志翔职业技术学校)是经四川省教育厅批准,由四川省民政厅直属管理的国家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学校始建于1985年,2008年,正式挂牌成立四川省志翔职业技术学校。2015年,经省政府批准,学校从成都市金牛区整体搬迁到成都市双流区东升街道。 学校新校区紧邻8500亩的双流白河湿地公园和多个主题公园,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毗邻。校区占地面积150亩,校园环境优美,功能齐全。学校建有图书馆、教学楼、实训中心、电梯公寓、多功能餐厅、体育馆、400米标准运动场、标准足球场、篮球场、羽毛球场和露天游泳池等。图书馆藏书26万余册,实训中心配置有康复护理、社会工作、幼儿保育、琴房、练功房、3D旅游导视、酒店服务、美术手工、西餐烹饪、无人机等实训场所和新能源汽车实训基地,公寓楼设有560间标准房和38间残疾学生用房,全部教室配套了现代化多媒体教学设备,现代教育技术中心配有6间微机室、3间智慧教室和多个电子阅览室。 近年来,学校立足民政、面向社会,实行开放式办学战略,先后与多家企事业单位、行业机构建立“合作研发、合作育人、合作就业”人才培养机制。一是在民政专业上加强和市、县两级民政事业单位的校企合作,先后在省内民政行业企事业单位建立了学生实习基地。二是立足全省“双七双五”产业发展需求,和深圳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达成学生顶岗实习合作方案,与深圳风向标达成新能源汽车专业合作方案;与军民融合企业星光科技联合开发了民政服务与管理(无人机救灾应用)专业。与成都蜀源厨艺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开展西餐烹饪专业校企合作。与成都银河云瑞酒店联合,挂牌设立了“旅游业人才培养基地”,开设了“成都银河云瑞酒店管理定制班”。三是加大与高等职业院校的专业合作。学校是全国民政行业专业指导委员成员单位,与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等3所民政院校有深入发展的专业合作和师资合作;在省内,学校先后与乐山师范学院、四川文理学院、四川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城市管理职业学院签订了人才培养合作方案。 学校始终把毕业学生的就业工作作为立校之本、重中之重。近年来,学校毕业生的一次性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7%以上,毕业生分别被多所高校录取,录取率达99%。学校学生在全国民政行业技能大赛中表现突出,2017年,在成都市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技能大赛”中,我校2名同学获市级奖,其中二等奖1人,三等奖1人。2018年,组织学生参加“第九届全国职业院校民政职业技能大赛”,4人获得省部级奖,其中一等奖1人、三等奖3人。2019年,组织学生参加“第十届全国职业院校民政职业技能大赛”中,5人获得省部级奖项,其中一等奖1人、二等奖1人、三等奖3人;在“第十一届全国旅游院校服务技能大赛”中,学生获得省部级奖项3人,其中三等奖1人,优胜奖2人;在“全国中职会计技能百强邀请赛”中,学生获得省部级奖项3人,其中三等奖3人。2019年国家首次设立“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奖学金”,由中央财政出资设立,用于奖励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学校)中特别优秀的全日制学生。每学年评审一次,奖励标准为每生每年6000元。根据办法,我校在2019年评选出2名优秀学生获奖,在2020年评选出3名优秀学生获奖。学校学生毕业后,能很快融入到新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活跃在社会的各条战线上,工作表现优异,学习奋发向上,受到用人单位和高校的一致好评和充分肯定。 学校坚持以“立足民政、突出特色、扶弱帮困、服务社会”为办学宗旨,认真践行“修德、强技、感恩、奋进”的校训,努力打造“感恩校园”、“品牌校园”、“文明校园”,大力推进“民生民政、创新民政、智慧民政、法制民政、文化民政”建设。 立志成才,展翅飞翔。
-
成都石化工业学校成都石化工业学校位于成都北部素有“天府金盆”“牡丹之乡”美誉的彭州市,是彭州市唯一的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学校创建于1969年,1984年创办职业教育,2003年被批准为四川省重点中职学校,2018年入选首批四川省示范中等职业学校建设单位,是四川省内唯一以石化类为龙头的中等职业学校。 学校设南北两个校区,实行“校区负责•专业科管理”的管理模式,办学成绩得到国家农村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示范县评审组专家的高度肯定。学校先后获得全国职业教育管理创新学校、中国化工教育协会理事单位、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国家级化工技能鉴定实训基地、石化行业职业教育与培训全国示范性实训基地、四川省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四川省巾帼建功先进集体、四川省民族地区“9+3”免费教育计划工作先进集体、四川省中学生(中职生)志愿服务示范学校、成都市党建标准化建设示范学校、成都市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成都市第二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学校、成都市校(园)长发展基地学校、成都市第三批特色职业院校建设单位、成都市依法治校示范校、成都市家庭教育示范校、成都市文明校园、成都市心理健康示范学校、成都市首批劳动教育试点学校、成都市创新创业示范校、成都市校务公开A级达标单位、成都市“职工书屋”示范点、成都市教育科研先进单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化工职业教育产教协同发展联盟理事单位等国家、省市荣誉。 学校占地200余亩,在册学生近5000人,教职工380名,具有中、高级技术职称的教师占87.3%,“双师型”教师152人,其中研究生29人,彭州市特级教师6名,“彭州工匠”7名,办学规模居成都市中职学校前列。学校设有12个专业,建有大型实训中心11个,各类专业实训室72个,校园网全覆盖,数字化校园管理平台已初步投入使用。北校区开设化学工艺、分析检验技术、计算机应用、幼儿保育等4个专业;南校区开设电子技术应用、机械加工技术、数控技术运用、汽车运用与维修、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服装制作与营销、建筑工程施工、会计事务等8个专业,配置了总值10124万元的实训设备。
-
成都市现代职业技术学校成都市现代职业技术学校(原成都市女子职业中学)是国家公办中等职业学校,隶属于成都市锦江区,目前分设成龙和双桂两个校区。学校占地约90亩,校舍31000平方米,图书6万余册,配有专业实训室40余间。现设有美发美容与形象设计、学前教育、旅游服务与管理和计算机应用四个专业部。 学校有一支“敬业 厚生 精业 求实”的教师队伍。现有在校学生1500余名,教职工150人。其中双师型教师77人,成都市正高级教师1名、成都市特级教师2名、成都市学科带头人1名、锦江区特级教师2名,省、市、区优秀教师、优秀共产党员50余名。 学校是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四川省重点职业中学、全国青少年道德培养实验基地、四川省内务管理示范校、成都市校风示范校、成都市文明单位、成都市国际化窗口学校。学校一直坚持“德业并进、知行合一”的校训,“厚德 重能 尚美 创新”的校风,“爱生 善教 精业 求真”的教风,“勤奋 自信 乐学 强技”的学风,秉承“适性扬才、潜力未来”的办学理念,“德艺宽厚 学能精进”的育人目标,并以“立德成人 精艺成事 创新成业”的学校精神浸润师生,努力培养造就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格公民和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实现“学生成长 教师成功 学校领先”的办学目标。
-
成都市温江区燎原职业技术学校成都市温江区燎原职业技术学校始建于1985年,是全国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先进单位、四川省重点职业中学、全省首批中职生内务管理示范校、成都市教育国际化窗口学校、成都市第三批特色职业院校、成都市艺术教育特色学校,温江区唯一一所区属公办职高。学校拥有了一支结构合理、师资精良、素质高雅的教师队伍,有专任教师247人,其中高级教师58人,双师型教师占比达80%以上。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现有来自全国各地包括台湾、香港的学生近3000人。 学校地处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核心区域,占地面积160亩,建筑面积达7.5万多平方米。学校建设有智慧图书馆、心理咨询中心、微观装备实验室、数码艺术工作室、360互联网创业孵化中心、艺术教育特色实训室及现代服务业实训室等专业实训和硬件设施。由政府投入1.3亿修建的二期工程即将验收并投入使用,建筑环境包括创新创业实训中心、企业标准化实训车间和理实一体化教学实训楼,项目涵盖学校汽车制造与检测、机械加工技术、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计算机及电子技术应用、艺术设计与制作等专业实训室以及“创意、创作、创业”三创空间,将进一步带动各专业硬件设施、装备水平大幅度跃升,使学校基础设施位列西部领先、全国一流行列。 学校办学理念先进、专业齐全,开设有机械加工技术、数控技术应用、汽车制造与检测、园林技术、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电子技术应用、计算机应用、艺术设计与制作、会计事务、幼儿保育等主打专业。在秉承“创新驱动、服务发展、协同育人、多样成才”的办学思路基础上,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密服务区域经济产业发展,围绕“求真、多能、创业、成才”的校训,以内涵发展为抓手,不断完善“7S”管理模式,培育出“校以育人为本,师以敬业为乐,生以成才为志”的良好风貌。学校进一步抓实升学教育、扎实技能培养、做实技能大赛,围绕“圆每一位学子大学梦”的燎原新目标,通过深化普职互通实验班、开设职教高考升学班、深推五年制高职大专和中外合作办学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多渠道升学方式,升学率逐年攀高。同时,强化学生专业技能,不断培养满足现代企业文化需求,具备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逐步探索实现文化建设对专业建设的引领、文化建设与专业建设的有机融合,提升学生社会竞争力,成为了一批又一批职教学子向往的中等职业教育殿堂。塑工匠之魂,育技能之才,圆大学之梦,已成为燎原创新发展的全新写照。
-
沈阳市致爱学校沈阳市致爱学校为沈阳市苏家屯区唯一一所全日制特殊教育学校,始建于1958年,原名“苏家屯区聋哑学校”。1998年开始招收弱智儿童入学,更名为“沈阳市苏家屯区特殊教育学校”。2016年9月,彻底转型为专门招收智障儿童入学的培智学校,并正式更名为沈阳市致爱学校。2019年7月学校整体迁入位于沈阳市苏家屯区报春街97号的新址,现学校占地面积21000平方米,有东西两侧近8000平的教学楼,固定资产约2480万元。学校隶属于苏家屯区教育局,是一所集义务教育、中等职业教育于一体的十二年一贯制的综合性培智学校,共12个教学班,学生类型为智力障碍、脑瘫、自闭症、多重残疾等。 智力障碍学生相对普通学生来说属于弱势群体,发展智障学生职业教育,直接关心到他们未来的社会生活,对帮助他们融入主流社会意义重大。学校一直秉承“把爱播进每一个孩子心田”的办学理念,为学生提供公平、优质的教育。2016年,学校开设培智中职班,从弱智儿童身体和智力特点的实际情况出发,开设现代家政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围绕培养劳动习惯、掌握家务劳动过程、形成初步劳动技能等职前劳动的知识和技能等方面,进行教育教学和训练,为学生将来适应社会生活、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打好基础。2021年,学校先后创建了烹饪、烘焙、陶艺、洗衣等四个专业教室,用于补充家政服务的课程,提供实训场所,在学中做,在做中学,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
-
长春市特殊教育学校长春市特殊教育学校成立于1936年,是长春市内唯一一所招收听障学生的公办特殊教育学校。学校坐落于长春市净月经济开发区彩云街666号,下设学前康复部、九年义务教育部、高中部、职业部,学生可住宿并享受国家一切相关减免和惠民政策。 学校占地面积1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设有食堂、宿舍、体育馆及测听室、语训室、音乐治疗室、沙盘游戏室等多个专业教室,校园环境优美,教学设备先进,生活设施齐全。学校现有教职工110人,听障及多重障碍学生190人。教师队伍中有全国优秀教师1人、省特级教师2人、省学科带头人3人、省科研名师1人、省国培专家库成员2人、省学科骨干教师2人,市骨干教师10人;双师型教师8人,心理咨询师5人,助听器验配师2人、孤独症儿童康复师13人、听力语言康复师8人。 多年来,学校从满足残疾学生终身发展需求出发,秉承“平等、温暖、感恩、自强”的办学理念,以“创办让家长放心、人民满意的全国一流特殊教育学校”为目标,不断提升管理和服务内涵,取得了丰硕的办学成果,被评为全国特殊教育信息技术实验校、全国首批“医教结合”实验校、全国特殊教育先进单位。 学前康复部主要招收1至7岁听障儿童,是长春市聋儿听力语言康复中心,承担国家“七彩梦”贫困聋儿助听器救助项目的申报及定点验配、康复工作,聋儿在园期间餐点、测听、评估、训练等全部免费,康复效果受到广泛赞誉。 义务教育阶段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为重点,通过实施分层次教学,强化体育大课间、艺术小课间等活动,培养了聋生良好的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学生多次在体育、艺术、信息技术等方面获得国家级奖项。 高中阶段以满足学生求学需求为宗旨,帮助学生考取残疾人大学,目前已连续8年在聋人单招单考中升学率达到100%。 职业教育开设美术和计算机应用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就业率连年达到100%。 在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怀下,在社会有识之士的关爱下,几代特教人艰苦奋斗,开拓进取,在信息技术、医教结合、素质教育、职业教育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办学成果,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未来,长春市特殊教育学校将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调整办学思路,以服务全纳教育为方向,以优化职业教育为重点,全面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将学校打造成一所面向全国、辐射全省、引领全市发展的,以聋教育为主体的特殊教育资源中心、科研指导中心和专业教师培训基地,为特殊教育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
四平市聋哑学校四平市聋哑学校是一所全日制聋哑学校。学校已经新建一座五层教学大楼并已全面投入使用,共有11个教学班。学校现有在岗教职员工48人,其中研究生学历1人,本科学历41人,专科学历5人,中专学历1人,省级优秀教师2人,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为100%。 学校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认真贯彻落实《中国教育与改革发展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等有关教育法律、法规,制定了学校发展近期目标:争取在2025年,将我校建成地区范围内的知名特教学校。制定了《四平市聋哑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并分步实施。严格按照教育局要求的课程设置排课,上课,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课内外活动,严格执行作息时间,严肃工作纪律,做到了办学方向明确,教育思想端正,使学校各项工作有序高效的进行。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坚持“五育”并举,面向全体学生积极推进素质教育。 我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依法治校、依法施教,制定了符合我校实际的办学章程、办学理念,并形成了有自己学校特色的校训、校歌以及严谨的校风、教风、学风 总之,我校通过制度化、系统化、常规化的学校管理,赢得了社会、家长和学生的赞誉。
-
松原市特殊教育学校松原市特殊教育学校创建于一九七八年,是松原市教育局直属的聋儿教育学校。学校占地面积2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134平方米。现有教学班12个(小学8个;初中3个;高中1个),10个年级,学生120人,教职工编制60个。 学校坚持“以德治校,育人为本,办出特色,争创一流”为办学理念,以“高尚的道德修养,良好的社会公德,基本的文化知识,健康的身心素质,独立的生活能力,熟练的劳动技能”为培养目标,以“奉献一颗爱心,付出一片真情,造福残疾儿童”为宗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多年来,我校十分重视教学工作,由于狠抓任课教师的基本功和教师文化水平的提高,所以在任课教师中,荣获省级先进称号的有5人,获市级优秀称号的有8人。在03年全国统一招生考试中,我校的崔燕京、崔英波同学,以优异的成绩被长春大学特教学院艺术设计系录取,填补了我校学生上大学的空白。05年又有一名学生夏雪考入长春大学特教学院艺术设计系。截止2006年我校共有6名学生在长春大学特教学院学习。我们在狠抓文化课学习的同时,开设了裁剪、理发职业教育课,成立了绘画、舞蹈、书法、乒乓球、微机等兴趣小组,让学生在校学有一技之长。
-
齐齐哈尔市特殊教育学校齐齐哈尔市特殊教育学校(原名:齐齐哈尔市聋哑学校)发端于1952年附设于市第三中学的聋哑班。1960年3月正式建校。是一所专门招收聋人的十二年一贯制特殊教育学校。学校集学前康复、小学、初中、职业高中为一体,现有12个教学班,140余名学生。教职工47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19人,国家级骨干教师1人,省市级骨干教师22人,优秀教师31人。学历达标100%,本科以上学历占70%。 学校位于市区中心地带,西邻美丽的劳动湖,绿树成荫,环境优美。学校占地面积7751.70平方米,校园总建筑面积6116㎡。学校拥有200米标准塑胶操场、两栋教学楼、一栋康复楼、一处烹饪专业实训基地。拥有教室45个,20个专业教室。学生宿舍宽敞明亮、整洁舒适,让学生处处感受家的温暖。学校食堂295平方米,可以同时容纳150人就餐。 悠久的历史,积淀了丰厚的底蕴。齐齐哈尔市特殊教育学校获得了黑龙江省甲级特殊教育学校、省特殊教育先进集体,首批省级“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先进学校、省标准化特教学校、市文明单位标兵、教育科研先进集体。1999年作为现场召开了全国特教研讨会;多次承办黑龙江省特殊教育学校、校长培训班暨特殊教育教师百花奖大赛,省西部地区教研活动;2009年被教育部、民政部、中残联授予“全国特殊教育先进单位”光荣称号,2018年荣获全市特殊教育工作先进集体。2010年被教育部、中国残联命名为“全国特殊艺术人才培养基地”。2014被市残联命名为年齐齐哈尔市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基地,2015年成为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优秀生源基地和教学实践基地。2003年国家教育督导团来校检查工作,对学校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建校60余年来,为社会及高等院校输送了大批人才。先后有100多名学生考取了长春大学、北京联合大学、绥化学院、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等高等学府。我校培养的毕业生奔赴祖国各地各行各业,在各自不同的岗位展示着齐齐哈尔市特殊教育学校的“育残成才”的办学理念,伴随了学校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