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份:
专业分类:
特色:
-
武汉市建设学校武汉市建设学校成立于1979年12月,原名武汉市民用建筑学校,校址武昌洪山宝通寺,隶属武汉市房地局。1986年2月,武汉市住宅建设总公司党校合到武汉市民用建筑学校,学校整体搬迁到汉阳二桥东村66号,隶属武汉市住宅建设总公司。1991年9月,三校合并。2002年6月,更改校名。由原“武汉市城乡建设学校”更改为“武汉市建设学校”。 现学校占地面积57533.81平方米,其中主校区占地面积为41693.81平方米,实训基地占地面积为15840平方米。拥有教学设备总值665万元,图书馆藏书12.28万册。校园布局井然、结构合理、设施齐全、环境幽静。 现有教职工96人,其中其中高级职称39人,中级职称26人;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7人,本科学历79人;市职教名师1人、市级学科带头人3人、市级优秀青年教师6人;“双师型”教师36人,专任教师中“双师型”教师达53.7%。 经过37年的历程,学校现是一所国家级重点、省级示范中等职业学校,是建设部、教育部共同认定的武汉地区唯一的全国建设行业技能型紧缺人才示范性培养培训基地,建设部认定的二级培训资质。曾经连续6年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先后与华科大联办高职,与湖北城建学院、武职院、湖北水利水电职院合作“3+2”。 目前开设有5个专业,其中建筑工程、市政工程、工程造价为省级重点专业,建筑装饰为市级重点专业。建有施工、市政、装饰职业教育实训基地,钢筋、模板加工实习车间,脚手架、砌筑实训现场,计算机中心以及电工电子实训室。在上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学校按照“立足中专、发展成教、兼顾培训”的办学方向,坚持“务实、重能、创新、成人”的办学理念,遵循“宽基础、强技能、善创新、高素质”的原则,通过毕业生跟踪调查、人才需求分析、职业岗位分析、专业及课程改革座谈会等形式,及时调整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各专业严格、科学的实施性教学计划,强调实训教学与理论教学、专业培养目标、学生具体情况的三结合,做到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学习技能的自主性,提高实训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促进招生、就业、培训同步增长,为武汉市城市圈区域经济发展,特别是本地区建筑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37年来,近2万名毕业生像新鲜血液样被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建设行业的每一个领域被誉为行业的“输血泵”。37年来,培训的近7万名建设类从业人员为建设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增添了不可估量的动力,被誉为企业的“加油站”。
-
武汉市供销商业学校武汉市供销商业学校直属武汉市教育局,始建于1964年,是一所以培养现代商业人才的全日制国家级重点中专学校,湖北省中等职业教育示范性学校。学校获评全国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全国职业院校学生管理50强,武汉市文明单位,武汉市群众满意学校。 学校坐落于南湖之滨,以其浓郁的治学氛围和便捷畅通的交通优势成为培育新时代商贸服务人才的摇篮。学校已通过国际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开设有物流服务与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会计电算化、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美术设计与制作、舞蹈表演及计算机应用等专业,为社会培养各类应用型技术人才和商贸服务人才。为适应当下人才发展需求,我校所有专业均有升学和就业两个方向。 学校在校学生两千余人,专任教师108人,其中中高级讲师占70%。学校办学条件优越,建有现代化教学大楼、实训大楼、学生公寓、图书馆等,配有高标准智慧教室、专业模拟实训室、动漫专业绘图室、形体训练室及校园网,还有各类运动设施场地。 学校实行多证制、奖学金制、励志奖学金制和贫困生助学金制(每人每学年资助2000元)。我校被武汉市教育局纳入中职生免费就读学校之列。合格毕业生可参加普通高校招收中职毕业生技能高考。学校各专业均已成功申报“1+X”证书试点项目,“1+x”证书通过率就高达90%以上。我校联合多所高校,优势互补,开展3+2中高职一体化衔接,同时学校坚持校企衔接,与名优企业合作,实行订单培养,共育技能型人才。 “读供销商校,升学就业有依靠”已经深入人心,成为社会公众对学校的一致认可。在学校大批优秀教师、学科带头人的带领下,专业建设取得优异成绩。物流服务与管理成为全省唯一集“省品牌专业、省重点专业、省示范实训中心”一体的专业,市场营销获评省品牌专业、省重点专业,连锁经营管理专业获评省重点专业,电算化会计等6个专业获评武汉市重点专业。“学校自信、专业自信、师生自信”,学校连续多年获得全市教育系统绩效管理先进单位、党建先进单位、综合治理先进单位,连续8年获评武汉市文明单位,2010年荣获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先进集体,2014年获评武汉市群众满意学校,2016年获评全市职工职业道德标兵单位,并配授武汉市五一劳动奖状,2017年获市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2019年获评全国职业院校学生管理50强等光荣称号。
-
武汉市旅游学校武汉市旅游学校是我市最早开办、也是唯一一所由教育局公办的旅游类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省级示范中职学校、武汉市特色学校。近年来,学校积极推进专业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稳步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建设工作,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学校围绕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在重视技能训练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鉴美能力。“三种语言+一种职业技能”是我校学生的必备技能,“人人讲究礼仪、处处体现服务”是我校学生的良好精神风貌。 学校立足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按照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需要和成长需求,制定了3+2班、技能高考班、国际交流班、中专就业班(现代学徒制)等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建立了一大批稳定且优质的校企合作基地,形成了“升学有捷径,就业有门路”的办学优势,其严格的教育教学标准让我校享誉江城。
-
武汉市新洲高级职业中学武汉市新洲高级职业中学创建于1958年,1988年开办职业教育。学校占地面积245亩,建筑面积73240㎡,校内实训基地6个,总面积14231㎡,校外实训基地11个,学校固定资产总值5935.87万元。 学校2010年通过ISO9001:2008质量管理认证,是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中华职教社社员学校、全国27所中职学校教学诊改试点校、省农村职教学会理事学校、全区职教中心和社区教育总校。 学校坚持“走特色兴校之路,务科技兴农之实,育创业兴乡之人”,确定了“一年级重基础,二年级强技能,三年级优出口”的人才培养思路,实施“育人与育才并举、文化与技能并重、长训与短训并行、就业与升学并进”的教育举措,形成了“升学有望、出国有门、就业有术、创业有道”的办学品牌。学校“围绕市场办专业,产学结合促就业”,通过广泛的市场需求调研和专业建设论证,确定了“确保农学发展优势,制造服务两翼齐飞”的思路,及时调整专业设置,现开办有11个专业,覆盖一、二、三产业。目前拥有省级重点以上专业4个,其中果蔬专业为省级特色品牌专业,建工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机电、计算机、会计为省级重点专业,牧医为市级重点专业。牧医实训基地被确定为省重点建设基地。现代都市农业、现代建工、现代制造高水平实训实习基地均已建成。
-
武汉市第一职业教育中心武汉市第一职业教育中心创建于1983年,是首批国家级重点职业高中,湖北省示范中等职业学校和湖北省依法治校示范校、湖北省法治建设示范学校。学校先后荣获省“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先进单位”、省“3+2”中高职衔接试点学校、市“职业教育先进集体”、市“和谐校园合格学校”、市“文明单位”、市“五一劳动奖状”、市教育科研“五十强”、市“三八红旗集体”、市“群众满意学校”、市资助工作先进单位、市绿化模范单位、“首批武汉市现代学徒制试点示范学校”、“武汉市首届市级国际理解教育示范校”、“硚口区名校”、“向高校输送人才特殊贡献单位”等多项荣誉。 2014年,学校迁至位于武汉市硚口区长丰街长风路42号的新校区,新校区占地117亩,建筑面积90527平方米,包括3栋教学楼和实训楼、行政楼、图书馆、室内体育馆、学术报告厅、学生食堂、地下停车场、学生公寓和标准化运动场。学校设备设施先进、环境优美。拥有现代化的教学楼、实训楼、图书馆、室内体育馆、标准化运动场、学术报告厅及各类专业实训室50余个,为挂牌的武汉市高水平创意设计实训基地和武汉市中等职业教育品牌特色专业教学资源基地。学生公寓和学生食堂生活配套设施完善,学校食堂获评湖北省学校食品安全“放心食堂”。 立德树人:搭建学生成人成材成功的立交桥 学校以“立德修身、精技强能、务实求新”为校训,产教融合,形成技能高考(艺术高考)、‘3+2’中高职衔接、现代学徒制试点、中外合作办学等办学类型相互促进,骨干专业有力支撑,专业群与区域主导产业有效对接的学校办学格局。现开设以计算机应用、工艺美术、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会计事务、汽车运用与维修、计算机网络技术等省、市重点(特色)专业为核心13个专业,现有79个教学班,3600多名学生,教职工300多名。学校高考成绩稳居全省中职学校领先地位,2020年,在艺术高考和技能高考中,文化课、专业技能课双上本科线280人,其中美术高考本科上线172人,技能高考本科上线108人,专科上线率100%;高校单招166人;239人通过“3+2”转段考试,分别升入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和湖北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就读。100多名学生在世界、国家、省、市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奖。就业班毕业生均在本市名优企业就业,就业率达98%以上,让学生升学有路,就业无忧! 精技强能:名师引领促进师生专业化成长 在教师专业化建设与发展中,学校培养了一支由正高级教师、省特级教师、省名师、省骨干教师、市管专家、黄鹤英才、市(区)学科带头人和优秀青年教师为引领的教师队伍,涌现出以省职业院校优秀班主任、市优秀班主任和区模范班主任为代表的一批优秀德育工作者。学校现有正高级教师两人,特级教师2人,“湖北名师”2人,省、市职业教育技能名师工作室各1个,省名师工作室主持人1人、“双师型”教师100多人,省、市、区学科带头人及市、区优青70余人,多名教师在全国专业教学技能比赛获奖,为青年教师搭建了专业化成长平台,也很好地满足了学生成长、发展的多方面需求,为学校的高质量办学提供了有力保障。 务实求新:鲜明的办学特色享誉江城武汉 学校办学特色鲜明,连续7年高考成绩位居全省前列,每年有百余人次在全国、省、市各项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奖,组建有校园足球、舞龙、礼仪、摄影、摄像、航模、车模、汉绣、陶艺、吹塑、茶艺插花等社团特色队,以校风好、质量高、环境美、特色新享誉江城武汉。 学校独特的职业教育特色、优异的业绩、优良的声誉也赢得了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被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报》、湖北电视台、《湖北日报》、《楚天都市报》、《长江日报》等各级新闻媒体400多次报道学校的办学经验与成果,被家称为“中职生升学梦工场”。 未来,学校将继续坚守职教梦想,发扬“问津求真追求卓越立德树人”的武汉教育精神,外树形象,内强质量,拼博奋斗,再创学校美好的明天!
-
武汉市艺术学校生长于“惟楚有才”的沃土,依傍着泽被万物的大江,武汉市艺术学校在源远流长的楚文化浸润下,踏着求索创新的脚步,在跨越式发展的跑道上,冲刺着一个又一个目标,创造着一个又一个辉煌。 武汉市艺术学校创建于1951年,直属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管辖,2008年被评为国家级重点中等专业学校(艺术类),2014年被评为湖北省示范中等职业学校。一代宗师梅兰芳先生为第一任名誉校长。 学校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文艺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崇德、精艺、博学、创新”的校训为引领,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开放共享为办学理念,致力于培养富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和复合型艺术人才。现设有舞蹈表演、戏剧表演(影视表演、音乐剧表演、话剧表演)、音乐表演、绘画、服装表演、戏曲表演等专业。70年来,学校培育了近万名艺术人才。武汉市现有11位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中,有10位从这里走出;近千人次在国际、国内艺术比赛中获奖。“艺术家摇篮”的美誉,在骄人业绩中一天天被光大、被传扬。 进入新时代的武汉市艺术学校,正以全新的姿态,不断深化艺术教育教学改革,优化团队建设,提升教学质量,在艺术教育园地里潜心耕耘,励志进取,期待姹紫嫣红竞放,收获桃李满园芬芳。
-
武汉市第二职业教育中心学校武汉市第二职业教育中心学校是首批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省级示范中职学校、省级实训基地学校。多年来学校先后荣获全国社会实践教育活动先进集体、武汉市文明单位、武汉市职业教育先进集体、武昌名校等荣誉称号。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中、高级职称教师130人,市、区学科带头人和优秀青年教师21人;学校办学实力雄厚,硬件完备,拥有齐全的教学实训设施和完善的生活及课外活动条件;学校地理位置优越,地处市中心,交通便利,环境优美,是花园式学校。 学校始终遵循以立德树人为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指导思想,谨行先成人,后成才的办学理念,推行“现代学徒制“培养的办学模式,毕业生发展空间大。积极开办多途径高考升学班(艺术类高考、技能高考、大学单招、3+2中高职直通),升学率高,为广大有志于求学深造的莘莘学子提供上大学的机会;积极拓展学生就业渠道,为学生就好业创造条件。读二职中心,升学有路,就业有门,校长钟如惠率全校教职工欢迎你的到来!
-
湖北省世达实用外国语学校湖北省世达实用外国语学校,创办于一九九三年,是省内最早的一所以实用外语为特色的中专学校。肇创至今,已成为全省唯一一所集大、中专学历教育,高、中级职业教育,以及出国留学外语资格培训为一体的综合性外国语学校,被省教育厅授予“湖北省职业教育示范单位”称号“名校之名乃名师之名”。学校践行“专家治校、名师治教、科学管理、诚信办学”的办学理念。通过教师沙龙、课题研究、专家讲学、境外交流锻造一流的师资队伍,以最优的条件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以最好的服务为学生的精神发育垫底。 学校坐落于驰名中外的武汉东湖风景区,环境优美,“现代化、书院气、花园式”的校园,建筑布局错落有致、疏密相间、湖楼工影、别具情趣,自然与人文融为一体,花园、乐园、学园、家园密不可分。学校硬件建设现代化程度在同类学校中更具先导性,实验室、语音室、广播室、电视台一应俱全,所有教室均配完善的多媒体设备;学生公寓卫浴、空调齐备。
-
武汉市机电工程学校学校创办于1954年,是国家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国家级重点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全国机械行业骨干职业院校、全国机械行指委机电专业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全国中职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试点学校,湖北省教学诊断与改进样本学校,湖北省中职示范学校,湖北省民主管理五星级单位,武汉市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试点学校,武汉市首批群众满意学校。 学校位于武汉市中心,毗邻智能制造工业园、汽车后市场密集区和物联网商贸区;学校占地86亩,建筑面积近8万平方;现有教职工167人,其中,专任教师97人,兼职教师51人(含合作企业安排进校任教的专业技术人员16人),专业课“双师型”教师达89.3%,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占98%(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占28%),高级职称占18%、中级职称占35%;学校坚持划线招生、小班教学,在校生规模1800人,师生比1:18;开办“3+2”高职分段培养班、技能高考班、订单班、现代学徒制班和普通就业班,通过技能高考、高职转段、高职单招和定向培养等路径,为高职、本科院校和优质企业输送高素质技能人才。 坚持立德树人,遵循“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培养准则,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学校党委会每学期定期召开教学诊改、专业建设、教师培养、学生发展及信息化建设等专题会议,抓规划、重落实。坚持以开展“三进三服务”、“周周讲”、争做“四有教师”、“百优党课红动江城”和“名师讲坛”等活动为抓手,学校党委班子成员进驻各支部,与广大党员、教师和优秀学生一道深入教室、寝室和家庭,落实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因材施教,推进“德技双修”,强化就业、创业教育,弘扬工匠精神,开展学生技能大赛、“工匠进校园”、志愿服务和社团活动,培育了“全国中职学校优秀毕业生”王贤伟、“全国最美中职生”陈恒光和武汉市级“本禹志愿服务队”示范团队“温馨兄弟助老志愿服务队”等一批先进典型。 学校是全国中职诊改27所试点学校之一,坚持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建设目标链和标准链,打造“精雕”质量文化,建构“五纵五横一中心”教学质量内部保证体系。依托信息化教学和管理平台,建立督导巡视、教务巡查、专业部检查、班级信息员填报、系统数据适时抓取、教学质量内审委员会审核的教学质量管理监控系统和教学管理预警机制,及时反馈监控信息。制定学校月考、期中、期末考试管理制度,积极探索针对教学实际开展个性化考试,鼓励学生敢于突破自己,激励所有学生持续进步。积极探索学分制试点,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 注重顶层设计和制度建设,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积极推进教学质量内部保证体系建设。组建了学术委员会、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校企合作委员会等学术组织和质量管理领导小组,设置教务处、督导教研办、培训交流中心、信息中心、五个教学部、17个教研室等教学管理部门,形成教学质量管理“四级六层”模式。推进智能化教学管理,建有“4平台1中心”:泛雅教学平台、依能管理平台、移动学习平台、质量监控平台和校本数据中心,实现实时采集、传输、监控与分析、实时预警的智能化教学管理功能。基于智慧教学系统,推行“234”模式。改革教学评价体系,将日常行为规范考核成绩纳入学科成绩,占学科成绩的40%,促进学生成人成才。 致力服务地区经济发展,专业设置对接智能制造、现代物流、汽车产业等岗位需求,设有机电技术应用、数控技术应用、汽车制造与检修、计算机平面设计、轨道交通信号控制等11个专业点,建成全国职业院校装备制造类专业示范点1个、湖北省特色专业2个、湖北省品牌专业2个。基于学校长期服务装备制造业形成的办学优势,按照制造业转型升级需求,聚焦高端工业物联网、装备制造、现代汽车制造、智能制造等领域,汇聚学校优势资源,建设机电类、汽车类及制造业类3个专业群,形成以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为龙头的“互联网+制造业+服务”聚合裂变、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专业集群。 学校建有“500M+200M”电信光纤宽带和全覆盖、无死角的无线网络环境;建成教学云平台,对接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五个层面建成教学管理、实习管理、学生管理、资产管理、网上办公、评教评学、后勤服务等21个业务系统;建成集数据统计分析和预警功能的校本数据中心;建有覆盖全校的智能视频监控系统、泛雅教学综合业务管理平台、依能教学管理平台、希沃课堂教学平台、移动学习资源平台和数字化图书馆;建有录播室、多功能演播室和16个云计算中心机房;建成55个拥有希沃B86EA智慧交互教学、人脸识别、视频录播推送、电子班牌系统和设备的智慧教室,所有教学场所都建有“交互式智慧教学系统”。 建有机电、智能制造、汽车、信息技术4栋专业实训楼。近3年投入6000余万元,建成机器人、精雕、3D打印、激光打码、电子商务、汽车钣金、VR仿真实训、计算机网络等40个现代化实训室,生均学习用计算机超过1台套,实训工位超过2000个。学校牵头制定《武汉市职业教育高水平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标准》,建成武汉市机电一体智能化高水平实训基地。近几年接待省内外200余所中高职院校来校交流,接待新加坡工艺教育局和韩国职业教育教学访问团来访交流。 成立校长任主任委员的校企合作委员会,校长直接领导培训与交流部,具体负责校企合作交流工作。引进制造行业的领导者“北京精雕集团武汉分公司”、武汉电类高科技企业“武汉光驰科技”进校共建实训课程和实训基地,聘任企业专家讲课,开展生产性实训教学和培训。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与江淮新能源汽车、武汉新金首饰等企业联合实施校企交替式培养计划,促进学生对口就业。聘请企业专家成立各专业课程建设委员会,定期召开专业建设研讨会和项目建设论证会。与麦可思数据公司和武汉唯一教育咨询公司合作,对毕业生升学和就业状况进行跟踪研究。
-
辽宁特殊教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专部)辽宁特殊教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前身为1995年建校的辽宁省残疾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2012年经省政府批准成立辽宁特殊教育职业学院,2013年3月经省政府批准,成立辽宁特殊教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我省高等特殊教育独立院校。省教育厅批准实行“3+2”高职专业单独招生、单独考试、单独录取,3年制高职专业与辽宁卫生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联合办学。作为省政府重点民生工程的新校区位于沈阳市东陵区,现代化的校园,完善的教学设备,全国领先的无障碍设施,为学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的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形成了艺术、医学、电子商务、特殊教育等多学科相互支撑,三年制、五年制高职专科、一年制、三年制中专教育协调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是国内规模最大的残疾人职业院校之一。 学校以“大爱育人,尊严生活、体面工作”为办学理念,以“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生存”为教育目标,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教学与就业需求的零对接,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就业水平。学生先后在全国残联系统职业技能竞赛、全国聋人大中专学生美术展、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比赛、辽宁省第四届、第五届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辽宁省第二届创业计划大赛中纷获大奖。学校曾获得“全国特殊教育先进单位”、“辽宁省特殊教育系统先进单位”、“沈阳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辽宁省主要领导张文岳、陈政高、许卫国、陈超英多次到校视察,充分肯定了学校的办学成果。
-
辽宁师范大学附属中专辽宁师范大学附属中专始建于1984年5月,座落于美丽的海滨城市大连——辽宁师范大学校园内,是全国为数不多的在大学校园内办学的一所中等职业学校。1995年学校凭借教学、管理、科研等多方面优势被列为首批省级重点学校。建校三十年来,我校曾多次获评省、市级先进单位、示范学校、十佳名校、文明学校、德育工作先进学校等荣誉称号,成功的办学经验也多次被人民日报市场报、中国青年报、辽宁日报、大连日报、大连电视台等媒体竞相报道。 学校现有国家级重点建设专业7项。其面向初中毕业生的专业有:学前教育(双语幼师)、旅游服务与管理、会计、商务英语、法律事务(司法文秘)、计算机应用、国际商务、商务韩语(韩国留学)、商务日语(日本留学)共9个专业。面向高中或中专毕业生的专业有学前教育、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旅游服务与管理3个专业。此外,辽师大留学中心在我校设立韩国留学语言预科班,学生通过国内一学期语言学习后即可赴韩留学,保证录取到韩国东新大学本科就读。
-
新宾满族自治县中等职业技术专业学校新宾满族自治县满族中等职业技术专业学校,始建于1984年,原全国政协副主席爱心觉罗浦杰为学校名誉校长。2005年被辽宁省教育厅认定为首批标准化职业中专。 学校占地50亩,建筑面积12700平方米,有教学楼一座,学生宿舍楼两座,多功能报告厅一座,学生食堂可容纳1500人就餐。 学校现开设农学、财会、计算机维护及应用、旅游服务与管理、饭店服务与管理、学前教育、焊接、机械加工、化工等9个专业。与各专业配套的实习实训室有:解剖室、病理室、标本室、财会模拟室、客房操作室、餐饮操作室、舞蹈室、琴室、画室和多媒体语音室。此外,计算机专业配有171台师生用机。形成配置合理的局域网。并用光纤连接,不仅能满足计算机专业教学的需要,还能为会计电算化提供较好的实训条件。学校还安装了闭路电视教学系统,实现了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学校现有教职工71人,授课教师均为本科以上毕业生和行业专业技术人才。具有中高级职称的38人,省市级骨干教师16人,双师型教师12人。全校22个教学班,全日制在校生106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