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份:
专业分类:
专业:
特色:
-
安徽省马鞍山工业学校安徽省马鞍山工业学校为正县级教育事业单位,主要从事全日制中等职业教育,位于马鞍山市向山镇西山中路88号,隶属于马鞍山市教育局。 本学年,学校面向全省招生,开设数控技术应用、计算机应用、机电技术应用、电子与信息技术、汽车运用与维修、会计等六大类专业,共二十个专业方向。主要开办三年制初中起点普通中专、五年制高职、高中起点一年制中专,兼办数控加工类、计算机操作类短期技能培训班;与合肥工业大学合作,设立了合肥工业大学马鞍山函授站,开办成人本、专科函授教育。 本学年,学校分为两个校区,校园总面积74413.62平方米,其中主校区面积为67655.21平方米,教学用房总建筑面积58410平方米;学校总资产为7213.588757万元。 学校前身为1970年成立的安源中学,后更名为马鞍山市第十中学,1985年10月改制为马鞍山市第四职业高中,1991年10月1日挂牌成立马鞍山工业学校。1998年9月,学校通过了全省合格中专评估验收;2004年12月,学校通过了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评估验收;2014年1月,学校成为首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 学校是安徽数控职教集团理事长单位。校内设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是全国数控培训网络马鞍山培训基地,是马鞍山市数控类技师社会化考核承办单位。是省教育厅指定的2019-2020年安徽省中职学校现代制造类技能竞赛赛点学校。
-
安庆工业学校安庆工业学校是一所由安庆市教育体育局直管的唯一一所集学历教育、技能培训和实习实训功能于一体的培养中、初级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公办普通中专学校。 1962年10月安庆市大观中学(民办)正式建立,校址最初在集贤路24号,1964年迁到太平寺街11号。1966年10月校名改为安庆市赤卫中学,1971年12月更名为安庆市第十二中学,由民办改为公办。1981年3月改名为安庆市轻纺职业中学,由普通高中改为职业高中。1988年更名为安庆市第一高级职业中学。 1919年春,安徽省教育厅将原省公立第一、第二女子小学合并改为省立女子模范小学,委任舒德进女士为第一任校长,校址最初设司下坡,1919年秋季迁至登云坡。学校至此建校。1919年至1975年均为小学,其中1968年开始附设初中班。1975年改名为安庆市第十五中学,为普通中学。1981年3月更名为安庆市商业职业中学,办学性质为中等职业学校。1988年更名为安庆市第二高级职业中学。 2007年市政府决定撤销安庆一职高和二职高,重新组建安庆市第一职业教育中心,经过筹备,2009年8月两校正式合并,2011年9月迁至新校区。2014年8月经市政府批准学校更名为安庆工业学校,由中等职业学校改为普通中专学校,其隶属关系、办学体制和经费来源渠道不变。 学校是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和“国家中职改革发展示范校”第三批项目建设学校。是市级文明单位和对外开放单位,荣获“安徽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安徽省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光荣称号,是“安徽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示范学校”、“安徽省创建文明行业工作先进单位”、“安徽省校务公开民主管理先进单位”。
-
黄山旅游管理学校黄山旅游管理学校始建于1984年,位于黄山脚下、太平湖畔,新校区占地面积约300亩、建筑面积7万余平米,是国家教育部批准的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国家中职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全国中职德育工作实验基地、安徽省旅游职教集团理事长单位、安徽省旅游人才培训示范基地。2015年被评为第四届“全国文明单位”、2017年被评为第五届“黄炎培优秀学校”、2019年被评为第一届“安徽省文明校园”。学校融中职教育、成人教育与社会培训三大功能于一体,集黄山区职教中心、黄山区教师进修学校、黄山社区学院、黄山区电大工作站、奥鹏远程中心五块牌子于一身。 独特的办学理念。学校“依托黄山办教育,围绕旅游做文章”,坚持校企合作、资源共享,组建安徽省旅游职教集团,力求办学上规模,专业建设立品牌。以旅游为龙头开设导游服务、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中餐烹饪与营养膳食、电子商务、机电技术、社会文化艺术、休闲体育、无人机等重点精品专业。学历教育在校生近1800人。教学设施齐全,导游模拟、烹饪、茶艺、高尔夫等校内实训室俱全。校外建有30多个实习基地。 独特的师资力量。现有教职工114人,其中编制内89人,聘用25人。“双师型”教师有78人,本科学历77人,研究生学历12人。正高级讲师1人,高级讲师31人。拥有一批国家和省行指委委员和省级专业带头人、教坛之星。其中,全国职业教育杰出教师2人,省级教坛之星6人,省级专业带头人1人,市区级专业骨干教师20人。现有2个省级“名师工作坊”——王锋导游专业省级名师工作坊、李慧娟高星级酒店运营与管理专业省级名师工作坊。在建1个烹饪大师工作室。 独特的教育模式。学校强调德育为先,秉承“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着重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开展“大课间”活动,通过学打太极、经典诵读带领学生感悟传统文化;通过集体跑操、每周一歌,伴随学生快乐成长;开设了各种球类、国旗队、书法、武术、茶艺、舞蹈、古筝、美术、礼仪、棋牌、手机摄影等学生社团,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舒展身心、锤炼技能、提高素质,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身体基础、能力基础。 独特的职教成果。近两年,教师研究开发了3项省级课题,1门省级精品课程。教师优质课、论文、课件获省二等奖2项,省三等奖12项。在全国职业院校“华唐杯”客户信息服务技能大赛中学生荣获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在省举办的中职校导游、酒店、烹饪、计算机、茶艺、插花等技能大赛及展示活动中,学生勇展风采,屡获大奖,获得省一等奖3项、省二等奖12项、省三等奖35项。在省级“文明风采”大赛中,学生获得省一等奖2项,省二等奖6项,省三等奖8项。导游考试通过率超过90%。 学校坚持与时俱进,不断超越,以其优质的专业品牌、精细的教育教学管理、一流的办学质量、过硬的职业就业,强势发展。努力办家长放心、学生安心、社会满意的学校,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更多优质的技能型人才。
-
霍山职业学校学校始建于1968年,是我县唯一集全日制职业中专、职教中心、技工学校、职业技能培训中心为一体的中专学校。经过几十年的励精图治,职业教育不断做大做强。1995年被确定为省级重点职业学校,2004年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2012年7月被教育部、人社部、财政部三部委认定为中等职业“国家改革发展示范学校”立项建设学校。2014年9月,六安职业技术学院在我校设立霍山分院,2015年7月,经市人民政府批准更名为“霍山职业学校”。 2013年,县委县政府高瞻远瞩,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决定投资2亿元在高桥湾现代产业园建设新校区。新校区占地面积220亩,建筑面积7万多平方米,教学楼、实训楼、综合楼、男女生公寓、食堂、超市、洗浴中心、大型运动场、艺体馆、培训中心等一应俱全,班班通、演播中心、数控中心、网络中心、安防系统、监控中心、电子实验室、实习车间、电子阅览室等设施样样齐全。一所现代化、规范化、科学化的新职校呈现在全县人民面前。 目前,我校现有教职工160人,其中本科学历以上有150人,高级教师74人,中级教师56人,双师型教师105人。省级专业带头人3人,省级教坛新星5人,名师工作室1个。现有学生3207人。开设数控技术、电工电子、计算机应用、汽修、财会、文秘、市场营销、农艺、旅游服务、文化艺术、体育运动等15个专业。 经过不懈的努力,我校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多次荣获市级文明单位;2010年被教育部、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联合授予“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11年和2014年被司法部、中央综治委、全国关工委先后授予“‘关爱明天、普法先行’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先进单位”和“零犯罪学校”;2013年被安徽省教育厅授予“全省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和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先进集体”;2014年成为六安市首批“依法治校示范校”,2015年度六安市职业教育先进集体。 荣誉与辉煌只代表过去,霍山职业学校将乘职业教育的和煦春风,全校教职工将一如既往地尽职尽责、无私奉献、潜心钻研、锐意创新。在优化硬件设施的同时,丰富办学内涵,提升办学品味。以国内先进、省内领先、地方一流为目标,建设打造一所平安、和谐、文明的现代化校园。
-
宿州应用技术学校宿州应用技术学校原宿州市第二职业高级中学,创建于1985年,是埇桥区唯一一所公办职业学校。1995年被评为省级重点职业高中,2000年被评为国家级重点职业高级中学,2010年埇桥区政府对区域内职业教育科学合理的布局调整,整合宿州市第三职业高级中学,以宿州市第二职业高级中学为依托成立埇桥区职教中心。2016年,经宿州市人民政府批复,学校更名为宿州应用技术学校。2018年被教育部等三部委确定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 学校秉承“立德树人、科学管理、服务就业”的办学理念;坚持“升学有基础、就业有保障”的育人目标;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形成“乐学敬业、强技立身、重德健体、创新超越”的校训,“尚德、尚能、创业、创新”的校风,“爱生、合作、求是、超越”的教风,“厚德、乐学、精技、敬业”的学风。 学校先后开设了服装设计与工艺、机电技术应用、计算机技术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等20多个专业,输送三万多名毕业生,培训下岗职工、退役军人、农民工等40多万社会技术技能人才,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 学校先后获得全国“优秀成人继续教育院校(培训机构)”、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全国中职学校百佳网站、安徽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安徽省中职学校德育和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先进集体、安徽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优秀组织单位、安徽省毒品预防教育示范学校、安徽省首届校企合作典型示范学校、安徽省文明校园、首届“影响宿州”百强品牌等荣誉称号。
-
濉溪职业技术学校濉溪职业技术学校是首批国家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学校占地面积150亩,建筑面积6万多平方米,学校办学正规,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188名,其中专任教师156名,专业课教师中“双师型”教师达70%以上,校园环境优美,配套设施完善,餐厅、学生公寓、塑胶操场、篮球场、图书室、形体房、琴房、画室一应俱全。实验设施充足∶有电子电工实验室,服装制作实验室,焊工实习车间,钳工实习车间,车工实习车间,数控实习车间,汽修实习车间,多媒体多功能教室,每个教室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并创建了机械加工和汽车维修校办工厂,能最大程度的满足学生的实习、实训要求。目前我校已陆续在北京、上海、南京、昆山、张家港、合肥、芜湖等地建立实习就业基地,学生就业率达到98.6%。学校严格规范的管理,致力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潜能的开发,始终坚持“学实用技术,找理想职业”的办学宗旨,培养“技术过硬,人格完善”的现代优秀公民是我们不懈追求的目标。
-
皖江职业教育中心学校皖江职业教育中心学校是安徽省首批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同时也是“安徽皖江汽车职业教育集团”的理事长单位。2020年被列入省级示范特色中等职业学校重点建设学校。 学校占地面积592亩,总投资5亿元,教职工238人,在校学生3000多人。学校现开设交通运输类、信息技术类、加工制造类、财经商贸类、文化旅游类10多个专业。学校硬件设施完善,教学实习实训设备先进,拥有四个省级示范专业和五个省级示范实训基地,整体办学实力居全省前列。 学校加大师资队伍建设,打造了一支德才兼备、结构较为合理的教师队伍,目前学校拥有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全省优秀教师5人,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3人,省级“名师工作坊”2个,省专业带头人、省教坛之星、省技术能手10人,市首席技师、市学科带头人、市骨干教师25人。 学校秉承“文化与技能并重,升学与就业并举”的办学理念。近五年,我校学子在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上共夺得46金51银40铜,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上共夺得3金19银26铜。2019年学校成功承办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赛项,是近年来安徽省中职学校首次承办全国赛事。近五年,我校共有251名学生对口升入本科院校,本科录取人数和录取比例连续多年保持全市领先地位。 近年来,学校积极与高职院校合作,推进中高职一体化、贯通式人才培养,合作举办大专班,畅通学生升学通道;同时与浙江吉利汽车有限公司、中软国际科技服务有限公司、京东集团、安徽雨力控股集团、南京金鹰国际酒店管理有限公司、马鞍山威博新能源供暖供水设备有限公司等多家大中型企业结为校企合作伙伴,为我市全力建设新阶段现代化“生态福地、智造名城”输送了大量合格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办学60多年来,学校先后获得“全国职业技术教育先进单位”、“全国职业技术学校职业指导工作先进学校”、“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等多项殊荣。
-
北京金隅科技学校北京金隅科技学校,始建于1955年,是首批北京市现代化标志学校、全国首批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先后被评为北京市及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2007年、2014年、2019年三次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在校生2000余人。 学校位于北京西南郊琉璃河古镇,具有东、西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75亩,建筑面积10多万平方米,学校环境优美,是“首都绿化美化花园式单位”。拥有以系部命名的3栋实训大楼及2部公共教学楼、环境优雅藏书丰富的图书馆、配有太阳能盥洗室的学生公寓、标准塑胶室外田径场及功能齐全的体育馆为学生提供了温馨舒适的学习与生活条件。 学校拥有一流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67名,其中硕士研究生44名,高级职称67名,校级、北京市骨干教师及学科带头人60名,首都劳动奖章获得者3名,北京市“紫禁杯”班主任12名。 学校立足北京市功能定位和产业结构调整,以楼宇服务与管理专业群建设为核心,开办智能制造、智能控制、建筑工程、信息创意及基础服务管理五大类32个专业,建有设备精良、车间化的实训中心24个,实训室127个,“学岗直通”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构建了现代职业人的快车道。 学校秉承“德育首位”优良传统,坚持“人人皆可成才”的育人理念,实施“职业从校园起步、文明在校园交融、技能在校园锤炼、未来在校园剪彩”的育人方案,使学生在学习专业技能的同时,拓展潜能、延伸特长,传承“阳光、责任、奋斗”的优良学风,提升了综合职业能力。2017年5月,“责育匠心”德育品牌荣获北京市“一校一品”中职优秀德育品牌。学校坚持高端就业策略,不断深化校企合作,与金隅集团、北京建工集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北京城建集团、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科大讯飞、中直机关物业等60余家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建立常年实习和就业基地。多年来,毕业生深受企业欢迎,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9%,绝大多数毕业生已成长为企业骨干和蓝领精英。 坚持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重原则,实行“1+X”证书制度。学校是全国BIM试点单位、CAD技能取证与计算机等级考试培训考试点,拥有全国建材行业特有工种、通用工种、特种作业、特种设备等31个项目的培训与鉴定资质。学校坚持“服务政府、服务行业、服务金隅集团、服务企业、服务学生”原则,开展技能人才培训、企业定向培养、技能提升培训等服务。作为北京市物业管理行业协会设施设备管理培训基地,多次承接市级、国家级行业职业技能培训及重大赛事。 学校积极探索1+N办学模式,即以本部为中心,对接企业、区域、行业发展需要,开展全方位合作。学校与机械科研总院先进成形技术研究中心开展深度产教融合,国家级重点实验室落户学校,为教学实践、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生就业等全方位合作奠定基础;先后与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高职学校开展“3+2”合作办学;作为武汉理工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北京学习中心,开设工商管理、建筑工程管理等十几个专业的专、本科学历教育;学校积极投身北京市职业院校工程师学院、骨干特色专业群建设,成为北京市首批27家工程师学院重点建设学校之一。与美国埃尔金社区学院开展国际合作办学,与意大利“Marconi工业技术高中”结为友好校,国际合作班的学生已经多次出国考察学习。 学校紧紧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和重大项目,开展精准扶贫和教育培训。为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牵头成立35家成员单位构成的“京保石邯职教联盟”;承担“京雄职业教育帮扶”项目,对口帮扶内蒙古多所职业学校,与新疆和田地区墨玉职业学校、河北阜平职教中心等开展支教帮扶和手拉手对口援建,精准帮扶,冲锋在前。 学校承载着学生的梦想、家长的希望、社会的重托,作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单位,学校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学校二次党代会精神,坚持立德树人、转型升级,砥砺奋进、创新发展,为把学校建设成为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特色高水平职业院校而接续奋斗!
-
福建工业学校福建工业学校创办于1978年,原福建第五工业学校,隶属于福建省国防科技工业办公室,1993年更名为福建工业学校,2000年划转福建省教育厅。 乘着现代职教改革发展的强劲东风,福建工业学校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始终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牢固树立“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全过程,积极践行“崇德敬匠、创新发展”的办学理念和“以市场导向谋改革、以品牌意识求创新、以师生成长促发展”的办学思路,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已累计培养3万余名具有工匠精神的技能人才。 坚持党对教育的全面领导,推动办学质量提升。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全面从严治党,增强"四个意识"、树立“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建全党委中心组学习和三会一课制度,率先在中职校设立纪检监察机构,营造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 专业建在产业链上,打造亲海西产业的专业群。学校紧扣福建省重点十大支柱产业,补短板、促升级、调结构,适时开设或优化服务区域经济产业转型升级的专业,专业结构更加合理,人才培养更有针对性。学校共开设机械、汽车、电气城市轨道交通、信息、经贸类共21个专业。近年来,学校在全省中职校中首开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和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应用与检修专业,新增新能源汽车专业、飞机维修专业、工业机器人专业、3D打印快速成型技术方向、汽车整车和配件营销专业;现拥有两个全国职业院校示范专业——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三个福建省职业院校服务产业特色专业群建设项目——机械制造专业群、汽车专业群和现代服务业专业群,四个福建省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计算机动漫与游戏制作专业、机械制造工业机器人方向、汽车运用与维修(东南专班)和汽车车身修复专业。 深化产教融合,培养胜任岗位能力的准职业人。学校不断完善校企协同育人办学机制,持续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外延和内涵发展上发力,拥有企业生产模式的中高端数控加工共享实训基地、宝马BEST培训基地、上海通用汽车AYEC项目培训基地、北汽新能源汽车实训基地、上汽大众SCEP项目福建基地、城市轨道交通实训基地、动漫校企共建双工作室、衍纸画电商双创工作室、乡村振兴创新创业中心等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形成产、学、研、培、创人才培养一体化格局,开拓出一条产业链与人才链相融合,以培养工匠精神为目标的职业教育独特发展模式之路。 学校现与宝马集团、上汽大众、东南汽车、云度新能源、野马飞机制造有限公司、渃博特机器人、吴越动漫、有伦农业科技、嘉泰数控、钜能电力、三安光电、天宇电气、京东方等60多家知名企业深度合作,在深度校企合作中探索出“双元培养”、“互联网+”跨界和“双创中心”等多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协同育人质量不断提升,促进了学生与就业岗位无缝对接,培养了一大批胜任岗位能力的准职业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得到合作企业的一致好评——“福建工业学校的学生团队意识强、忠诚度高、自律性强!”学校推行的“职校英才”项目被评为福建省中小学德育建设“百优”示范建设项目。 多元发展,就业升学两不误。在就业推荐方面,学校在深化校企合作的基础上,每年举办大型校园顶岗实习学生供需见面会,筛选出200多个优质企业、6000余个岗位供学生选择。毕业生供不应求,力求帮助学生实现高薪、高品质就业。在升学方面,一是2019级新生将参加全省统一组织的学业水平考试,可以直通大学;二是学校与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福建船政交通学院、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宁德职业技术学院、福建水利电力学院等高校合作办学,中高职连读,不需高考即可升入大学;三是获得省赛一等奖及以上学术可直接入读高职。 校园生活舒适便利,课余生活丰富多彩。学校地处福州市区,交通便利,距爱琴海、仓山万达广场仅8分钟车程,距宝龙、苏宁广场仅12分钟车程。学生公寓楼配套电梯、独立卫生间、空调、热水器,wifi全覆盖,校内塑胶跑道运动场、篮球场、羽毛球场、形体房、画室等活动设施齐全。 学校秉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理念,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创新“以生为本,严慈相济,管导结合,以导为主”管理模式,强化安全工作,扎实推进“职校英才”德育项目。不仅有历经15年传承的“承志班”等特色德育,还有汽车模型运动社团、啦啦操社、跆拳道社、话剧社、音乐社、书法社等20余个人文社团。构建“年年有创新,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天天都精彩”的活动育人体系,营造积极向上、充满阳光的“职教”校园文化。 办学质量快速提升,学校声誉日益壮大。学校诞生于改革开放大潮,发展于深化改革当下,服务于福建区域经济发展,从最初永安、龙岩两地办学,两个专业,78名学生的厂办普通中专,发展到如今设置21个专业,在校生近5000人的名牌中职学校。学校现有教职工近300人,其中正高级讲师4人,省特级教师1人、省劳模1人,省级专业带头人4人,省级名师培养人选2人,省级名校长培养人选1人。学校荣获了首批国家级重点中专、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首批国家中职改革发展示范校、首批福建省示范性现代职业院校工程A类项目建设校、全国数字校园实验校、全国职业院校管理50强、全国学校体育工作示范校、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校、第七至十二届省级文明校、第一届省级文明校园、省平安校园、省教育信息化示范校、省中小学校园文化美育环境培育示范校等荣誉,并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福建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 学校鲜明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和显著的办学成果得到了各级领导的赞赏,现任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统战部部长尤权(原省委书记),现任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进中央主席蔡达峰(原民进中央常务副主席)均莅临学校调研。2018年学校首次成功协办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零部件测绘与CAD成图技术赛项,并获一等奖,开创了福建省中职学校承办国家级职业技能比赛的先河;近三年获得省级二等奖以上38人次,国家级三等奖以上15人次,总成绩名列我省中职校前列。学校还被推荐作为全省唯一的代表校参加中宣部“改革开放40年中职校典型”。 “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无论过去,还是今天,甚或未来,奋斗都是全体工校人职业教育中最厚重的底色。福建工业学校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秉承“自强不息、勇立潮头、团结协作、敢拼会赢”的工校精神,以打造全省一流、全国知名的现代职业院校而砥砺奋进!
-
福建理工学校学校创办于1958年,前身是福建冶金学院、福建冶金工业学校,1997年更名为福建理工学校,2000年起隶属于福建省教育厅,2004年被确认为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2014年被教育部确认为全国首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2016年被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财政厅确认为福建省示范性现代职业院校建设工程中等职业学校A类培育项目校。学校占地面积80亩,建筑面积5.3万平方米,现开设有加工制造类、信息技术类、交通运输类、财经商贸类、旅游服务类、文化艺术类及土木水利类等七大类别近二十个专业,其中数控技术应用、机械制造技术、汽车运用与维修、计算机网络技术、工艺美术、商务外语等六个专业先后被确定为省级重点专业,工艺美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机械制造技术、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为国家示范校重点建设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被教育厅确认为创建国家级示范性专业,计算机动漫与游戏制作专业被教育厅确认为创建国家级改革创新试点专业。建有功能齐全、设施先进的校内实训基地5个,实训室71间,校外实训基地26个,能满足我校各类专业相关工种的实训和接纳各类社会培训鉴定工作。学校现有教职工262名,专任教师186名,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比例达30%,具有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学位的教师47人,首批省级专业带头人2人,重点建设专业带头人20人,双师型教师比例达89.8%,已形成一支结构合理、门类齐全、思想素质较高、业务能力强的师资队伍,能充分满足教学要求,教学效果良好。培养的毕业生上岗适应快、综合素质高,深受用人单位的肯定和欢迎,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稳居全省同类学校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