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份:
专业分类:
专业:
特色:
-
石家庄交通运输学校石家庄交通运输学校是石家庄市教育局直属的国办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2018年9月入驻职教园区,2019年9月三所具有深厚交通运输专业底蕴的学校(原“石家庄市第三职业中专学校”“石家庄市交通技工学校”“石家庄铁路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完成了三校合一的融合工作。学校位于正定新区华阳路23号,占地190亩,建筑面积10万多平方米。 学校现有教职工323人,在校生3100人。设有汽车工程、艺术与智能、运输管理、制药工程四大专业部,开设汽车运用与维修、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铁道运输管理、航空服务、美术设计与制作、大数据可视化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数字媒体技术应用、制药技术、旅游服务与管理、会计电算化、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12个专业。其中“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为省级骨干专业、教育部校企合作项目“博世汽车诊断实训中心”、河北省唯一的“奔腾ARS汽车实训中心”项目学校、国家级汽车专业实训基地;航空服务、美术设计与制作为省级特色专业。 多年来,学校积极践行“办人民满意的职业学校”的时代使命,秉承“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的办学理念,努力构建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平台,创建适合学生成长的德育环境,开拓适合学生成才的就业、升学途径。学校开辟了“3+2”中高职衔接、对口升学、高职单招、艺术高考、国家开放大学等多条升学渠道,实现学生升学梦想;学校与百余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协作关系,满足学生就业需求。学生就业率达98.6%,岗位选择率300%。数以万计的毕业生遍布各个行业,成为行业的骨干脊梁,成就了出彩人生!学校汽修专业学生连续十三年代表河北省参加全国汽修技能大赛,年年载誉而归,刘伟兴同学获国赛一等奖;2018年整合搬迁一年来,学校在各级学生技能大赛中共获团体一等奖9个,团体二等奖4个;共有67名学生在国家、省、市技能大赛中摘金夺银,36人获一等奖,19人获二等奖,13人获三等奖。 学校先后获得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职业院校学生工作创新十佳单位、教育部博世校企合作项目十佳院校、全国巾帼建功先进集体、河北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改革先进单位、石家庄市安全文明校园、石家庄市德育示范学校,连续多年被命名为“石家庄市文明单位”“实绩突出的领导班子”称号,2016年入选120所河北省中职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名牌学校。学校是省市创业培训基地,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评估鉴定机构(二级)。 展望未来,石家庄交通运输学校以崭新的身姿站在新的起跑线上,正向着高水平、高质量、有特色的现代中职学校的发展目标努力奋斗!
-
鹿泉区职业教育中心石家庄市鹿泉市职业教育中心位于鹿泉开发区申兴北大街36号,建于1989年,是全国第一所综合性职教中心,首批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首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学校占地面积132163.74㎡,建筑面积43000㎡,固定资产5743万元。教职工253人,其中在编人员225人,外聘教师28人,专任教师154人,在校生2420人。开设电气运行与控制(工业机器人方向、无人机方向)、机械加工技术、计算机应用(网络安全方向、软件开发方向)、航空服务、汽车运用与维修、制药技术等大类专业,建有近万平方米的实训大楼、56个实训室(车间),电子电工专业、机加工专业是国家级专业实训基地,化工专业是省级实训基地。 学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特色,努力培养德技双馨、可持续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实行以中等学历教育为主、中高职衔接、职普融通、短期培训等为辅的多形式多层次办学,积极推进项目教学、模块教学、理实一体化教学等多种教学改革,创新薪分制学生评价办法,丰富社团文化,打造人人尽展其才、人人皆可出彩的育人环境。 学校办学成绩突出,先后获得“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中职学校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全国农村青年转移就业先进单位”、“河北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河北省职业教育先进集体”、“石家庄市职业教育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中央政治局委员李铁映、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孙启孟、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及教育部、国家发改委、劳动部等重要领导均曾莅临学校视察指导工作,促进了我校长足发展,奠定了我校在中国中职教育中的地位。
-
河北省新乐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新乐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坐落于河北省新乐市鲜虞北街148号,是河北省新乐市人民政府举办的一所公办职业学校。承立德树人之使命,育技能报国之英才。是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学校始建于1990年,占地面积74422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52050平方米。建有办公楼一座、教学办公为一体的综合楼两幢,实训楼一座、学生宿舍楼两座,多功能餐厅一座。20个校内实训基地和2个前厂后校式的教学工厂(校服装厂、校汽车实训基地). 学校拥有电工电子实训室、高标准微机室、电子竞技模拟室、琴室、舞蹈室、画室、电气焊车间、数控车间等专业训室。学校教学生活设施齐备,全部教室实现了多媒体教学。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678万元,实训开出率达98%以上。所有专业均配有高标准的实验实训室,其中,机械加工、应用电子技术为省级重点实训基地。建有集电子型文献、阅览、咨询、培训、服务为一体的现代化多功能阅览室。建有校园网,实现了全区域无线上网。 学校坚持以“升学教育与就业教育齐抓,学历提升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四轮驱动的办学理念,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初、中、高各级技能型人才。办学层次包括普通中专、职业中专、成人网络教育(含专、本科),以及农民培训和企事业单位职工技能培训等各类短期培训等。共开办19个专业,设有学前教育、航空服务、计算机等10个对口升学类专业,设有工业机器人、机械加工、汽车运用与维修、电焊等9个就业类专业。拥有成人教育、网络教育专、本科学历提升,覆盖县乡村的培训网络。 学校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现有教职工218人,在编教职工205人,外聘13人;其中专任教师189人,本科学历189人,研究生学历教师3名;高级职称教师52名;中级职称教师82名;专业教师中“双师型”教师79人,学校先后涌现出一批师德高尚、学风优良的教师,市级以上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名师20多名。多名教师获得省级市级评优课一等奖,2020年10月由新乐市总工会、新乐市人社局、新乐市人才办举办的职业技能大赛获得优秀组织奖,这些优秀教师引领建设优良的教风学风校风。 学校现有学生3336人,其中全日制在校生2447人,成人网络教育专科、本科学生1055名。2019年招生1181人,其中职业中专570人、普通中专399人、成人中专44人、网络教育168人。强化教学常规管理,注重学生专业技能培养,几年以来,我校在省、市级技能大赛中,得到优异成绩。信息化办公、学前教育专业获得河北省技能大赛团体三等奖;职业英语队荣获河北省团体三等奖;有数十名名同学获得个人奖励。 几年来,学校荣获“河北省示范性职教中心”、“河北省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先进集体”“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教学管理工作先进单位”,多次荣获“市级文明单位”“优秀领导班子”等荣誉称号,2016年成功入选河北省“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工程”90所名牌学校行列,现位列全省64位。2018年在石家庄中职学校督导评估中获优秀等次。2019年顺利通过河北省教育厅中等学历层次幼儿教育类专业办学资质评估,成为全省拥有此资质的53家学校之一。2019年9月,我校焊接专业被列为1+X证书制度试点单位。2020年3月,学校特殊焊接专业、民航旅客地面服务、智能网联汽车检测与运维、数控加工,幼儿照护、工业机器人操作与运维专业被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确定为1+X证书制度试点学校;10月成为新乐市冰雪运动协会成员单位,11月被河北省教育厅确定为全国计算机应用水平考试考点单位。 面向未来,学校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为国育人,抢抓机遇,开拓创新,积极作为,把新乐职教中心打造成“师资一流,设备一流、管理一流、质量一流”的全国知名学校,让每一位在校生既学到知识,又掌握技能,成为社会实用型人才。
-
石家庄装备制造学校石家庄装备制造学校是石家庄市教育局直属、国办中等职业学校,于2019年7月由原石家庄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石家庄市机械技工学校和石家庄市工业和信息化中专学校三所学校整合而成。学校占地210亩,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实训设备总值6000余万元。学校目前是中等职业教育国家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国家级重点技工学校,是全国首批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实验校、国家首批示范职业技能鉴定所、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河北省高技能人才培训工程——机电类高级技工培训项目重点实施学校、河北省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河北省对外劳务输出培训基地、河北省早教人才培训基地、石家庄市中职生生命教育基地和石家庄市教育局“三支队伍”培训基地,同时还荣获河北省文明校园称号。 学校教职工430人,学历教育在校生规模4000人以上,年职业培训规模4000人以上,具有“3+4”本科、“3+2”高职、“2+2”高级技工和三年中专班四个学历教育办学层次,承载着河北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石家庄市综合窗口的服务功能。学校拥有四个专业群、19个专业,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为国家示范专业和省级骨干专业,电子与信息技术和学前教育专业为省级骨干专业,机床切削加工、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机械设备维修三个专业为全国机械行业技能人才培养特色专业。 学校将借助身处正定自贸区的地理优势,继续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和石家庄“4+4”产业发展格局,紧贴政府、市场与职业教育的发展需求,搭乘我市中等职业教育资源整合、优势互补的顺风车,助力区域经济发展,提升质量内涵和品牌特色,着力打造与我市现代产业体系相匹配、与社会就业需求相适应的精品专业,办好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切实提高学校服务发展大局、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技术技能人才保障的能力,为建设现代省会、经济强市做出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