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份:
专业分类:
特色:
-
重庆市荣昌区职业教育中心重庆市荣昌区职业教育中心是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首批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重庆市高水平中等职业学校建设单位。学校地处荣昌高新区,占地面积200亩,建筑面积近10万平方米,校园环境优美,有错落有致的教学楼,功能完善的实训室,设施齐备的学生公寓,现代化的学生食堂,标准化的运动场,全区学校唯一的游泳池……学校开设有现代农牧类,非遗传承教育类,电子物联网类,智能制造类,现代服务类等21个专业,在校生5300余人。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272人,其中获硕士学位33人,中专研究员1人,特级教师1人,高级职称教师71人,中级职称教师近100人,市,区级名师7人,市,区级骨干教师30人,区级学术技术带头人8人,“双师型”教师150余名。学校办学特色鲜明。围绕荣昌区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已初步形成现代农牧,非遗传承等特色专业集群,“双元,双师,双课,双身份,双同,双促”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和“自我教育,自主管理,自我服务”特色德育模式成效凸显。学校合作领域广阔。与西南大学,重庆师范大学,重庆文理学院等高校合作开展师资培训,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与重庆建筑工程,重庆航天,重庆财经,重庆水利电力等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等开展11个专业的“三·二分段制”衔接升学和一体化发展合作办学;与华为等10余家世界500强企业及荣昌国家农牧高新区重庆渝翰电子集团,日泉农牧,华森制药等重点企业合作开展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深化产教融合,全方位为师生发展搭建平台。学校就业体系完善。建立健全就业服务组织机构,组建有专业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团队,全程开展就业指导,高效开展就业服务,形成了“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大型双选会为龙头,以优质企业专场招聘为重点”的就业新格局,实现了从“好就业”,到高质量“就好业”的转变。华为,大众,格力,新希望集团等知名企业长期到校选拔人才,成为我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基地。重庆市荣昌区职业教育中心以规范管理为核心,以创新发展为路径,以提质增效为动力,全力创建“成渝地区一流高水平中职学校”和“全国一流现代农牧专业集群”。在这里,你将朝气蓬勃;在这里,你将超越自己;在这里,你将创造奇迹。
-
重庆市九龙坡职业教育中心一、学校基本情况 重庆市九龙坡职业教育中心是由九龙坡区人民政府举办、九龙坡教育委员会主管的公办全日制中等职业学校。学校创立于1947年,是国家级中职示范学校、重庆市高水平中职学校、重庆市“双优”建设单位。学校占地205亩,教职工400多人,在校学生5000余人。 近五年,学校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市级教学成果奖5项,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4项。学校是教育部首批1+X证书试点和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是全国职工教育示范点。学校先后被授予 “重庆市文明单位”“重庆市科研先进单位”“重庆市依法治校示范学校”“重庆市安全文明校园”。 二、办学特色 学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育人质量,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 1.育人模式凸显特色。学校深入推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原则,构建了“校企同频、双精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校园学徒制、创新创业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三自主”等四大育人特色。 2.专业建设形成品牌。学校顺应新技术、新业态、新工艺的发展趋势,积极打造新兴骨干专业。近五年,建成汽车运用与维修等国家示范专业4个,航空服务等市级重点专业6个,电子商务等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4个,物联网技术应用等市级实训基地8个。电子商务和航空服务成为全市领先的品牌专业。 3.教师素质显著提升。学校实施“五星一师”、“双师”培育等五大工程,培养研究员教师5名,市级学科名师3名,市级骨干教师37名,区突出贡献专家2名,“双师型”教师178名。 4.育人质量稳步提高。近五年来,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获奖达1000余项,其中,参加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国家级奖项11项,市级70项;学生参加创新大赛获得市级以上奖项204项,获得专利44项。
-
重庆市育才职业教育中心1984年10月18日,陶行知夫人吴树琴女士和部分育才学校老校友在合川县倡导创办育才职业中学,继而开启了行知教育思想厚植于职业教育的岁月征程。历经37载峥嵘岁月,学校蹚出了一条“学陶、师陶、研陶、弘陶”的特色发展之路。 学校占地面积322.2亩,固定资产3.2亿元,有机械专业部、建筑专业部、财经护理部、信息技术部、教育旅游部五个专业部,开设汽车制造与检测、幼儿保育、护理等27个专业,是全国“传承行知血脉,庚续育才基因”规模最大的中职学校。 学校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以打造“尚上行知”党建品牌为目标,坚持 “两融三化”的工作思路,实施思政引领等四大工程,全面提升党建工作水平。学校以“尚上行知教育,培养实干人才”为培养理念,以“行知合一,育才为本”为校训,在“生活教育”论指导和实践中,着力培育“爱校爱生,教人求真”的教风和“吃苦中苦,做育才人”的学风。 学校以“教学做合一”教学模式为抓手,以技能大赛为切入点,大力推进“行知岗课赛证”综合育人,系统构建具有职教特色的“生利”课程体系,创新实施“行知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内多所优质高校合作,开展“3+4”、“3+2”办学模式。学校大力推进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构建了“学校与企业”“学校内各单元”的产教融合双循环模式,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等107家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学生就业率99%以上。 在传承陶行知教育思想的“行知路”上,学校抢抓职教发展机遇,落实深化职教改革要求,全校师生昂扬向上、聚力奋进,努力将学校建设成为行知特色鲜明的“重庆一流、全国领先、世界水平”的中职名校。
-
重庆市涪陵区职业教育中心涪陵职教中心始建于1963年,是一所公办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重庆市高水平中等职业学校、重庆市优质中职学校和优质专业立项建设学校。学校占地面积167亩,总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现有教职工293人,教学班98个,在籍学生4068人。 学校现有高考升学部、学前艺术部、机电汽修部、建筑信息部、旅游商务部等5个专业部。开设有电子商务、学前教育、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新能源汽车应用与维修等15个专业。建有校内实训基地13个,实训室90间。建成校企合作生产性实训车间、校中厂4个,校外顶岗实习基地67个。 办学60年来,以“道艺”文化引领学校发展,以“新六艺,养六商”为育人模式,为社会培养输送了4万余名高素质技能技术人才,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
重庆市大足职业教育中心重庆市大足职业教育中心是全区唯一一所公办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第三批国家中职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重庆市高水平中职学校、重庆市中职“双优计划”项目建设单位,办学水平列重庆市中职学校前列。学校先后获得全国厂务公开先进单位、全国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6.27”工程示范学校、全国职工教育培训示范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等国家、市级荣誉40余项。 1983年转制办中职,近40年发展,目前现有学生6000人,教职工311人,其中专任教师272人,研究生学历68人,专任教师高级职称84人(含研究员2名),占30.88%,中级职称103人,占37.87%。“双师型”专任专业教师占专业课教师67.86%。现有市级学科教学名师2人,市级学科带头人1人,教学创新团队5个。 学校占地面积330余亩。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目前已在大足石刻文创园(三驱镇)建成大足石刻文创公共实训基地,在大足高新区(万古镇)新建分校,实施“一校三区”发展,学校仪器设备总值6000余万元。 现开办加工制造、旅游服务、文化艺术等十一大类24个专业,现有国家示范校重点建设专业一一数控技术与应用,旅游服务与管理;重庆市首批特色专业民间工艺一一石雕石刻方向,重庆市骨干专业一一汽车制造与检修、计算机应用、智能制造(工业机器人)专业,基本构建了石刻文创旅游专业群、智能装备制造专业群、数字经济与现代服务专业群。紧扣市场需求,新开发服务第一产业休闲农业与经营专业、第二产业新能源汽车专业、第三产业美容美发形象设计专业。
-
曲靖应用技术学校云南省曲靖应用技术学校创建于1979年,前身系云南省曲靖农业机械化学校,2002年更为现名,2009年9月搬迁入驻曲靖市职教中心。学校始终秉承“育德习能、勤奋成才”的校训精神,传承“忠诚教育、严谨治学、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教风和“遵章守纪、勤学苦练、求真务实、全面发展”的学风,坚持“立足云南,服务社会,以工为主,综合发展”的办学策略,践行“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的办学理念,现已发展成为一所办学实力雄厚,设施设备齐全,培养汽车、机电、电力、商贸、信息、建筑、烹饪等行业中、高级职业技能人才,集学历教育、短期培训、技能鉴定为一体,全日制中职教育与函授高等教育、开放高等教育、网络高等教育协调发展,工科特色鲜明的全日制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中国职业教育百强学校。学校现占地273亩,总投资3.09亿元,建筑面积17.9万平方米,可容纳在校生上万人。校园环境优美,教学生活设施完善,教学楼、实训楼、多媒体教室、图书室、阅览室、学生公寓、食堂、超市、医务室、塑胶田径运动场、硅PU篮球场、排球场等一应俱全。校内建有滇东北最大的校内汽车营销和维修实训基地——珠江源汽车城,校办工厂、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站、国家级电工电子公共实训基地、曲靖中职学校首家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及云南省第26职业技能鉴定所、机动车驾驶培训站等机构,可进行机动车驾驶、汽车修理、电工维修等59个工种的技能培训和9个工种的技能鉴定。通过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实现了工学交替、理论与企业生产实践的相结合,实行订单培养、委托培养、送教上门及产教结合等人才培养模式,先后开办“中德诺浩汽车订单班”、“吉利高级蓝领班”、“帝安电梯订单班”、“鹏博士冠名班”、“宝升钣喷技师”、“松骋快修保养技师班”、“海魂硅藻泥班”、“现代学徒制班”等特色订单班,为行业企业“量身定做”合格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近年来,学校先后引进和自筹资金8000余万元建成餐饮酒店旅游服务、电子商务、建筑装饰、国家级电工电子、创客空间、滇菜研发中心、智能制造机器人等近80个校内外人才培养实训基地。不断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突出应用技术与实践教学,强化学生技能实训能力,实现“专业与产业对接”、“技能与企业岗位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构建“专业基本能力+岗位专项能力+岗位综合能力+岗位拓展能力”的人才培养体系,推行以“项目化”、“理实一体化”等为主的人才培养模式,使每个专业都与一个或多个企业深度合作。 学校在改革发展中聚力前行,主动适应社会和市场变化,紧紧围绕强内涵、稳规模、重质量、铸品牌、创特色发展目标,创新办学之路,上挂下联、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办学,始终坚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形成“全员育人”、校企“合作育人”、学生“自我管理”的德育工作特色。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牢固树立“教学为中心,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质量求生存,特色求发展”的职教办学理念,全面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学历提升、培训引领、考核促进、大赛锤炼四项措施为推手,提升教师专业能力;突出应用技术与实践教学,实现“专业与产业对接”、“技能与企业岗位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推行以“项目化”、“理实一体化”等为重点的教学模式改革,实现了学校与市场“零距离”对接,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完美结合的“前校后厂”职教办学模式;开展“校校联合”和“校企合作”,与企业建立了长效合作机制,引厂入校,形成了“校中厂、厂外校”,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打造了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工作就业的人才培养直通车,搭建起双向就业平台,为滇东北乃至西南省区人才培养和校企合作树立了新的典范,在升学教育、就业教育和成才教育等多个领域均取得突破性进展。学校紧紧围绕云南省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强省和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打造滇中经济圈,曲靖市建设“现代农业强市、现代工业强市、珠江源大城市”的发展战略为契机,深化改革,抢抓机遇,以打造汽车运用与维修、机电技术应用、电子商务、计算机网络技术四个重点专业和数字化校园支撑专业建设特色项目为目标,整合学校资源,加强学校内涵建设,加大校企合作力度;以“就业为导向、服务为宗旨、质量求生存、特色求发展”的办学理念,创新办学多元发展,畅通成才立交桥。现已形成3+2连读高职、“三校生”高考升学班、冠名班、订单班等办学层次和培养模式,不断提升职业教育的现代服务能力,着力打造品牌专业、精品课程,砺炼名师,创建名校。近年来,学校积极组队参加各种技能大赛,全面检阅了学校的办学实力,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展示了学生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实现了“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并于2013年、2014年连续两年协助云南省教育厅、曲靖市政府成功地承办了云南省中职学校“松骋杯”汽车运用与维修技能大赛,2018年协助曲靖市总工会、曲靖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承办了云南省第五届滇中城市经济圈职工职业技能大赛电工和汽车维修工决赛。近年来,学校在全国技能大赛、云南省技能大赛、全国创业创新大赛、全国行业技能大赛中屡获佳绩。参加了电子商务、汽车维修、中餐烹饪、旅游、演讲、信息化教学、电工电子、信息技术、职业素养、建筑测量等20多个赛项,共荣获各类奖项200多个,学生获奖113人次、参赛教师获奖59人次、指导教师获奖85人次;其中国家级一等奖3次,二、三等奖4次;省级团体一等奖4次、二等奖10次、三等奖10次;省级贡献奖1次、特别贡献奖1次;教师多篇论文在中国农业工程学会、云南省农业教育研究会等学术年会中荣获佳绩。学校办学成果得到了上级有关部门及社会的肯定,《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职业技术教育》、《中国职业教育年鉴》、《云南农业教育研究》、《云南日报》、《云南经济日报》、《曲靖日报》、《曲靖电视台》、《曲靖教育》、《曲靖工会》、《珠江网》等媒体多次对学校办学经验进行了宣传报道。学校先后荣获“中国职业教育百强学校”、“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全国德育管理先进学校”、“全国德育管理科研优秀成果奖”、“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全国职工教育培训示范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职业教育专业委员会委员单位”、“全国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实验校”、“全国最具办学特色示范(院)校”、“云南省文明单位”、“云南省文明学校”、“云南省平安校园”、“云南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云南省农机系统先进单位”、“云南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云南省用延安精神办学育人先进学校”、“高技能人才培育先进单位”、“云南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云南省爱粮节粮之星”、“成人教育先进集体”、“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毒品预防教育先进学校”、“曲靖市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曲靖市防范处理邪教工作先进单位”、“曲靖市法治示范学校”、“曲靖市职业技能鉴定先进单位”、“曲靖市扶贫先进集体”等200多项荣誉称号,学校的美誉度和品牌影响力日趋彰显。
-
丽江民族中等专业学校丽江民族中等专业学校地处拥有3项世界遗产桂冠的云南省丽江市,座落在丽江市古城区北象山脚下清溪水库旁。 学校办学历史悠久。2003年,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由原来建于1957年的丽江农校、建于1958年的丽江卫校和建于1979年的丽江财校合并组建,拥有60多年的办学历史。 学校办学条件足够。校园占地260亩,校舍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校园绿化面积5万平方米,实验农场及实训基地占地面积18亩,拥有校内实践基地11个、校外实习基地23个,固定资产总额9000多万元,其中教学实验设备价值2559.89万元。 学校办学成果丰硕。先后获得“国家级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国家级校园足球特色学校”,“云南省文明单位”、“云南省园林单位”、“云南省平安校园”、“云南省民族团结教育示范学校”、“云南省德育工作先进集体”等107项荣誉,是“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滇西北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基地、云南省“边疆民族地区综合性中等职业学校”,丽江市“人才工作示范点”、丽江市“青春健康教育”示范基地,是丽江市唯一的一所公办综合性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在职在编教职工192人,公益岗教师18人,技师编外教师9人,外聘教师52人。其中,省级教育督导评估专家1人,省级学科带头人4人,市人民政府督学2人,市级评估专家1人,市管专家1人,丽江市教学名师3人,丽江百名财经人员2人,丽江市教育教学能手1人,硕士研究生12人,在读研究生8人,高级讲师69人,“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54%。 学校办学特色明显。学校坚持“立德树人为根本,服务发展为宗旨,面向市场为导向”的办学理念,秉持“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育人理念,以“团结、勤奋,求实、创新”为校训,以“立德树人,技行天下”为校风,以“仁爱精技,博学善导”为教风,以“乐学善思,修德砺能”为学风,学校内涵建设自成体系。 素质教育全面化。坚持学生成长为根本,依托丽江民族中专,2012年成立云南开放大学丽江开放学院,实施中职高职衔接教育;2013年丽江百年职校开办,提供全免费优质职业教育,专门招收家庭经济特别困难而又有志成才的初高中毕业生;2018年成立云南技师学院丽江分院,专门培养动手能力强的高技能型人才;2019年成立丽江市技工学校,着力拓展技能型人才培养渠道,学校分在四个校点办学,形成“五校一体”融合办学格局。每年举办校级技能大赛,积极组织参加国家、省、市组织的各类技能大赛并多次获奖,落实中职生学费减免政策,落实国家、省、市奖学生助学金,对连片贫困农村户籍学生进行资助。实施理论课教学与实践教学相协调,积极开展各种文体活动,建有15个学生社团,着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2020年有各类学籍在册学生7323人,其中:中专1262人,五年制大专2420人,技师丽江分院1439人,开放大学丽江分院2202人,学生来自22个民族。 专业建设集群化。学校开设有7个专业群31个专业,其中中高职教育的专业有:护理、助产、中药、农村医学、医学检验技术、中医康复保健、幼儿保育、会计、会计电算化、市场营销、运动训练、园林技术、畜牧兽医、旅游服务与管理、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汽车运用与维修、汽车电子技术应用、铁道运输管理、计算机应用、通信技术、机电技术应用、电子商务、工艺美术、舞蹈表演等24个专业。技工教育的专业有:机电一体化、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汽车维修、通信网络应用、药剂制剂、航空服务等。实现了精品专业与普通专业突出特色融合发展,其中护理专业、技工教育专业是省级骨干专业,农村医学是国控专业,畜牧兽医、园林园艺、旅游管理、会计电算化、幼儿保育、高星级酒店运营与管理等专业是市级示范专业。学校突出优势和特色,对技术专业课程开启了实训化教学,实现学生寓学于练的良好循环,使学生毕业走上工作岗位时拥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娴熟的动手能力。 融合办学多样化。学校积极探索多层次、多渠道办学的路子,加强校校合作、校企合作、校政合作。与省内外12所高等院校合作,实施“3+2”办学;与云南农业大学、云南财经大学、成都电子科技大学等省内外多所高校实施大学专科、本科函授等形式办学;与12家医院合作,建立了实习训练基地;与北京商鲲教育集团、中智上海经济技术合作有限公司、上海市杨浦区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深圳华辉升人力资源有限公司、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一心堂”、“健之佳”等10家企业合作,共建急需专业实习基地,实现“订单”式培养;与古城、玉龙、永胜、华坪、宁蒗一区四县政府合作,着力培养乡村医生、畜牧兽医、高原特色种养植等专业人才。 努力实现“办学即办企,招生即招工,上学即上班,毕业即就业”的目标。 学校办学效益明显。学校在办学中不断完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完善中职与高职教育的衔接,与合作高等院校就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专业设置、课程改革、师资培训、教学资源建设等方面进行密切协作,进行五年贯通培养,学生通过“3+2”培养模式,完成学业后获得大专学历,后可继续深造。在学生培养过程中,注重落实国家1+X证书制度,即“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组织学生参加护理专业的护士资格证、育婴师资格证、幼儿保育专业的教师资格证等资格证考试。实现了学生们学有所长,学有所获,就业有门,创业有方。注重做好就业指导推荐,每年举办“毕业生双向选择洽谈会”,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建校至今,学校培养了30000多名管理人才和财经、医疗护理、农牧业等方面专业技术人才,在各行各业发挥了重要作用,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学校发展前景广阔。为加快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充分整合职业教育资源,丽江市委、市人民政府加快推进了丽江职教园区建设,项目占地面积1000亩,总投资15.8亿元,已于2019年12月全面开工,园区建成后,丽江民族中专、丽江开放学院、云南技师学院丽江分院、丽江百年职校、丽江市技工学校将作为第一批入驻园区的学校,将对接市场需求,着力深化学校办学体制改革和育人机制改革,在过去多年来持续努力打下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办学体制机制创新,着力推进学校由政府举办为主向政府统筹管理、社会多元化办学的格局全面转变,由追求规模扩张向规模与质量协同发展转变,由参照普通教育办学模式向企业社会参与、专业特色鲜明的类型教育全面转变。积极创造条件,努力申报组建高职院校,打造中职为基础、高职专科为支撑、高职本科为引领,学历教育和技工教育结合、办学质量好、市场化程度高、有较好内涵发展又有较强外延拓展的复合型职业教育综合体,引领和推进丽江和滇西片区乃至全省中高职衔接职业教育发展。
-
太原铁路机械学校太原铁路机械学校创建于1949年8月,是新中国成立前夕在华北地区成立的第一所铁路学校,68年来,为铁路和地方建设培养了6万余名专业技术人才,是首批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国家首批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山西省中职教育管理五星级学校。学校座落在太原市坞城东街20号,交通便利,环境优美。 学校一校两区,占地总面积200亩,建筑面积12.5万平方米。学校设有28个中专专业,其中11个铁路特有专业和17个社会通用专业;8个省级示范专业,2个铁路优秀专业点。招收初中三年制、高职“三二分段”和高中一年半制学生,在校生7000余人。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288人,其中专任教师221人,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86人,中级88人,具有硕士学历的教师57人,专业教师中“双师型”教师达到90%以上。学校有省部级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山西省青年教学专家、省师德标兵等优秀教学名师16人。学校是全国铁道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山西职教学会理事和太原市总工会技术协会会员单位。 学校教学设备精良,实验实训设施齐全。建有电力机车司机培训基地、国家级数控实训基地、国家级焊工实训基地;建有省级电工电子、轨道交通、电力机车运用与检修、电气化铁道供电等26个校内实习实训场所。针对性的实习实训锻炼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在历届国家和山西省职业技能大赛中学校均取得了优异成绩。通过实习实训,毕业生双证率达到100%。学生初次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学校建有山西铁路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和校办实习实训工厂;拥有集教学、管理、服务于一体的校园信息化网络系统。 学校高度重视校企合作,作为职业学校,多年来,学校始终秉承为企业发展服务,以企业需求为本的办学理念,学校与太原铁路局等多家用人单位建立了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实现了与企业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共同进行课程建设、实习实训场所建设等,极大地促进了教学与企业、岗位需求、学生技能学习的有机结合。 学校与神华集团神朔铁路有限公司、朔黄铁路有限公司合作十年来,输送了600余名电力机车司机。神华铁路集团、中铁电气化局等50余家企业已成为学校学生顶岗实习和就业的稳定合作企业。 近年来,学校紧紧围绕山西省经济转型、产业结构需求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立完善,形成了以铁路专业为优势、装备制造专业为主导、现代物流、信息管理服务为补充的办学新格局。学校先后获得“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单位”、“山西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山西省文明和谐单位”、“山西省创建平安校园先进单位”、“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状”、“山西省职工职业道德建设标兵单位”、“山西省高校文明和谐单位标兵”等多项荣誉称号。
-
山西省工业管理学校山西省工业管理学校创建于1978年,直属于山西省教育厅,位于太原市并州南路狄仁杰故里,东侧毗邻唐槐公园,是国家级重点中专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山西省管理五星级学校。建校近40年来,学校发展成绩斐然,办学水平和规模居于全省前列,学校被国家相关部委和行业授予国家级信息化建设学校、全国机械行业骨干职业院校、全国机械行业校企合作与人才培养优秀职业院校、山西省装配制造教育集团骨干学校、山西省材料与信息职业教育集团骨干学校,且连续获得山西省高校文明标兵单位和山西省“平安校园”先进单位等称号。 学校拥有机电工程、汽车工程、计算机工程、管理工程和现代服务五大门类16个专业,其中,国家示范学校重点建设专业4个,省级示范专业4个,在校生4000余人,专任教师107人,硕士研究生21人,其中,高级讲师47人,“双师型”教师62人,省级专业带头人4人,省级骨干教师和教学能手8人。学校教学设施完善,教学手段先进,拥有现代化的计算机网络中心、资产逾2000万元的国家级数控实训基地、汽车实训基地、电气设备安装与维修实训室、PLC机电一体化实训室、工业机器人实训基地、会计电算化实训室、安检实训室、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 学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先后与全国170多家大中型知名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伙伴关系,签订了联合培养与就业协议,源源不断地向企业输送优秀毕业生,连续10年,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建校以来,为社会培养出数以万计的中、高等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成为我省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和国家工匠的摇篮。 山西省工业管理学校全体师生热忱欢迎有志向的考生来我校成长、成才,改变自己的命运,成就辉煌的未来。
-
山西省农业机械化学校山西省农业机械化学校创建于1958年,隶属于山西省农机局。1980年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重点中专,2000年被评定为国家级重点中专,2009年被省教育厅确定为我省“送教下乡”试点学校和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承办学校,2013年被省教育厅评为“山西省中等职业教育管理五星级学校”,被省扶贫办确定为“山西省中职教育扶贫定点学校”,2014年完成“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并通过了省和国家有关部门的验收,被命名为2014年度“省直文明单位”。学校农、工双科并举,教学、培训、生产、科研一体,校企、校农、校校合作办学,发展成为具有优质办学资源的中等职业学校。 学校兼备专科教育、高职教育的实力和条件。2012年开始,与山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山西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山西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合作开办三二分段、中高衔接的高职班。 学校面向三农,面向企业,面向社会,实行多层次、多渠道、多种形式办学,为社会培养输送了3千多名高等专业技术人才和4万余名中等专业技术人才,培训汽车、拖拉机驾驶员等各类农业技术和实用技能人才6万余名。学校先后被省教育厅、省计委授予“山西省文明学校”、“山西省德育先进学校”、“山西省十一五先进集体”、“山西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山西省中专招生工作先进集体”、“山西省大中专学校学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被农业部授予“全国优秀职业技能鉴定站”,被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职工培训示范点”。 学校位于世界文化遗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平遥,占地面积365亩,建筑面积12.89万平方米(其中教学用面积10.9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3251万元,图书馆藏书21.5万册,电子图书30万册。学校被誉为“花园式校园”,环境优雅安静,教学和生活设施齐备完善。现有全日制在校生3000余人,采取准军事化管理,实行理实一体教学模式,保证学生健康安全成长。 学校工作人员编制为226名,现有专任教师170人,其中具有研究生学历26人,高级职称53人,国家级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9名,省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和教学能手18名,“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的95.9%。 学校开设有汽车运用与维修、机电技术应用、计算机及应用、数控技术应用、机械加工、供用电技术、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农机使用与维护、农村电气化、农产品保鲜与加工、设施农业技术、旅游和文秘等20个专业。其中农机使用与维护、汽车运用与维修、机械加工技术、农村电气技术、计算机应用等5个专业为国家示范校重点建设专业,农机、汽修、机电、计算机、数控技术、机械加工、电子电器等7个专业为省级示范专业。 学校建有国家级农业机械化实训基地、国家级职业教育汽车维修实训基地、国家电子信息产业技能人才培养实训基地、国家农业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山西省计算机应用能力考核点、省级电工电子及自动化实训基地、省级机械加工技术焊工实训基地、省级数控加工技术实训基地、省级计算机应用实训基地、晋中市阳光工程培训基地等,建有实训室85个。开办有机动车驾驶员培训学校、汽车修理厂、实习工厂、实验农场、科技设施农业园区等校内实训生产基地等。近年来学校深入推动校企合作、校农合作、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的培养模式改革,建立有50多个稳定的校外实习与就业基地。 学校建有高标准理实一体化教室10个,多媒体教室30个,录播室1个,专业教学资源平台6个,远程教育平台1个,数字化教学资源总量达1.4t,学校现代化、信息化建设水平达到了国家示范校的标准。 学生学习期间,可在校内直接考取汽车驾驶证、汽车维修工、电工、焊工、数控车床操作员、计算机应用、农机操作手与维修工等30余种全国通用的职业资格证书,毕业即可持证上岗,顺利就业。近年来,学生在上海、武汉、苏州、广州、芜湖、北京、天津、青岛等地和本省的三十多家大中型企业就业,一次性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 学校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以素质教育为根本”的办学方针和“面向社会,面向三农,面向企业,面向现代科技”的办学方向,以“责任,尊重,敬业,奉献”为校魂,以“振兴涉农教育,办出双科特色,建设国家示范,迈向高职学院”为办学目标,树立“管理治校,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多元活校,规模持校”的办学理念和“校以人为本,师以德为先,生以学为上,人以诚为美”的教育理念,大力改革培养模式,改革教学模式,改革办学模式,改革评价模式,创新教育内容,加强队伍建设,完善内部管理,提高办学的规范化、信息化、现代化水平,通过“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活动育人”的系统工程和“校企合作,校乡合作,校校合作,顶岗实习,工学交替,中高衔接”的培养模式,让学生成长有基础,从业有本领,深造有平台,就业有保证,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专门人才。
-
贵州特殊教育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贵州特殊教育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于2016年5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同年9月开班办学,一类公益事业单位,直属贵州省残联管理。学校目前开设有农产品加工与质量检测、民间传统工艺、工艺美术、计算机应用、中医养生保健、服装设计与工艺、西餐烹饪、现代家政服务与管理等8个专业。 学校作为贵州省第一所公办特殊教育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坚持教育与就业并重、技能与素养齐抓的原则,秉持“人道、博爱、开放、和谐”的办学理念,贯彻“无私奉献,残健共融”的办学宗旨,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教研水平,努力形成教育、培训、教研、服务、产业“五位一体”的办学模式。学校针对各类学生的特点,努力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优秀人才,并通过政策保障、社会吸纳、产业扶持等渠道,力争让每一名合格毕业生都能实现高效、长久的就业。
-
贵州省邮电学校贵州省邮电学校创建于1958年,是省内唯一一所专门培养通信技术人才的中等职业学校。建校50余年来,我校为贵州及部分省区市邮电通信行业培养了约2万多名业内人才,培养的中专、技校毕业生绝大部分分布在贵州省的所有县、市,坚守在各通信运营商(包括邮政)的各个岗位上,相当多的毕业生在电信、移动、联通和邮政等行业担任各级领导和技术专家。另外在四川、重庆、云南、西藏、湖北、海南等省、区、市也有我校的毕业生。 贵州省邮电学校孟关校区位于贵阳市政府重点打造"西南一流”汽贸城旁,距花溪大学城15分钟车程,人文环境怡人,紧邻十里河滩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孔学堂、花溪公园、青岩古镇等旅游景点,是求学、休假的理想胜地。贵阳校区建筑面积28000多平方米,可容纳近3000人规模的校园,现有在校生近2000人,配套设施齐全,每个寝室设有独立卫生间,24小时热水及可直接饮用的直饮水,有钢琴、舞蹈、绘画、汽修、大数据等多个实验室,其中人工智能实验室是与广州汇邦集团共建。 学校拥有完善的教学设施设备和固定的高素质专业教师队伍,依靠先进的办学理念、科学的教学方法和严格的教学管理,使教学质量得到根本保证。学校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我校学生屡次获得全省、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奖赛奖项。学校推行“1+X”证书制度,使学生“一技在手,终生无忧”。
-
贵州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贵州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遵义市农广校)是一所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学校位于贵州省贵阳市云岩区,附近环境优美,交通便捷,隶属于原遵义地区农牧林业局主管。 学校成立于1984年7月(遵地编字[1984]53号),2000年11月升格为副县级事业单位,同时加挂“遵义市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牌子(遵市编[2000]14号),隶属于遵义市农业委员会。 遵义市农广校是一所集教育培训、技术推广、科学普及和信息传播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农民教育培训机构,是运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开展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的学校,是覆盖广大农村的远程教育培训体系。加挂“遵义市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牌子,旨在加强农民教育培训的组织和管理,统筹协调农民科技教育培训资源,有序有效开展农民教育培训。
-
贵州省广播电影电视学校贵州省广播电影电视学校创办于1966年,原名贵州省广播学校,1983年扩展为贵州省广播电视学校,2010年延伸为贵州省广播电影电视学校。办学50年来,一万多名毕业生从这里走向社会,走向各自的事业,谱写着自己多彩的人生。在贵州广播电视战线上,无论是新闻岗位,技术岗位,还是播音主持岗位,都活跃着曾经的广校学子的身影。也正是这些曾经的广校人,书写了贵州省广播电影电视学校曾经的辉煌。 学校目前的办学层次有中等职业教育、中国传媒大学函授与远程大专、本科教育。学校中职层次开设有播音与节目主持(含节目主持、新闻采编、旅游导游方向)、节目制作、电影放映与营销、电影放映技术、电子电工技术、网络与多媒体技术、酒店管理、汽车应用与维修等专业。广播电视技术相关专业是我校的传统专业,当前我省各地县广电事业的技术骨干大多是本专业的毕业生;新闻采编专业是我校的优势专业,众多的毕业生如今在我省新闻战线上大显身手。播音与节目主持专业是我校的品牌专业,在贵州,从贵州电视台,到贵阳电视台,再到地县级广播电视台,著名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中,总能找到广校毕业生的名字。中国传媒大学函授与远程教育大专层次开设的专业有新闻与传播、摄影摄像技术、播音、广播电视技术等;本科层次开设的专业有新闻学、广播电视编导、电子信息工程、播音等。
-
贵阳市交通学校贵阳市交通技工学校(贵阳市交通学校)成立于1979年,系贵阳市交通委员会(贵阳市交通战备办公室)所属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是以交通运输类专业为主的省级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是省、市职业教育“9+3”百校大战、内涵行动计划、中职强基工程项目、兴黔富民实施学校之一。 学校位于贵阳市南明区新寨路359号,占地面积127亩,建筑面积5.7万m2;拥有12000余平方米的实训基地,600余台计算机机房、68间多媒体教室;4000万元的实习实训设施设备,学校教学设施设备齐全、管理严谨,为学生实践教学、技能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学习保障。 学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培养德智体美劳技术技能型复合人才为宗旨,以“办优质交通学校,办优质技工学校”为目标,以“理论为精、实践为重、技能为先、人格为本”为办学理念,拥有一支事业心强、关爱学生的师资队伍,大学学历以上的教师90%,“双师”型教师60%,保证了学校的教学质量。
-
贵阳市体育中学贵州体育中学创建于1987年,是贵阳市一所具有体育特色,多学历层次培训的综合性学校。它以选拔、培养和输送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和合格的中等体育专门人才为目标,学校位于贵阳市宝山路111号,占地面积25000平方米,有教学楼、多媒体教室、微机室、图书室、训练馆、400米塑胶跑道的运动场、人工草坪足球场等其他体育配套设施。 学校文化教学和体育训练师资力量较雄厚,现有教职工74名,其中高级教师8人(具有体育专业的高级讲师1人),中级教师27人(一级教练4人,具有体育专业的讲师4人),初级教师31人,双师型教师42人。教职工中有市、区人大代表各1名。学校设有田径、跆拳道、举重、击剑、射击、射箭、拳击、篮球、水上运动、健美操等10个体育专项。现有在校生321名,其中,中专学生145名,初、高中学生176名,业余体育训练班学生800余名。
-
凤冈县中等职业学校凤鸣高岗,其声和焉,凤飞于斯,其民幸焉。凤冈,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地方,一片茶林遍地、茶香悠然的热土,养育着44万勤劳朴实的凤冈儿女,谱写着改革开放的崭新篇章。南来北往的杭瑞高速公路边,风景如画的彰教湿地公园旁,坐落着一所环境优美、生机勃勃的学校——她,就是凤冈县中等职业学校。 凤冈职校是一所公办全日制省级示范普通中等职业学校,1985年建校,至今已有34年办学历史。学校牢固树立“质量兴校,特色办学,创新发展”的办学理念,坚持“厚德、强技、乐学、进取”的办学指导思想,准确把握学生发展方向,满足企业、学生及家长需求,34年来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学校现有占地面积200亩,建筑总面积74000余㎡,在校生3767人,73个教学班。教职工273人,其中高级教师64人。凤冈职校下设学前旅游分校、农工护理分校、汽车机械分校、信息服装分校和培训中心,其中学前教育、农学、机电技术应用和服装4个专业为省级示范专业。汽车、计算机两个专业为市级示范专业。学校建有各类专业实训室80余间,名师工作室4间,省级名校长石帮军工作室,省级名师任山工作室。校内引进了鸿泰汽车配件有限公司、上海网萌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贵州省红狼服饰有限公司、贵州绿色起源科技公司、附属幼儿园、学员宾馆、求精广告印刷厂、顺利汽车维修厂八家企业。学校已经形成“低进高出、低进优出”的办学态势,学校多次在省、市职教会中作经验交流发言,被各级各类行政部门评为先进单位,高职升学连续13年获全省第一,师生参加省、市、县技能大赛成绩斐然。先后有30余所中职学校到我校交流学习。
-
绥阳县中等职业学校绥阳县中等职业学校于1988年建校,先后评为省级重点职业高中,省级示范校,省级中职强基工程建设项目学校。近三年的质量提升工程项目中,我校获得了省级中职强基工程项目学校、省级精准扶贫基地、省级精品课程、服装制作与生产管理专业获省级示范专业、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省级职教名师工作室项目、贵州省1+X证书制度试点单位。 学校占地面积216.8亩,校舍建筑面积11.607万平方米,可容纳5000学生就读。现有学生3121人,开设导游服务、汽车运用与维修、幼儿保育、服装制作与生产管理等12个专业,各专业均建有配套的实训室及实训设备,能满足人人实训的条件,通过校企合作,实现学生高质量就业。 学校有在编教师140人,外聘工匠型教师40人,有有研究生19人,本科学历151人;高级讲师60人,省级教学名师、市县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等20人,“双师型"教师87人(占比51.8%)。 近年来,在各级教学能力大赛、教师基本功大赛、各级技能大赛中,教师4人获国家级三等奖、8人省级一等奖、16人获省级二等奖、14人获省级三等奖,学生13人获二等奖、7人获三等奖。2020年、2021年,我校共计1071名同学通过贵州省高职(专科)分类招生考试升入高校:录取率达92.5%。
-
湄潭县中等职业学校湘潭县中等职业学校的前身为1943年由民国中央实验茶场与浙江大学共同创建的贵州省立实用技术学校,学校坐落在风光秀丽的湄江河畔。自建校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通过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曾先后荣获“省级重点职高”和“国家级重点职高”称号。2010年我校被省人民政府确定为全省创建示范性职业高级中学的首批30所学校之一。2013年12月已顺利通过省级示范校验收。2015年被评为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渊潭测试点,2017年获“国家国防特色教育学校”,2019年荣获教育部、人社部联合授予“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2013年遵义职业技术学院茶叶专业分院在我校挂牌。建校以来,湄潭县中等职业学校紧紧围绕“抓质量、求发展,不断努力扩大办学规模;创特色,求灵活,为不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而努力”这一办学理念,从2010年至2020年中,我校学生在参加高考录取率均在98%以上,名列全省前茅,高出全省平均上线率30多个百分点,学生参加国家、省、市技能大赛多次获一等奖。学校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坚持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积极探索“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东西部联合办学的发展之路。认真贯彻教育部文件精神,充分利用东部城市、重庆直相市中等职业教育办学资源优势,进行联合招生合作办学。 学校现有教职工262人,学生3061人。是一所集湄源县中等职业学校、湄潭县职教培训中心、国家开放大学湄潭电大工作站、湄潭驾校,遵义职业技术学院湄潭分院(茶叶大专班教学点)为一体的多块牌子一套班子管理的中等职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