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份:
专业分类:
特色:
-
奉新县冶城职业学校奉新县冶城职业学校(奉新技工学校、奉新三中),是江西省首批国家级重点职业高中,江西省达标中职学校、江西省平安校园、宜春市名校,今年将升格为普通中专。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218人,专任教师198人,高级职称教师103人。每年开设教学班60个以上,在校生4000余人,多元化办学特色显著、亮点纷呈:设有“三校生”对口高考班、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高考班、艺术生高考班、综合班;“三校生”高考升学率多年稳居全省前列、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单招本科录取连续三年稳居全省第一,美术、音乐、舞蹈、体育特长生高考录取率逐年攀升。2018、2019年高考,我校连创佳绩,二本以上。上线人数均超210人。 为做精做强艺术特长,学校今年引进了省内最优质的美术培训机构艺境画室,最优质的音乐、舞蹈培训机构高达尚文化艺术学校,育狮日语培训机构,极大优化了专业教学资源,为提高艺术类专业的联考合格率提供了强力保障。 近年来,学校坚持“德技兼修”的办学理念,创新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模式,多种途径培养学生成人成才。现开设了学前教育、汽车美容与装璜、汽车运用与维修、电子应用、烹饪、中西式面点、电子商务等重点专业班。今年创办的公办附属幼儿园,将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实训、实习提供优质平台。学校教育教学条件明显改善,高标准安装了安防监控系统、人脸识别系统、教学一体机。宿舍、教室均安装空调和直饮水机,自助洗衣房吹风机等一应俱全。 从2018年开始,学校引进准军事化管理,规范学生日常行为,严禁学生带手机进校园,督促学生整理寝室内务,组织开展了大课间跑操、齐练武术操、经典吟诵等活动。通过完善的准军事化、封闭式管理,学生遵规守纪、自律自强,表现出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校园内呈现出文明、团结、平安、祥和的良好氛围。
-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职业教育中心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职业教育中心是一所市级重点中职学校,重庆市改革发展示范校、高水平中等职业学校和“双优”学校建设单位。 学校成立于1925年县立二年制师范,1996年改制为彭水成人中专,2001年更名为彭水自治县职业教育中心,2011年迁至长滩新校区,现占地340余亩,建筑面积9万余平方米,教职员工441人,教学班级107个,学生5317人。开设了旅游服务与管理、汽车制造与检测、服装制作与生产管理、计算机应用、中餐烹饪、电子技术应用、数控技术应用、幼儿保育、民族工艺品设计与制作、康养休闲旅游服务等11个专业,其中市级重点(特色)专业4个,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3个,骨干专业2个。当前,学校正以创建重庆市“双优”学校建设为契机,努力打造重庆一流、全国有影响、世界有交流合作的民族特色学校。随着区域产业的变革,县委县政府即将启动职教新区建设,规划1000余亩,拟投资12亿,按高职标准打造彭水职教新校区。 创新发展理念 面对职业教育发展新形势,学校立足地方经济建设,创新发展理念,深化“12345”发展理念,即围绕“立足世界苗乡,创办职教名校”的办学目标,抓好社区教育和职业教育;实施“规模发展、内涵发展、品牌发展”三大战略;夯实“管理、质量、产业、特色”四大支撑;做亮“美丽校园、德育名校、高考名片、民族特色、智慧校园”五张名片。学校美誉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先后荣获全国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全国美育特色学校、教育部国防教育特色学校、重庆市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先进集体、重庆市教育系统先进集体、重庆市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一等奖等荣誉称号。 提升育人质量 学校坚持 “以人为本”“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生态教育观;坚持“人人成才”“人人是才”“人尽其才”的多元人才观,加强学生德育,实行准军事化管理和一日常规管理,逐步提升育人质量。近几年实现学生规模化、高品质就业,毕业生就业率达98%以上,专业对口率达85%以上。高考成效显著攀升:2014年实现“0”的突破,38人升入本科院校;2015年69人升入本科院校;2016年118人参考,96人升入本科;2017年成功突破百人大关,194人参考,本科上线121人;2018年本科上线129人;2019年本科上线186人,专业技能满分25人,升学率100%;2020年548人参加职教高考,209人上线,高考排名全市第三,升本率全市第一。学生参加市级、县级职业技能大赛共获奖140余项,国家级、市级文明风采大赛共获奖150余项。 强化办学特色 学校从稳规模、强内涵、促转型着手,以“品牌兴校”发展战略思路,依托我县独有的旅游资源和历史文化,将民族民间文化技艺传承作为特色项目引入校园,建构了民族特色+“四化”建设体系,开设特色课程,聘请民间大师、非遗传承人6名,建立大师工作室4个,牵头成立了全国首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产教联盟,共建非遗产品电商平台,走出了一条具有民族地区独有的职教发展之路。民族文化建设成果丰硕,13名学生成为非遗传承人,17名学生到日本研修,11名学生实现民族文化创业;500余件学生作品参加国内外展览会,60余件原创作品获相关专利和知识产权保护;民族舞蹈《绣》在中国教育电视台2020年春晚播出;民族文化成果获得重庆市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形成典型案例2项,在全国多所学校推广应用,民族文化建设被树为全市标杆,并获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重点媒体报道,全国人大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民委副主任、重庆市副市长等领导多次到校视察,并给予高度评价。先后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校、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基地、重庆市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基地、重庆市民宗委民族教育特色学校等多项荣誉称号。 永远在路上 学校将永远坚持贯彻“以升学与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以服务为宗旨”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积极实施生态教育,努力打造技术技能型高考,全面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全力推进教师能力建设,加快内涵发展,打造办学品牌,提升学校市场竞争力、影响力,实现学校、教师与学生共同发展,把学校建设成为德育管理示范校、教学改革示范校、信息技术示范校、民族文化活动示范校。
-
金沙县中等职业学校金沙县中等职业学校前身是金沙一职中、金沙二职中,一职中1985年始建于大水,二职中1992年始建于县城光明路。2013年5月,县委、县政府整合职教资源,合并一职中、二职中,组建为金沙县中等职业学校,并与金沙县农业广播学校、金沙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金沙县教师进修学校整合,组建为金沙县职业教育中心。办学条件根本改善。按照产城互动、职园一体的思路,县财政投入3.5亿元在金沙经济开发区新建占地247亩、建筑面积8.99万平方米的金沙县中等职业学校新校区,2012年6月开工建设,2013年8月建成投入使用。入驻新校区以来,学校多方投入资金5500万元,用于各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数字化校园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等各项建设,办学条件得到根本改善。 师资建设成效显著。2013年以来,县政府通过整合现有师资、公开招考、出台优惠政策招聘六所教育部直属师范院校毕业生、聘任兼职教师等多种渠道补充专业紧缺师资,壮大了师资队伍,优化了师资结构。学校采取校本培训与“省培”、“国培”等外派培训相结合的形式,通过青蓝工程、岗位练兵等途径提升师资水平。近几年全日制在校生稳定在6300人左右,有教职工419人,其中教学及专业实训指导教师294人,高级教师28人,中级教师62人。一支数量足够、质量合格的师资队伍已初步形成。 专业设置逐步优化。建立动态调整机制,通过巩固提升老牌专业、积极争取国控专业独立办学资格、积极开发和增设新专业,专业设置渐趋合理。现有9个专业中,学前教育、护理、中医康复保健三个专业为国控专业。科学制定专业建设方案,提升专业建设水平,9个专业中电子技术应用、服装制作与生产管理、学前教育、电子商务4个专业为省级示范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为市级示范专业。 校企合作深度推进。按照“职园同域,校企共生,优势互补,合作双赢”的校企合作思路,金沙职校积极探索“产业园区+标准厂房+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采取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等形式向金沙经济开发区企业派送跟岗实习或工学交替学生4100多人次,顶岗实习学生3800多人次。尤其是2017年以来,在建设汽车运用与维修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申报和建设第三批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精立源省级创新创业教育基地的过程中,与金沙县金銮汽修厂、贵州吉利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湖南吉利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深圳兴富祥科技有限公司等县内外企业深度合作,共同探索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取得了初步效果。 内涵发展卓有成效。项目建设成效显著,共争取到省中职教育内涵发展行动计划建设项目14个,其他省级项目2个,国家级大型项目2个。教学改革深入推进,2013年秋季开始强力推行以“学案导学”为基本模式的教学改革,教师团队教改意识不断增强,教育质量明显提高。教育科研成果喜人,2015年承担6个省级科研课题全部结题,并获一等奖一项;2017年承担省科院一个十大教育发展课题子课题、一个省教科院规划课题、一个省职校学会青年课题,均已结题;2018年申报贵州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获二等奖。师资水平大幅提升,胡晓、王婷玉、陈艳3位老师在省级优质课大赛中均获一等奖,其中胡晓、王婷玉获一等奖第一名,陈艳被选派参加全国大赛。 金沙县中等职业学校在近几年的奋力拼搏中,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赢得了良好的声誉。2013年,在市、县两级教育工作目标考核综合评比中,获得了全市第一名、全县一等奖。2014年荣获市政府表彰的先进单位。2015年1月和5月,学校顺利通过省教育厅两轮评估验收,成为省级示范性中职学校,年终教育工作目标考核获全县一等奖。2017年,金沙职校成功入围省级文明校园创建单位。 放眼未来征程远,与时俱进谱新篇。今后一段时期,金沙县职业教育中心、金沙县中等职业学校将全面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和贵州教育强省纲要,抓机遇,解难题,谋发展,把金沙职教建设成为全市、全省一流的示范性中职学校,培养大批技术技能型人才,为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
龙里县中等职业学校龙里县中等职业学校依山而建,环境优美、教育教学设施齐全,校园位于龙里县城北龙瑞山下桃园——贵新高速公路龙里出口处。是贵州省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贵州省中职内涵发展行动计划“精准扶贫示范基地”、“创新创业教育基地”、“省级示范数字化校园”、“省级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省级示范专业(计算机平面设计)”、“省级职教名校长工作室”、“省级优秀教学团队(高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专业教学团队)”、“省级名师工作室”项目学校,贵州省中职强基项目学校,黔南州文明学校,贵州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学校设有贵州省第152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黔南州广播电视大学龙里县工作站,黔南州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点。学校主要培养中专(职高)学历的各类人才,举办中等层次的各类教育和普教职教相结合的综合高中,举办与省内高职院校联办的“3+2”五年制高职大专层次的教育、举办中等层次的各类职教培训,举办各种农业技术培训,进行农业技术开发研究、试验示范基地建设和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推广,举办教师业务进修和在职学历提高进修,与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省内大中专院校联合建立职业技术鉴定站、实施中等层次相关专业的技能鉴定。学校占地面积308亩,在籍学生总数3142人,教职工184人,(其中专任教师为140人,双师型教师66人,校外兼职人员36人,专任教师本科以上学历119人,专任教师高级职称25人)。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以《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为指南,以立德树人为宗旨,以“立青松品行、育大国工匠”为办学目标,以内涵发展提升质量为抓手、坚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以深化改革、创新机制、规范管理为工作机制,凝神聚力推进学校持续、健康发展。强化“四位一体”办学方向,坚持“三个六”培养目标,实行军事化管理,通过开展“一日一警句”等教育活动,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及传统美德,提升学校文化内涵,端正学生品行。创新发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作,积极创建“领导放心、家长满意、学生向往、社会认可”的新时代中等职业学校。
-
英吉沙县职业高中英吉沙县职业高中位于著名的“中国小刀之乡”、“中国色买提杏之乡”、“中国达瓦孜之乡”——英吉沙县西北角。英吉沙县职业高中始建于1991年9月,是一所以培养技能型专业人才为主要目标的全日制学校。学校在办好学历教育的同时,承接当地多工种短期技能培训任务。校区占地230亩,建筑面积60868.49平方米。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175人,外聘职业指导教师12人。开设服装制作与生产管理、汽车运用与维修、计算机网络技术、美容美发、中餐烹饪、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木材加工、机械加工技术、焊接技术应用9个实用专业,校内教学实训设施完善,共有标准化实训室20间,拥有校内基地7座,可容纳5000余名学生在校就读。
-
鲁迅美术学院附属中等美术学校鲁迅美术学院附中创建于1953年,是鲁迅美术学院创办的一所中等专业学校。学校与鲁迅美术学院的发展紧密相联,从53年建校至今,已走过了60多年的风雨历程,作为鲁迅美术学院办学体系的一部分,学校始终传承着鲁艺精神,坚持以培养综合素质高、专业技能突出、人文情怀高尚的优秀艺术人才为宗旨。1953至1969年间,学校曾招生11届共800多名学生,这一批学生大多数已成为我国美术界著名的专家和学者,杰出的毕业生有:原鲁迅美术学院院长兼辽宁省美术家协会主席、著名油画家宋惠民先生;北京画院院长、《毛主席去安源》作者、著名油画家刘春华先生;原辽宁画院院长、著名国画家赵华胜先生;原辽宁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辽宁画院副院长、著名油画家吴云华先生;原鲁迅美术学院副院长、著名版画家李福来先生等等。 学校后因“文革”等原因停止了招生,1978曾恢复招生,但仅招收一届30名学生,又因办学条件不足停止了招生。为适应艺术人才培养的需要,经辽宁省教育厅批准,1997年鲁迅美术学院附中重新建立,并于1998年开始面向全国招生。 学校现坐落于大东区望花中街146号,校园占地面积3.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学校实行全封闭寄宿制管理模式。学校拥有较充足的办学空间和完善的配套设施,除教学空间外,还为学生们提供了图书馆、多功能报告厅、计算机中心、美术展厅、餐饮中心、浴池、室内外体育场馆、卫生所、超市等学生学习生活所需空间。学校现有教职工145人,学生1160人。 经过近二十年的积淀,学校已经拥有了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专任教师共有84名,有48名教师拥有研究生学历,16名教师具有高级职称。文化课教师主要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辽宁大学等全国重点院校;专业课教师主要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等全国著名美术专业院校。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学校形成了严谨、求实、创新、奉献的优良教风,并取得了显著的办学成果。 学校以向鲁迅美术学院及全国各高等美术院校输送后备生;向社会输送中等职业美术专门人才为办学目标。学校注重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致力于把学生培养成为事业开阔、专业基础扎实、文化底蕴丰厚,并具有高尚道德情操、鲜明艺术个性和强烈创新意识的新型美术复合人才。 学校重视教学工作,坚持文化课与专业课并重。文化课教学通过推进课程教学改革,注重学生文化素养、创新意识和综合实践能力的提高;专业课教学坚持对学生进行严格而扎实的基本功训练的教学方向,注重对学生准确描绘物象能力和艺术创新能力的培养。 学校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学校坚持每年开展速写大赛、校园风景写生大赛、学生优秀作业展、校外写生实践、课本剧大赛及各项体育比赛等活动,为学生提升素质、展示才华搭建平台。学校十分重视学术交流活动,定期组织专家讲学,曾邀请著名画家陈丹青先生、刘春华先生、鲁迅美术学院名誉院长宋惠民先生、独立制片人温普林先生、意大利佛罗伦萨美术学院教授等国内外百余名专家学者来校讲学,开阔了学生视野,丰富了教学内涵,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二十年来学校成功地举办了“鲁迅美术学院附中师生作品展”、“全国美院附中学生作品巡回展”、“中韩师生作品交流展”等50余场重要展览,相继出版了《美院附中教学探访》、《鲁迅美术学院附中免试生优秀作品选》、《鲁迅美术学院附中教师作品集》、《美术教学训练系列教程》、《风景写生》、《几何形体》等专业书籍30余册,彰显了学校的专业教学成果。 学校在学院党委和上级教育部门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依法办学,办学方向明确,教学管理严格,办学效果突出。2012年以来,毕业生高考本科升学率一直保持在90%左右,2017年达到92%,其中有近60%学生考取了鲁迅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罗马美术学院等国内外重点美术院校。学生的优异高考成绩,彰显了学校较突出的教学和管理水平,为学校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学校现为辽宁省示范中等职业学校。学校现今师资力量、办学规模、办学质量、办学条件和管理水平均居全国同类学校前列。 面向未来,学校将秉承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念,弘扬与时俱进、追求卓越的精神,坚持求改革之真、务发展之实,不断拓展办学思路、提升办学层次、扩大办学规模、增强办学实力,努力创建国内一流美术学校。
-
辽宁芭蕾舞团附属芭蕾舞蹈学校辽宁芭蕾舞团附属芭蕾舞蹈学校始建于1994年,是由沈阳市教育局认定办学资格并颁发毕业证书的七年制中等专业芭蕾舞蹈学校,是国内规模最大的一所采取“以团带校、团校结合”办学模式的专业芭蕾人才培养基地。建校以来,我校为国内外艺术团体输送了大批的芭蕾人才,许多毕业生考入高等院校舞蹈专业继续深造,毕业后从事教育、编导、演艺、艺术理论等工作。 2018年成立青少年芭蕾舞团并先后排演古典芭蕾舞剧《胡桃夹子》和大型芭蕾舞蹈诗《四季》。我们不断学习国际先进的教学理念与经验,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使优秀学生得以在国际比赛和职业需求上具有强大实力。我们学生在国际四大芭蕾舞专业比赛,国家文化部一类大赛中,取得了多个大奖和金奖,实现了奖项的大满贯,是芭蕾专业领域里程碑式的突破,我们的师生成为了在国际上具有影响力的明星团队。
-
辽宁文化艺术学校辽宁文化艺术学校始建于1994年10月,是在李铁刚先生的倡导和著名艺术家李默然先生等老一辈艺术家的关怀下创办的。是一所国家承认的正规中等艺术专业学校。现已发展为具有舞蹈表演、影视表演、音乐(声乐、器乐演奏)、杂技魔术表演4个艺术专业的艺术类中等专业学校。建校多年来,学校一直致力于文化艺术教育和文化艺术传播交流两个领域的发展。在“以艺为本,服务人民”的思想指导下,学校本着“专家治学、专家执教”的办学原则,体现“小规模、高质量”的办学模式,坚持“以专业课教学为中心、以文化课教学为基础”的教学思想,制定并实施了“以质量和特色创名牌、以名牌和质量求发展”的战略目标,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积极探索国内外文化艺术交流与合作的最佳途径,培养出大批高素质的复合型艺术人才,在国内具有良好的信誉,形成了广泛的影响。 “校无大小,教无高下,学无长幼,育无国界”。一切为了孩子,一切为了发现孩子的艺术潜质,一切为了孩子的教育和成长。学校云集了国内外一批优秀的教育家、艺术家,利用自身相对灵活的办学机制和有利的办学条件,树立先进的办学理念,构建独特的办学模式,创出鲜明的办学特色。获得了学生、家长、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我校在中等艺术类学校中相对建校历史较长,具有良好的师资力量和办学经验.近年来,学校规模逐步扩大,教学水平日臻完善,教学管理严格规范,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学校与辽宁电视台、沈阳电视台及相关的艺术团体联合,积极安排学生实习活动,并经常组织学生参加国家、省、市各种艺术赛事,参赛选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尤其在参加“中国文华艺术院校奖”第八届全国“桃李杯”舞蹈比赛中,学校获得两个选送名额,两名学生分别获得全国二等奖和三等奖,单项成绩名列东北各院、校、团之首,名列参赛的中等艺术类院校榜首。学校始终坚持实用性艺术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式注重升学与就业相结合,在升学与就业两方面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成果。最近十年,毕业的学生在升学和就业率上连续创造100%。学生分别考入北京舞蹈学院、北京电影学院、北京民族大学、沈阳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天津音乐学院等高等学府;另有部分学生就业于全总文工团、总政歌舞团、煤矿歌舞团、铁路文工团、大连歌舞团、辽宁歌舞团等知名文艺团体。说明学校培养的学生能够适应社会需求,具有稳定的分配和发展空间,也为文化艺术的发展和艺术人才的培养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
辽宁人民艺术剧院附属艺术学校辽宁人民艺术剧院附属艺术学校(代码3621000152)创建于1994年,是经教育局批准开设的全日制艺术类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毕业后由教育局颁发中等职业学校毕业证书。 辽宁人民艺术剧院附属艺术学校坐落在辽宁省艺术中心院内,学校占地12512平方米。依托辽宁省文化演艺集团(辽宁省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分支机构辽宁人民艺术剧院,具有得天独厚的艺术氛围和我省最高水准艺术专业教育。学校秉承着“艺术造人,艺术育人”的建校精神和社会责任,通过教学深入化、授课系统化、专业知识体系化,构建了极具针对性、创新性的教学模式。 我校整合院团优秀教育资源,将系统的专业技能教学、科学的文化知识教育、精神文明建设三大方面的培养作为我校的教育培养方针。通过高质量的专家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以院带校的特色,建校以来,凭借我院每年近百场演出优势,最直接的为我校学生提供国家级的演出实践平台及国内外参赛机会,并在大赛中摘金夺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我校教师教授的学生考入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上海戏剧学院、北京舞蹈学院、沈阳音乐学院、辽宁大学艺术学院等专业艺术院校。我校与沈阳音乐学院、辽宁大学艺术学院签署了战略发展合作协议,在教学领域、师资共享、资源共享、交流实践等方面进行合作,与中国驻意大利语言办公室签署的留学协议内有多所意大利名校。与墨西拿音乐学院、意大利卢卡音乐学院、匈牙利李斯特音乐学院等国内外知名艺术类大学合作,为国内外专业艺术院校和团体输送高质量的艺术人才,扩大了我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影响力,为我省乃至我国的艺术教育事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