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份:
专业分类:
专业:
特色:
-
西和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西和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是陇南市重点职业学校。学校现有教职员工148人,在校全日制中职学生1783人,非全日制成人学历教育学生435人。学校占地100亩,建筑面积36469平方米,有图书10万余册。开设新能源汽车维修、智能养老、无人机操作、市政工程施工、计算机应用、文秘、电子商务、机电技术、汽车运用与维修、护理、园林技术、家政服务等专业。建有VR虚拟仿真、智慧教室、录播教室、电子商务、酒店管理、艺术插花、茶艺、老年护理、母婴护理、家政服务等28个省、市级实训基地。 学校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的方针,实行“联合办学、校企合作、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并举”的办学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可。近年来,学校被市教育局评为“德育工作先进集体”、“招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2017年被甘肃省人民政府评为“甘肃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毕业生升学率超过98%,居全市前列。学校每年进行各类职业技能培训1200余人次,进行职业技能鉴定1000人次以上,促进了农民收入增长,服务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多年来,学校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不断优化育人环境,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形成了适合校情的管理特色和教育教学模式,从而为每个学生提供了升学有渠道、就业有优势、创业有本领、终身学习有基础的教育。使西和职专成为学生向往、家长满意、社会认可的中职学校。 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下,学校的软件、硬件建设不断完善,教学设施进一步优化、功能更加先进,教书育人和服务社会的综合能力大幅提升,能优质地服务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发展。“乘长风破万里浪”,乘着国家发展职业教育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改革措施的东风,在县委、政府和教育局的领导、关怀下,学校的发展步入新时代快车道。全体教职工继续不忘教育初心,牢记育人使命,团结拼搏,再创辉煌。
-
合水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合水职专自1983年创办以来,栉风沐雨,数经变迁,筚路蓝缕,薪火相传,励精图治,弦歌不断,植根合水,为民育才,不忘初心,服务三农。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积极开展农村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取得显著成绩,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科教兴农先进单位”等称号。近年来,学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首、能力为重、特色为要”的办学理念,围绕努力创办“学生成才、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特色鲜明”的职业中专奋斗目标,创新办学模式,严格教学管理,强化德育工作,狠抓技能培训,大力开展教学改革,着力创办特色专业,努力改善办学条件,教育质量稳步提升,先后被评为甘肃省中小学德育示范学校、甘肃省首届文明校园、全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
-
甘南州中等职业学校甘南州中等职业学校是经省教育厅批准,原甘南师范学校、甘南畜牧学校、甘南藏族综合专业学校等三校整合的全日制综合性公办普通中等职业学校,学校占地面积200亩,总建筑面积达79000㎡,学校基础设施完备,现已建成图书楼1栋、教学楼2栋、实训楼3栋、宿舍楼2栋、学生餐厅、多功能体育馆以及标准化塑胶体育场,建有汽车应用与维修、幼儿保育(早教)、计算机应用、电子商务、旅游服务与管理、烹饪、畜牧兽医、建筑工程、汽车驾驶等多个国家级实训基地。建有专业实训室近百个,计算机教室7个、云计算机室1个、录播室2个、高智能交互一体机实现班班通,形成集教学、管理、服务为一体的现代化校园网络体系。学校在人才培养、专业建设、课程设置、教研教改、技能大赛、管理服务、校企合作、校校合作、家校共育、就业创业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全力推动中高职一体化,打造甘、青、川三省藏区职教新高地。学校东临祖曲河,西临当周风景区,南接合作森林公园,北接羚城佳美广场。既保证了学校有一个安静而优美的学习环境,又为学生的平时生活提供了便利条件。学校宿舍为六人一间,生活区内建有大型体育场、公共浴室、大型食堂(含清真食堂)及超市,能够满足学生在校期间的各种生活需求。
-
凉州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始建于1985年,是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中央电化教育馆第二批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实验校、全国百强特色中专学校、教育部“国防教育特色学校”、教育部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甘肃省重点学校、德育示范学校、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中职德育课程组主持学校、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优秀成人继续教育院校、卫生单位,被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确定为“优质生源基地”,学校被中共武威市委、武威市人民政府评为“武威市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学校党组织被中共武威市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是一所集学历教育、技能培训、在职进修、社会服务为一体的全日制职业中专。 学校占地380亩(其中主校区200亩,校外实训基地180亩),建有教学楼、实训楼、公寓楼、图书科技楼、食堂楼、综合办公楼等19栋建筑和配套设施完善、服务功能齐全的高标准体育场,总建筑面积8.4万平方米,总资产2.6亿元。拥有校内实训基地16个,实习实训室(车间)96个,教学仪器设备总值5000万元,馆藏图书24.45万册。建有覆盖全校的万兆到楼宇、千兆到桌面的有线、无线基础网络系统,共有2500多个无线上网节点,无线网络全覆盖。拥有先进的数字化校园管理系统,数字化广播系统,全自动录播系统,学校官网、微信平台、微网站三位一体的信息共享平台。 学校现有教职工261人,其中专任教师245人,“双师型”教师109人。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甘肃省黄炎培职业教育奖获得者1人,甘肃省特级教师1人,甘肃省“陇原人才”1人,省级“园丁”2人、优秀教师8人、技术标兵15人,市级“园丁”2人、学科带头人30人、骨干教师40人,正高级讲师3人,高级讲师37人,研究生6人。建有甘肃省职业教育何生玉工作室和凉州区德育、文化教育艺术、信息技术三个名师工作室。 现开设有学前教育、汽车运用与维修、电子商务、护理等13个专业,在校学生4662人,教学班级98个。其中,学前教育专业是武威市幼教培训基地和再教育基地,是甘肃省职业教育骨干专业;电子商务专业是甘肃省特色产品推介平台,建有双创科技园,是甘肃省职业教育骨干专业;护理专业按照三甲医院的标准建设实训室,并建有“心灵氧吧”——心理康复中心,学校因此成为全省唯一通过省卫计委、省教育厅批准开办护理专业的非医学类中职院校;汽修专业建设有汽修厂、驾驶学校等实训基地,是全省校企合作的成功典范;旅游专业集导游服务和餐饮管理为一体,是全国职业院校旅游类示范专业点。 “升学有路、就业有途”。与区域内外大型企业签订合同,实施订单培养,对口就业率达99%。高度重视高考工作,职教高考本科录取率逐年递增,专科(高职)录取率达100%。 全力打造平安校园。建有全高清数字安防监控系统、微型消防站,率先启用人脸识别门禁系统,实行“大数据”管理,管理效率大幅提升。常态化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和法制讲座活动,学生安全法制意识进一步增强。 强化校校、校企合作,服务地方。清华大学网络培训学院、武威市第十九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武威市计算机协会、凉州区社区教育学院、凉州区社区教育服务中心、甘肃省开放大学分校先后挂牌成立。同时承担本市教育、公安、司法等部门培训工作和精准扶贫培训工作,连续成功承办省、市文明风采活动和市、区职业技能大赛,并承担了省、市、区各级各类考试、教师资格考试等社会工作。开放大学、社区服务工作全面展开。
-
陇南市卫生学校陇南市卫校其前身是始建于1905年的北京协和看护学堂,在陇办学50多年来,培养出3万多名优秀医药卫生人才,学校环境优美,实力雄厚。现在册学生达8000余人,教职员工247人,其中专任教师227人,硕士学历25人,本科学历175人,高级职称51人,正高4人。实验实训设备先进、齐全。2014年,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以陇南卫校为主体整合陇南师专继教中心、武都区职业中专筹建陇南职业技术学院。2015年7月,三校整合已经完成,学院经市委市政府批准启动建设。2018年被教育部、人社部、财政部审核验收为“国家中职教育示范学校”。近两年来,我校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特别注重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和职业技能提高。
-
环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环县职专创建于1984年,总占地面积43亩,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学校现有教师218人,“双师型”教师比例65%,有全日制在校学生2306人,成人学历教育在册学员596人,贫困家庭劳动技能培训年培训1000余人次。 环县职专是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国家级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国家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全国首批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第二批)。 学校开设机电技术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计算机及应用、学前教育、护理、艺术教育等6个中专学历教育专业,其中,国家级重点专业2个,市级重点专业2个,联办专业1个;特色专业有红色旅游服务、皮影表演艺术与制作;面向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及再就业培训开设的短期培训专业有车工、钳工、焊工、电器维修、烹饪、制冷与空调、农村供排水、砖瓦工、架子工、抺灰工、钢筋工、环县特色小吃制作等。建有各类专业实训室40个。 学校与40多家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搭建了良好的学生实训实习、就业平台。学校紧紧围绕职业教育服务县域经济发展、服务“三农”的宗旨,积极开展各种长、短期培训,承担甘肃省劳务品牌、贫困劳动力、精准脱贫、“两后生”等培训任务。学校2003年荣获甘肃省人民政府 “园丁奖”、2014年获得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称号,2017年获得甘肃省文明单位和甘肃省绿色学校荣誉称号。
-
白银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白银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创建于1984年,前身为白银市企业联合中学。1995年与白银市二中互换校址,更名为白银市职业技术学校。1999年被评为省级重点职业中专学校,2011年被教育部评定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学校占地面积74亩,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有教职工110人(外聘12人)。目前,各类在校生2121人。学校承担着汽车修理、计算机操作员、维修电工、焊接工等18个工种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学校成立30多年来,培养各种技能型人才16500多名,培训下岗失业人员、退伍军人等各类培训对象17600多人,开展各类职业技能鉴定12000多人次。近年来,学校先后被评为国家、省、市、区“职业教育先进集体”,并被省、市有关部门审定为“甘肃省劳动就业培训中心白银培训基地”、“甘肃省再就业培训定点机构”、“白银市第二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白银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白银市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白银市SIYB定点培训机构”等。
-
武威信息工程职业学校武威信息工程职业学校于2002年8月经武威市教育局批准设立,自创办以来始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升学为导向”的办学方针。现已发展成为集中等职业教育、职业技能培训和成人学历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职业技术学校。 学校坐落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旅游标志马踏飞燕故里—武威市,占地面积90余亩,建筑面积3.76万平方米。学校校园优美,交通便利,现有在校学生600余名,教职工96人,建有计算机网络中心、多媒体教室、电子电工实训室、护理实训室、焊接实训室、舞蹈实训室、汽修实训室及校外实训基地20余个,固定资产6000余万元。 因办学成绩突出,学校先后被省、市授予“民办教育先进单位”、“优秀职业培训学校”、“AAAA级社会组织”、“模范职工之家”、“优秀基层党组织"、“五四红旗团委”等荣誉称号。 学校牢牢把握“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根本,努力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于2021年5月,与希望教育集团达成合作办学,依托白银希望职业技术学院的办学条件和优势,着力建成中高职一体化联合培养人才基地,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打造“业内都认可、地方离不开、行业可交流”的职业学校,助推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天水市职业技术学校天水市职业技术学校是一所全日制中等专业学校,2007年由天水师范和天水职业中专两校合并而成,隶属天水市教育局。是首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首批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首批甘肃省中等师范标准化学校,全国第一批信息化环境下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和创新探索试点单位,全国现代学徒制第二批试点学校,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单位,省市劳动力培训基地,全国职工教育培训优秀示范点。 学校位于天水市秦州区,现分两处办学,滨河路校区(校本部)设在秦州区滨河西路26号(原天水一师),长开路校区设在秦州区长开路45号(原天水二师)。占地面积140亩,建筑面积11.64万平方米,教学、实训、学生宿舍、食堂、医务室、塑胶体育场等设施齐备,功能齐全。 学校现有教职工369人,其中专任教师335人,硕士研究生33人,高级讲师或相当职称教师79人,讲师或相当职称教师171人,省市级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40多人。有78个教学班,全日制在校学生3044人。 学校开设有学前教育、建筑工程施工、汽车运用与维修、旅游服务与管理、机电技术应用、会计事务等16个专业。与省内多所高职院校签定了五年一贯制联合培养协议。学校十分重视学生的文化基础和专业技能教育,注重传统文化教育、德育教育和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实行军事化封闭式管理。近三年来,在全省中职学生技能大赛中成绩突出,有51人获省级一等奖,81人获省级二等奖,99人获省级三等奖。2021年,有6个项目取得全省第一名,在全国中职生技能大赛中多次获奖。 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全国艺术教育先进学校,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全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职业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招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市级“文明单位”和“全市教育工作先进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