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份:
专业分类:
特色:
-
曲靖市麒麟职业教育集团曲靖市麒麟职业教育集团是在曲靖市麒麟职业技术学校基础上,于2015年由曲靖市麒麟区委、区政府批准创建。曲靖市麒麟职业技术学校创办于1983年,1999年被验收为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2011年6月22日,经云南省教育厅、卫生计生委厅考察论证、评估验收,在麒麟职业技术学校的基础上,批准组建云南省曲靖护理学校、云南省曲靖幼儿师范学校、云南省曲靖航空学校。学校性质属独立设置的政府公办中等专业学校,以开办全日制相应专业学历教育为主。2012年3月,在麒麟职校基础上成立了“曲靖开放学院”,成为全国第一所市级开放学院。学生入学后可以实现三年中专毕业,四年专科毕业,精简就读时间,节约家庭开支,增加就业机会。 办学中,集团扎实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作出的“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重要批示,先后投入25亿元,打造了占地1500多亩,可容纳在校学生5万人、企业员工2万人的“前校后厂”。“前校”为教学区,建筑面积42万平方米,着力营造绿化、净化、美化的人文环境,建有教学区、住宿区、体育运动区、后勤服务区,各区域功能齐全、设备完善,4个院落教学楼错落有致,教室1000余间,学生公寓13幢,拥有教职工1400余人,专任教师900多人。投资上亿元建有各专业实训、实习室100余间,挂牌成立了6个等级鉴定考试站。与省内外近50余家知名企业签订了订单培养协议。“后厂”引进企业22家,其中14家已入驻生产,2017年工业产值达10.1亿元。企业涵盖新能源、新材料、高科技、大数据、轻纺服装、生物食品等产业,使学生在学校就可以实现学习、实习、就业一条龙。 集团紧贴市场办学,专业覆盖全社会,专业对口行业,班级挂靠企业,先后开设了护理、学前教育、航空服务、铁道运输管理、汽车运用与维修、汽车美容与装潢、建筑工程施工、美术设计与制作(电脑艺术设计)、会计、数控技术应用、烹饪(中餐烹饪与营养膳食)等30余个社会急需专业。集团办学严谨规范,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实行双证书制,严把出口关,学生专业技能强,水平高,综合素质全。护理专业学生每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过关率达93%,幼儿师范专业普通话过级率达100%,教师资格认证率达95%。学生参加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过级率达98%,专业技能等级考试达95%。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36000余人,已为当地培养近10万余人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学生就业率高达98%以上。学校先后获得了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全国职业教育系统体育工作先进单位、西部人力资源开发示范学校、中韩办学示范学校、云南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云南省国防教育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成为了办学规模全国领先的国家级重点中专学校,被教育部领导誉为“走向全国的一张职教名片”,被省领导誉为“职业教育的一面旗帜”。
-
昌宁县职业技术学校昌宁县职业技术学校成立于1984年,2002年整合 教育资源,将昌宁县职业技术学校、昌宁县教师进修学校合并成立昌宁县职业教育中心,2013年2月,恢复昌宁县职业技术学校,加挂昌宁县教师进修学校、昌宁县青少年活动中心、云南开放大学昌宁学习中心牌子,实行“一个机构,一套班子,四块牌子”的管理体制,主要开展职业教育、教师进修、远程教育、青少年校外教育职业培训等工作。学校占地93334平方米(约140亩) ,分职高教学区、实验实训区和青少年活动中心三区,其中实验实训区包含汽修厂”、畜禽养殖场、爱心文化传媒公司、电子商务实训工位和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校舍建筑面积35166平方米。主要开设综合职高、计算机应用、数字媒体技术应用、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建筑装饰技术、汽车运用与维修、汽车车身修复、汽车美容与装饰、现代农艺技术、畜牧兽医、旅游服务与管理、中餐烹饪、电子商务、茶叶生产与加工等专业,累计毕业学生14984人,就业率在98%以上。 在昌宁县委、县人民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门的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学校全面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坚持“党建引领,服务地方经济发展”,遵循“校有特色、师有特技、生有特长”的办学思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校校合作,工学结合,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谱写出新时代职业教育奋进之笔。
-
马关县民族职业高级中学马关县民族职业高级中学于1994年9月在整合原马关县农业中学、马关县民族职业中学职高部的基础上成立,校址位于马关县城新城区骏城路与马八路交汇处,校园占地50.6亩,建筑面积10188平方米,现有教学班45个,在校生2839人,教职工114人。1994年建校,累计培养毕业生6700余人,就业率达到95%以上。2005年12月经省教育厅评估认定为省级示范性职业中学。2003至2005年连续三年被州、县政府表彰为“教育教学先进集体”;2005年获“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质量三等奖”;2006年6月被省扶贫办认定为云南省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示范基地。2007年被州政府表彰为“消防安全创建工作示范单位”;2008年被文山州扶贫办表彰为“劳动力转移培训先进示范基地”;2009年被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文山州教育局、文山州公安消防支队“2008—2009年百万民众学消防活动先进单位”;2009年被马关县委、县政府表彰为“教育工作先进集体”;2010年5月被马关县委、县政府表彰为“职业教育工作先进集体”。2010年6月被评为“云南省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先进集体”。
-
昆明市第九职业技术学校昆明市金殿中学(昆明市第九职业技术学校)昆明市金殿中学创办于1981年9月7日,是隶属于昆明市教育局领导,昆明市公安局、共青团昆明市委协办的一所特殊教育学校,创办于1981年9月7日,是隶属于昆明市教育局领导,昆明市公安局、共青团昆明市委协办的一所特殊教育学校,也是目前云南唯一的一所专门招收学习偏常、心理偏常、品德行为偏常,普通学校难以教育、家长难以管教的学生的学校。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下,于1990年5月15日增加了“昆明市第九职业技术学校”的牌子,学校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管理体制。30多年来,共招收学生2800多人,转变率均在95%以上。初中教育阶段的学生每年均参加昆明市中考,绝大多数初中阶段学生毕业后考入普高、职高、技校、五年制大专班,有的参了军、有的成为个体经营者,有的成为了国家干部、经理、厂长、高级厨师、美容美发师、公交驾驶员、乘务员、优秀工人等。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私家车拥有量的增加,中国将成为全球第二大汽车拥有国,庞大的汽车市场造就了汽车美容装饰与销售行业的火爆,汽车美容装饰与销售业已成为极具潜力朝阳行业。汽车美容装饰与销售行业的技师常年供不应求,而全方位的复合型人才更是奇缺,就业前景极为广阔。我校本着“学习改变命运,技术创造财富”的办学思想,顺应市场发展开办汽车美容装饰与销售专业。为了更贴近市场,我校开设的汽车运用与销售专业与省内著名企业如音乐前线、特饰驾公司等进行校企合作,开设的专业使得学校成为云南首家汽车装饰、音响改装升级学校,为保证教学质量,专业技能课由专业教师担任。
-
西安市特殊教育职业学校西安市特殊教育职业学校(西安市盲哑学校)正式成立于1949年,是中国共产党最早创办的公办特殊教育学校之一。学校先后被授予“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全国特殊教育先进集体”。 学校占地面积13080平方米,建筑面积7600平方米,生均45.5平方米,另有标准塑胶跑道及足球场、篮球场、排球场、羽毛球场等。建有3个校内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建有学生宿舍、宽敞明亮的学生餐厅。 学校集盲、聋两类残障儿童的学前教育、九年义务教育、职业高中教育于一体。20世纪50年代,学校曾先后列入教育部全国口语教学改革实验学校(5所),20世纪90年代,被列入全国信息技术实验聋校(11所)和陕西省首批特殊教育示范学校。同时西安市特殊教育职业学校也是陕西省特殊教育师资培训中心和陕西省特殊教育研究会的挂靠单位。学校始终把“全面+特长”作为育人目标,以听障、视障义务教育为基础,逐渐向康复教育、职业高中教育延伸。1992年经市教委批准,学校设立西安市特殊教育职业学校,招收义务段盲、聋毕业生,开设盲人中医按摩、聋人工艺美术、服装裁剪制作、修理、美容美发等专业,学制三年。目前在校学生173人,其中职中学生为29名,初中毕业学生100%升入职业中学。
-
北镇市中等职业技术专业学校北镇职教中心前身是北镇职业高中,始建于1982年,是一所具有30多年历史的全日制公办职业学校。1996年被辽宁省教育厅批准为北镇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2004年被辽宁省教育厅批准为“标准化职教中心”,2007年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2014年被辽宁省批准为辽宁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创建单位。如今的北镇职教中心占地面积21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5.2万平方米。建立了一支与各种教学层次相适应、结构合理、素质良好的教师队伍。学校现有教职工157人,其中专任教师117人,高级教师58人,省级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28人,现有在校生1708人。开设了计算机应用、会计、汽车运用与维修、学前教育、机械加工、焊接技术应用、农村电气等10个专业。 建校30多年来,在上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在历届师生员工的不懈努力下,学校坚持以改革为动力,以创建一流学校为目标,努力提高办学水平,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集全日制教育、电大教育和普惠制培训等多种教育层次为一体的办学格局,创造了职业教育前所未有的辉煌。学校坚持“以人为本、依法治校、文明建校、科研兴校”的办学理念;坚持“职业教育服务家乡人民,振兴北镇经济”的办学宗旨;坚持“校企一体、产教结合、工学交替”的办学模式,以十八大精神为指针,以创建省级中等职业教育示范校为契机,全校师生携手并肩,共创北镇职业教育的美好明天。